第二課
全球化對內地和香港帶來的影響

 

1.     引言

2.     投入全球化的模式中港有別

3.  香港—全球定位與本土變遷

4.     中國入世的機遇和挑戰
5.   總結:全球化與本土的互動關係



 

1.     引言

 

本課會介紹中國和香港在當前全球化急速發展中的處境。香港和中國是和大家最有切身關係的地方,透過介紹中港兩地在全球化中的不同處境,既可將有關全球化的概念較具體地解釋,又能帶出有關全球化爭議的各個題目的重要性和相關性。

 

全 球化在這二十多年來為世界各地帶來了急劇的轉變。不同的地方投入全球化的程度不同,本土的社會結構差異也很大,要作出的調整就有很大的不同。香港的例子, 正好代表了在二次大戰後已經全面投入全球化的地區,在當前新一浪的全球化中所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在全球分工中重新定位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結構轉型。中國 的例子,則代表了在1980年代以後才逐步投身全球化的地方,當前的最大挑戰是要和國際接軌所帶來的體制改革問題。

 

從 中國和香港的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化固然會影響一個地方的整體發展,但具體的影響其實取決於該地的社會形態和發展程度。其實,不同的地方投入全球化的 模式、先後、快慢都有不同,引發的機遇和挑戰也不可一概而論。就算是同一地方,在投入全球化的過程中,當地的不同社群面對損益也不盡相同。

 

中 港兩地在投入全球化的過程中,都能取得可觀的總體經濟增長。可是,在這過程當中所牽涉的經濟轉型與企業重組,卻令本土出現一群明顯無力適應的勞動階層。與 此同時,中港兩地政府在管理全球化方面也是壓力重重,特別是全球化令政府施政的自主性相對下降。香港受制於國際投資者的壓力,中國則受國際組織(例如世貿)的規條所制約,如何令整個社會在全球化的急速轉變中取得平衡和穩定無疑是一件艱巨的工程。

 

所以我們說全球化是一個本土與全球互動,政治、社會、經濟交融的發展過程。以下我們將會逐節探討香港和中國投入全球化模式的不同,如何影響兩地的社會變遷,以及當前面對的挑戰。

 

 

2.     投入全球化的模式中港有別

 

雖然全球化在過去二三十年間急速發展,但不同地方投入全球化先後有別,參與模式也有不同。香港和中國的差異就很明顯。

 

香港自開埠以來百多年都是開放型的經濟,是少數率先投入全球化的地方。中國則有自1949年立國以來,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體系分離,在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後才漸漸與全球經濟接軌。投入全球化模式的不同,令兩地當前的處境有很大分別,要作出的調整也不相同。

 

 

2.1 香港—全球化的先行者與再定位的問題

香港的本土發展,從來都和全球經濟的變化關係密切。早在19世紀,香港成為了英屬殖民地時,就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和商業城市,不僅是大英帝國在亞洲的經濟政治據點,也在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之間的經濟與金融起覑促進的作用。香港之所以能在戰後幾十年間取得高速的經濟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香港與全球的密切聯繫。

 

香港早已經開始投入了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之中。作為英屬殖民地,香港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一直扮演覑地區貿易港及商業城市的角色,並在海外華人資本網絡中佔據關鍵位置。濱下武志在《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一書中,就對香港早期在華人資本網絡發展的角色有很精要的介紹。

 

然而,由於中國在1949年建立了共產黨政權,50年代初又爆發韓戰,並因此帶來了針對中國的貿易禁運,香港的轉口貿易大受打擊。不過,20世紀50年代卻標誌覑香港成功轉向發展製造業的新階段。由有限的工業發展開始,香港憑出口導向,勞動密集型生產,在6070年代迅速躍身成為一座工業城市。自1969年起,香港更成為了地區金融中心。

 

香港70年代之後的經濟起飛與生產全球化的發展有關。在70年代中期以後,西方先進國家紛紛將勞動密集工序分判到成本較低的地區,其中「亞洲四小龍」獲益甚多。香港的製造業在這時高速成長,其中以消費品出口導向的輕工業為主,如成衣、消費電子、玩具等,也一直是香港工業的支柱項目。

 

但在80年代中期開始,面臨高生產成本及其他新興工業經濟(例如泰國和印尼)的競爭所構成的兩難局面,香港製造商開始在海外尋找更有利可圖的發展空間。工廠北移就成為了香港製造商的一個主導生產策略。

 

因此,香港在90年代由原先的工業生產地轉變成為一個營運中心,控制覑一個分佈廣、跨地域的生產網。這個變化,意味覑香港已經從服務於海外客戶的合約生產承包商轉化為「三角製造」中的代理商,串連著「三角」中另外兩端的海外買家和內地工廠。

 

這一個所謂「前店後廠」的轉型過程中,跨境貿易及其他經濟活動的增長,刺激了圍繞著生產商周邊而發展起來的其他服務,這包括在中國進行生產的融資活動,以及與貿易有關的保險、通訊、港口、交通及後勤等服務。

 

隨著香港經濟轉型,在這期間本地總體經濟也錄得可觀的增長(1)1986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還不到3,000億元,到1990年已超過5500億元,在1997年經濟高峰時更超愈13,400億元。

 

1香港本地生產總值(19842001)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多年)。《香港統計年刊》。香港:政府印務局。

 

 

由歷次的轉型過程可見,香港在全球化中的最大挑戰是定位的問題,就是如何在一個又一個的全球化浪潮中找到自己有利的立足點去發展、求存的問題(有關香港歷次的轉型過程,可參閱Chiu, Stephen W.K., K.C. Ho and Tai-lok Lui 合著的City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一書)

 

 

2.2. 中國—由封閉至開放的體制接軌問題

中國與香港在當前全球化中的處境大大不同,面臨的挑戰的性質也有分別。這與中國投入全球化的時間和模式跟香港不同有關。

 

中國在1949年共產黨執政之後,有長達三十年的時間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分隔,該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可說是獨立於全球經濟之外。中國之參與全球化進程,並取得驕人的經濟增長,是自1978年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才發生的。在1978 中國的外貿總額只有206億美元,2002年是6208億美元,總出口只有98億美元,2002年是3256億美元(1)

 

1: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1970-2002)

  年份

    美元(億元)

進出口總額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差額

 1970

45.9

22.6

23.3

-0.7

 1978

206.4

97.5

108.9

-11.4

 1980

381.4

181.2

200.2

-19.0

 1985

696.0

273.5

422.5

-149.0

 1990

1154.4

620.9

533.5

87.4

 1995

2808.6

1487.8

1320.8

167.0

 1996

2898.8

1510.5

1388.3

122.2

 1997

3251.6

1827.9

1423.7

404.2

 1998

3240.5

1838.1

1402.4

435.7

 1999

3606.3

1949.3

1657.0

292.3

 2000

4742.9

2492.0

2250.9

241.1

 2001

5097.6

2661.5

2436.1

225.4

 2002

6207.7

3255.7

2952.0

 

: 進出口差額負數為入超。

本表1979年以前為外貿業務統計數, 1980年以後為海關進出口統計數。

資料來源中國網 2003事實與數位

 


 

隨著中國參與全球經濟分工,國內的經濟也取得強勁增長(表2)。在1978年,國內國民生產總值(GNP)還不到4000億人民幣,到2002年已增加至超過100,000億元人民幣,同期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也由不到400元人民幣大增至接近8,000元人民幣。其中,工業的增長最為顯著,1978年工業產值僅超過1,600億元人民幣,到2002年已接近46,000億元人民幣。

 

 

2: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970-2002)

 

人民幣(億元)

 

 


國民生產

總值

國內生產

總值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人均國內
生產總值()

年份

 

 

 

工業

建築業

合計

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

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合計

 

1970

2252.7

 2252.7

 793.3

828.1

 84.1

  912.2

 100.2

 178.1

  547.2

275

1978

3624.1

 3624.1

1018.4

1607.0

138.2

 1745.2

 172.8

 265.5

  860.5

379

1980

4517.8

 4517.8

1359.4

1996.5

195.5

 2192.0

 205.0

 213.6

  966.4

460

1985

8989.1

 8964.4

2541.6

3448.7

417.9

 3866.6

 406.9

 878.4

 2556.2

855

1990

18598.4

18547.9

5017.0

6858.0

859.4

 7717.4

1147.5

1419.7

 5813.5

1634

1996

66850.5

67884.6

13844.2

29082.6

4530.5

33612.9

3494.0

5560.3

20427.5

5576

1997

73142.7

74462.6

14211.2

32412.1

4810.6

37222.7

3797.2

6159.9

23028.7

6053

1998

76967.1

78345.2

14552.4

33387.9

5231.4

38619.3

4121.3

6579.1

25173.5

6307

1999

80422.8

81910.9

14457.2

34975.2

5442.7

40417.9

4459.5

6842.3

27035.8

6534

2000

88189.5

89403.6

14212.0

39570.3

5917.5

45487.8

4918.6

7306.9

29703.8

7081

2001

95127.9

97314.8

15411.8

42374.6

6375.4

48750.0

5968.3

7918.8

33153.0

7651

2002

101160.9

102397.9

14883.3

45935.1

7046.8

52981.9

5518.2

8236.6

34532.8

7997

:1980年以後一、二、三產業之和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額為國外淨要素收入。

 

資料來源中國網 2003事實與數位

 

 

話雖如此,正如Staun Breslin 在《China: Geopolitic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esitant Integration》一文中指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裡,還未稱得上全面與全球化接上。首先,中國對外的經濟活動主要仍然局限於以深圳為首的幾個經濟特區。其次,中國對外的經濟活動主要仍然是透過香港這個中介人來進行。

 

80年代末開始,特別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中國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主動爭取外資到國內不同的地方。但在整個90年代,其實中國仍然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只是在某些特定的經濟環節加強與國際互動,所以是只算是局部投入了全球化之中。直至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真正投入全球化的改革才開始。

 

在 此之前,中國市場的保護主義色彩甚濃,在很多行業仍然有相當嚴格的外資企業進入管制;在很多項目上,特別是機械、鋼材、紡織纖維等都有入口關稅;貨幣還未 能自由兌換。在這個基本上保護本土企業的市場,舊有的國有企業仍然在銀行、保險、電訊、電力、鐵路、民航等多個行業上佔有壟斷地位,中國政府也會透過原材 料價格補貼、特惠條件貸款等措施去支持這些企業。

 

在改革開放的20多年來,中國還只能算是一個局部參與全球化的國家。中國基本上只是透過發展出口工業,晉身成為所謂「世界工廠」,成功打入全球性生產網絡之中。「中國製造」的產品固然已經在世界市場佔有重要位置,但世界各地的企業和產品,卻未有全面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

 

中國的選擇性參與全球化,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將產生巨大的改變。中國將按照世貿的規定,根據協議的時間表開放市場。中國當前面對全球化的最大挑戰,就是由選擇性全球化到全面全球化當中的體制適應與改革的問題。

 

 

3. 香港—全球定位與本土變遷

 

我們之前提到,香港歷來都是一個開放經濟,也因此很早參與了全球化。換句話說,香港的經濟活動與社會結構,從來都和它在全球的定位有關。

 

 

3.1 全球化中香港的角色轉型

80年代中期開始,香港逐步由原先的工業生產基地轉變成一個營運中心。這一變化帶來了深遠的變化。

 

 

2:香港製造業及主要服務部門的本地產總值佔有率(百分比)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多年)。《香港統計年刊》。香港:政府印務局。

 

 

首先,香港企業逐步轉型。由於香港製造業通過直接在大陸內地建立工廠或將生產的部份工序分判給內地工廠進行生產,香港的外發加工活動急速增長。在這個產業轉型的過程中,製造業機構單位數目1989年高峰的52,475家縮減至199920,383(3)從事製造業相關活動的進/出口公司數目就從1992年的12,580家增長至1999年的22,330(4)

 

 

3香港製造業機構單位數目及就業人數(1981-2001)

 

機構單位

就業人數

年份

數目

數目

1981

48,324

996,121

1982

45,194

895,328

1983

46,309

936,609

1984

50,033

955,746

1985

49,140

908,528

1986

50,099

942,734

1987

50,756

944,078

1988

51,671

885,963

1989

52,475

829,723

1990

51,823

762,599

1991

43,893

651,404

1992

41,706

592,354

1993

34,382

504,888

1994

31,988

433,672

1995

27,599

367,995

1996

25,859

327,473

1997

24,925

289,961

1998

22,431

251,684

1999

20,383

223,212

2000

18,958

214,221

2001

17,258

197,878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多年)。《香港統計年刊》。香港:政府印務局。

 

 

這 反映了香港貿易商和製造業商業策略的變化:許多製造業由原本從事直接生產活動,過渡到從事貿易、行銷及調控海外顧客及中國大陸生產廠商的角色。隨著香港在 製造商角色的轉變,跨境貿易大大增加,促成了面向生產商的各種服務的發展,這包括在中國進行生產的融資活動,以及與貿易相關的、保險、通訊、港口、交通及 後勤等專業服務(4)

 

 

4香港服務部門的主要統計資料(199120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銀行業:

公司數目

72,898

72,632

74,484

78,795

80,452

79,754

83,816

80,298

80,665

77,000

業務收益指數

(1996=100)

不詳

62.3

72.7

76.4

89.4

100.0

103.9

97.6

104.0

104.8

在香港設立的世界500強銀行

206

211

210

236

228

213

215

213

186

186


金融市場及基金管理服務業:

公司數目

1,802

1,961

2,223

2,569

2,448

2,402

2,321

2,200

2,361

2,464

業務收益指數

(1996=100)

不詳

不詳

不詳

不詳

不詳

100.0

165.2

93.3

98.4

132.9

上市公司數目

357

413

477

529

542

583

658

680

701

736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國有企業數目

--

--

6

15

17

23

39

41

44

47


專業服務業:

公司數目

5,713

6,574

7,194

8,956

9,250

9,199

10,003

9,058

9,686

9,893


進出口貿易業:

公司數目

69,066

75,244

86,479

104,881

107,784

104,076

101,324

92,604

98,714

104,455

從事製造業相關活動的進/出口公司

不詳

12,580

17,870

20,490

24,860

25,530

25,980

21,640

22,330

不詳

原產地為中國經香港輸往其他地方的轉口貨品 (單位:百萬港元)

221,450

299,833

364,536

422,544

492,461

552,822

595,511

559,726

570,126

647,338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多年)。《服務業統計摘要》。香港:政府印務局。

 

 

這又進一步促進了香港作為協調管理這類跨境經濟活動交流的場所的發展。在這個期間,愈來愈多的海外公司在香港成立地區總部,從事批發、零售及貿易相關業務。海外公司駐香港地區代表,地區總部的數量由1991年的602家增加至2001年的911家;同期,地區辦事處的數目更由278家增加至2293(5)

 

與此同時,香港奠定了作為中國與世界交易的交界面的地位。2001年,在944家地區總部中,有82.8% (782)負責中國大陸業務,同時,中國大陸母公司的駐港辦事處的數目也有增加(5)

 

 

5海外公司駐香港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資料一覽(19912001)

1991

地區總部     602

    258家服務於美國母公司

    43.4%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51.7%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分別有78家及166家地區總部負責香港、中國業務及東南亞(包括中國在內)業務

地區辦事處   278

    分別有62家及61家服務於美國及日本母公司

    46.4%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40.5%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分別有126家及52家地區總部負責香港、中國業務及東南亞(包括中國在內)業務

1996

地區總部     816

    188家服務於美國母公司(85家來自中國)

    40.4%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50.0%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分別有314家及172家地區總部負責香港、中國業務及東南亞(包括中國在內)業務

地區辦事處   1491

    分別有338家及226家服務於美國及日本母公司(128家來自中國)

    39.6%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50.8%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2001

地區總部     944

    221家服務於美國母公司(70家來自中國)

    27.0%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39.7%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82.8%負責中國大陸業務*

地區辦事處   2293

    分別有533家及420家服務於美國及日本母公司(172家來自中國)

    32.7%的母公司從事製造業活動

    46.3%從事批發/零售、進/出口業務

    78.3%負責中國大陸業務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1)《2001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調查》;政府工業處(1996)《1996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調查》及(1992)《1991年海外公司駐香港的地區代表按年統計調查》

*註:有關2001年地區總部及地區辦事處負責國家及地區業務的資料是有別於19911996年,因公司往往負責多於一個國家/地區。

 

 

與此相關的是,香港躍身成為地區金融中心。例如外資銀行從1990年的138家增加至1995154家。到1995年,香港已無可爭議地成為地區金融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6)。在全球化中角色的轉變,令香港經濟結構轉型。這一變化的直接結果,就是製造業縮減,同時金融服務,貿易及商業在本地經濟中佔據突出地位。

 

6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評估(1995)

類別

亞太區排名

世界排名

銀行業

 

 

 

外資銀行數目

1

2

 

銀行海外資產

2

4

 

銀行海外負債

2

5

 

越境銀行同業債權

2

6

 

越境銀行負債

2

4

 

越境對非銀行企業信貸

1

2

 

銀團貸款及承銷票據融資(1994年)

1

4

外匯市場

 

 

 

每日淨成交量

3

5

衍生工具市場

 

 

 

每日淨外匯合約成交量

3

5

 

每日淨利率合約成交量

4

8

 

每日衍生工具總成交量

3

7

股票市場

 

 

 

總市值

2

9

 

成交量

4

11

 

本地公司上市數目

7

16

保險業

 

 

 

註冊保險公司

1

不詳

 

保險費

5

27

 

合格精算師

1

不詳

黃金市場

1

 

基金管理

2

不詳

資料來源:饒餘慶。(1997)。《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演變、展望與政策》,頁73。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3.2 經濟轉型與社會結構的轉變

經濟轉型雖然令本地經濟保持增長,但是的就業結構轉變,亦衍生了收入兩極化和長期性失業等社會問題。

 

非工業化與中層職位流失

工業北移的趨勢,導致中層製造業崗位大量流失,取而代之,香港的就業結構以高收入和低收入的服務業職位為主。自80年中後期以後,香港的製造業崗位明顯減少。單自1987年至1994年,本地製造業就業人數由944,078人大幅下降至433,672(3)。在1991年,製造業還是僱用最多本地工人的行業,佔超過28%的就業人口。至2001年,製造業只佔總就業人口的12.3%(7)

 

7香港1991年、1996年及2001年按行業劃分的工作人口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2)。《2001人口普查主要報告—第一冊》,頁136。香港:政府印務局。

 

 

在香港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錄得最大的就業人口增幅的正是商業服務,其次是社會服務。至2001年,商業成為僱用最多本地工人的行業(包括批發、零售、出入口、酒店業),佔超過26%的就業人口。其次社會及個人服務約佔25%,商業服務(即金融、保險、地產及商業服務)也有16%(7)

 

在香港就業結構的轉變中,一個重要的趨勢是技術工人和半技術工人的數目大幅減少。雖然管理及專業崗位的數目也有明顯增長,但增長數目最顯著的,都是在基層職位。換句話說,零售和服務員,以及非技術職位,都是就業結構調整的主要趨勢。受非工業化影響最大的是基層工人(8)

 

8香港1991年、1996年及2001年按職業劃分的工作人口


1991

1996

2001

1991-2001

職業

數目

百分比

數目

百分比

數目

百分比

百分比

轉變

百分點

轉變

經理及行政人員

249,247

9.2

369,323

12.1

349,637

10.7

40.3

1.5

專業人員

99,331

3.7

151,591

5.0

179,825

5.5

81.0

1.8

輔助專業人員

279,909

10.3

369,132

12.1

498,671

15.3

78.2

5.0

文員

431,651

15.9

512,719

16.8

529,992

16.3

22.8

0.4

服務工作及商店銷售人員

359,319

13.2

419,721

13.8

488,961

15.0

36.1

1.8

工藝及有關人員

397,992

14.7

373,143

12.3

321,000

9.9

-19.3

-4.8

機台及機器操作員及裝配員

365,826

13.5

259,909

8.5

238,666

7.3

-34.8

-6.2

非技術人員

503,832

18.5

564,682

18.6

635,393

19.5

26.1

1

漁農業熟練工人及不能分類的職業

27,996

1.0

23,478

0.8

10,561

0.3

-62.3

-0.7

合計

2,715,103

100.0

3,043,698

100.0

3,252,706

100.0

19.8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2)。《2001人口普查主要報告—第一冊》,頁135。香港:政府印務局。

 

 

2001年,基層職位加上零售和服務員已經超過1百萬人,佔就業人口超過三分之一,這兩個類別在所有分類中收入最低的(以每月入息中位數計)。所有分類中收入最高的管理加上專業崗位,合共只佔就業人口16.2%。在2001年,超過68%的就業人口就職於每月入息中位數不超過10000元的職位(9)。在經濟轉型後的就業結構,有基層化和低收入化的趨勢,這情況和不少的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相似。


9香港按職業劃分的工作人口的每月主要職業收入中位數(199119962001)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2)。《2001人口普查主要報告—第一冊》,頁138。香港:政府印務局。



收入兩極化與長期性失業

就業結構的轉變,見於收入的影響,就演變成收入分配的兩極化。以入息中位數來比較,專業職位在1991年高於基層職位3.43倍,到2001年,這比例已上升到4.91倍。至於專業職位與零售服務職位的比較,1991年是2.5倍,2001年就是2.85(9)

 

若果以量度社會收入是否平均的堅尼系數(Gini Coefficient)為指標(數值由01),則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經濟轉型的同時,社會收入分配明顯趨向兩極化(10)。在1981年至1991年,堅尼系數由0.451增加至0.476,而1991年至2001年,數值已增加至0.525。可見在過去十年,香港收入的分配趨向兩極化的走勢相當明顯。

 

10香港住戶每月收入分布的堅尼系數, 1981-2001

年份

堅尼系數

1981

0.451

1986

0.453

1991

0.476

1996

0.518

2001

0.525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1991)。《1991人口普查主要報告》頁662002)。《2001人口普查主要報告—第一冊》,頁82。香港:政府印務局。

 

 

換句話說,香港的非工業化過程中,中等收入技術工人崗位大減,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低收入基層服務業職位。雖然專業及管理的職位也有增加,但對本來從事製造業的工人沒甚麼幫助。隨覑就業結構的兩極化,就是收入的兩極化。

 

就 業結構的轉變,也形成了今日大家常常聽到的所謂「結構性失業」或者「長期性失業」。由於經濟轉型,不少工人所面對的問題是,整個工種,甚至是整個行業被淘 汰。取而代之的崗位,一是要求較高學歷的專業和管理職位,一是收入較低的基層服務崗位,未能適應轉型的工人不少變作長期性失業者(11)

 

即使是能成功轉職的,主要也是從事較低收入的基層服務職位,一般都缺乏晉升機會,令社會收入不均的問題變得更尖銳。

 

總的來說,香港目前面對的失業問題的嚴重性正由於並非可由經濟的週期性復蘇所解決。一個地方的經濟隨覑全球化而轉型,但個人的適應能力各有不同,未能隨覑經濟轉型而調整的個人,面對就業的困難就很大。

 

11香港按以前從事的職業劃分的失業率

註:@ 由於抽樣誤差大,有關統計數字不予發表。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2003)。「按以前從事的職業劃分的失業率」。http://www.info.gov.hk/censtatd/chinese/hkstat/fas/labour/ghs/unemp_by_p_occ.htm


 

 

3.3 全球化下政府的無力感

由香港的經濟轉型而衍生的社會問題,顯出了香港經濟轉型的未竟全功。特別在1997年金融風暴衝擊之後,香港經濟的脆弱性更形突出。這期間資產價格大幅下調,本地經濟又缺乏新的增長動力,各個階層要作出的調整不少,其中以勞動階層的失業問題尤其突出。

 

可是,在全球資本市場一體化的影響下,政府受制於國際投資者的壓力,無法隨意動用財政儲備去提供社會保障和刺激經濟,更加深了弱勢社群的困局。行政長官在2003年施政報告,就很能表現這種無力感

 

「我剛才說過,為了使經濟回復增長,我們要努力吸引外來投資及留住港資,而投資者關注香港的信貸評級。政府財政狀況是信貸評級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國際評級機構在評估此因素時,主要著眼於財政收支,特別是經常帳目的收支前景。不久前「標普」宣布把港元長期債務評級前景展望由穩定降至負面,實際上是一種警告,意味今後如果政府財赤沒有改善,它的評級將會被調低。如果政府債務評級下調,將會累及本港公營機構和私人企業,推高融資成本,惡化投資環境,削弱香港對外資的吸引力。良好的投資環境,是當前香港經濟復蘇和轉型的關鍵條件,政府不能等閒視之。」(p.42)

 

這正是香港當前面對的一大挑戰,特別是在中國入世後,香港要調整在全球經濟分工的角色,又要能滿足本土就業的要求,並要顧及收入分配、社會和諧的問題,是香港未來重新定位的一大問題。

 

 

3.4 新世紀定位的探索

80年代起,香港在中國的開放政策中獲益良多。但隨覑97回歸以及中國加入世貿之後,令香港作為中國與全球經濟的中介人這個地位出現變化,香港不得不重新探索自身的定位。

 

香港在國際貿易上的發展已經有一個多世紀。它在轉口貿易、金融聯繫、以及其他商業服務上有相當優勢。因此,在80年代,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經濟的中介人,成為發展中國貿易及投資的推動力量及媒介,向中國提供寶貴的資訊渠道,作為中國貿易的接觸點,為中國的現代化籌措資金,成為中國技術轉讓的管道,並作為中國在實踐市場經濟提供的訓練基地。

 

雖然香港經濟成功轉型成為一個商業營運中心,但自90年代中期起,隨覑中國加快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聯繫加深,香港不再是中國與世界交易的單一平台。這也是90年代中後期,愈來愈多人關心香港與上海之間的競爭的因由。

 

在中國加入世貿之後,國內將逐步放寬對外的經濟規管,香港固有的獨特地位受到重大挑戰,必須從舊有的中介人角色轉型,重新計劃自身在全球經濟的角色。

 

1997年後香港政治體制與政治地位的轉變,也催生了香港經濟角色的轉換。在這個政治轉型的過程中,香港自1997年後半年起受到亞洲金融風暴與泡沫經濟爆破的巨大衝擊,經濟轉型未見有清楚方向。在一國兩制體制下,香港的角色漸漸從促進中國大陸經濟改革及市場化的戰略作用,過渡至作為中國的世界城市這定位。

 

回歸後,香港成為了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使香港更能利用中國大陸積累的經濟資源。透過特區的政治地位,香港成功與中央政府協商,給予香港多項優惠措施。隨覑內地放寬個人到香港旅遊,香港可以將中國內地的觀光旅客,轉化或振興經濟的消費者。至於「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使中國在履行其世貿成員義務完全打開國門之前,香港能獨佔先機,確保其優勢地位。香港與廣東之間之各項經濟合作計劃(包括港珠澳大橋),亦陸續落實。

 

就近幾年的發展來說,香港經濟並沒有解除對單一民族國家的依賴,加悤獨立動態經濟以及進一步走向世界。反之,香港的未來發展愈來愈靠緊鄰近地區(特別是珠江三角洲),使香港朝著區域經濟中所謂「龍頭」城市的角色轉向。由此,香港在全球經濟的定位,與國內的全球化進程扣連起來,香港自身的重新規劃愈來愈融入更大的中國發展計劃中。

 

行政長官在2003施政報告中就指出:「我們的方向和定位十分明確,就是背靠內地,面向世界(513) …… 把傳統的中介角色,盡快提升為連接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主要樞紐,服務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戰略,同時強化香港作為中國金融和商貿中心的地位(1131) …… 香港和廣東省,特別是和珠江三角洲特殊的地理和人文關係,經過過去二十多年的發展,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互相依存、功能齊全的大型經濟區……香港希望整個珠江三角洲成為自己經濟發展的腹地,進而向全國幅射。珠江三角洲則可利用香港迅速提升整個地區的競爭力和地位,進而向世界邁進(1335)。」

 

 

 

4.     中國入世的機遇和挑戰

 

香 港的本土發展與中國的整體發展愈來愈扣連起來。當前中國發展的最大課題,就是加入世貿後如何深化體制改革以求與世界經濟進一步接軌的問題。成為世貿成員國 固然有利於中國進一步提升在世界貿易中的位置,但中國經歷了長時期的封閉政策,成為世貿各成員國就要遵守共同的守則,向自由貿易體制轉型。因此,中國政府 必須加快經濟體制改革,調整宏觀政策,並對有關法律法規框架及條文作出修改。

 

中 國改革體制的步伐是以與世貿協議的開放市場承諾時間表為基礎的。承諾加快開放本土市場,這等於把國際競爭主動引入國內市場,對產業及企業構成一定衝擊,必 須調整以保持本身的競爭力。加快改革和調整也將深化一些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面對的問題,其中最深刻的可算是社會收入不均以及失業下崗這兩大社會問題。中國當 前一大問題,就是在改革體制的同時,令本土的經濟及社會適應並能承受體制改革所帶來的沖擊。以下我們會討論中國在進一步全球化下的處境。

 

 

Box 1: 中國入世談判歷程

19867

中國正式提出恢復關貿總協定(即世貿的前身)締約國的申請。

19867月至

19889

中國和關貿總協定進行了多次會議,雙方就基本的背景材料面談、交換意見。

198810月至19922

這階段為審議階段。在這時期關貿總協定完成了對中國貿易制度的審議,同意開始進入有關中國復關議定書內容的實質性談判。

19923月至

199512

正式展開實質性談判。經過多次談判,中國始終未能與其他締約國就中國復關和成為世界貿易組織創始國的問題達成協議。

19961月開始

「入世」談判的階段。199511日世貿成立,到19961月正式取替關貿總協定。中國繼續與各個締約國進行談判,爭取加入世貿。

199725

世貿中發展中國家成員在日內瓦發表聲明,一致支持中國盡早加入世貿。

19991115

中美雙方就中國加入世貿達成協議。

19991130

中國未能正式加入世貿,以觀察員身份派團參加西雅圖世貿會議。

200059

中國與歐盟就中國加入世貿達成雙邊協議。

20001012

中國入世多邊談判正式展開。

200012

中國代表團表示還未能解決農業補貼和服務業准入的問題,入世進程有阻礙。

2001914

世貿工作組達成中國入世協議。

200111

中國正式加入世貿。

 

資料來源中國資訊行《中國與WTO專輯》   

 

 

 

 

4.1. 加入世貿與深化改革

中國加入世貿過程歷時長達十五年,其中關鍵就是中國與世貿各成員國之間就中國開放市場的時間表的談判,當中又以農業補貼和服務業准入的問題為最大障礙。

 

市場體制的深化與政府角色的轉變

中國加入世貿,代表中國願意與世界經濟接軌,接受國際共識的規範。有別於以往計劃經濟中的政府主導市場的角色,中國政府將要作出調整,以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要求。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原則,變相都是對政府行為的規範,使國際貿易以自由市場、公平競爭的原則進行。

 

 

Box 2: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貿易原則

非歧視原則

a)    最優國待遇:世貿成員須給予其他成員同等的貿易條件,不能厚此薄彼。

b)   國民待遇:進口產品/服務應與本地產品/服務一視同仁。


自由貿易原則(透過談判逐步實現)—以消除貿易障礙為最終目標。


可預測原則(以增加透明度和信守條約達致)—個別國家政府不應隨意改變貿易條件/規章,政策要具透明度,也應以世貿條件為依歸。


公平競爭原則—在自由貿易之上,以達致公平、開放的競爭。


支持後進國家發展和改革—給予後進國家更大的彈性和優惠,予其以較多的時間去調整和適應。

 

資料來源世界貿易組織 Understanding the WTO

 

在 舊有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政府擔當多重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經營者與所有者,使政府機構往往直接支配各種資源分配。中國各級部門特別是省級機構還擁有相 當多直接管理企業的職能。這些機構的雙重職能,形成政企不分,是新舊體制轉換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加入世貿以後,中國政府就要調整職能,弱化政府微觀管理職 能。

 

政 府除了規範化自身的角色外,還要健全法制法規,確立具可預見的規條和透明度的行政規範。國內一直以來的法律法規,內容條文多有含糊之處,解釋空間有過大之 嫌,致使法規的透明度與可預見性不足,執法上往往有「長官意志」多於按規章辦事的流弊,執政的隨意性較大,人治色彩濃厚。但加入世貿以後,這種模式勢必改 革,需要按照既定的規章和程序辦事,受制度的規範。

 

與世貿規則和規範相比,國內的經貿法律法規系統明顯不適應。根據中國網資料,入世後短短一年間,國務院近30個部門已清理法規2300多件,其中廢止830件,修訂325件。更廢止、停止執行或修改了19萬多件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其他政策措施。

 

世貿時間表成為了國家既定的開放市場進程。要逐步落實減讓關稅、取消非關稅措施和開放市場等承諾。

 

 

Box 3: 中國加入世貿的主要開放市場承諾

2005年一般工業產品平均關稅降到9.4%(2001年時24.6%),汽車關稅由2001年的100%減至2006年的25%


2004年農產品的關稅要由2001年的31.5%降至14.5%


2004年高科技產品要由2001年的13.6%降至零關稅。服務業要在25年間對外商開放。


在電訊領域,外國服務商可在國內建立合資公司,在保險領域,外國保險公司可在國內建立非人壽保險的子公司或者合資公司。


在銀行領域,外國金融機構將可在國內提供外幣服務。


基本上所有企業將有進出口商品的權利。


入世五年後 最後的金融障礙撤消,外國金融領域可在國內向所有類型客戶提供人民幣服務,中國全面開放服務領域。

 

資料來源香港貿易發展局國入世:緊握機遇迎接挑戰

 

 

4.3 加入世貿後不同經濟環節形勢各異

中國在加入世貿後,可以預期總體的貿易將可提高,外資的投入亦將大增。但因應不同部門和企業對舊體制的依賴程度和對新體制的適應能力,其競爭優勢將有很大差異。

 

2002年,即入世一年後,中國全年的貿易額達6208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超過1100億美元。入世貿後跨國資本很快就以高速進入國內,2002年全國對簽訂利用外資合同金額比上年增加了近18%,達848億美元(12)

 

入世後國內的經濟持續增長,2002年,國民生產總值首次錄得超愈10萬億元人民幣;2003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更首次錄得超過1,000美元,令中國在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總體經濟持續增長的往績得以延續。

 

12: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基本情況

 

指標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進出口總額(億美元)

3251.6

3239.5

3606.3

4742.9

5097.6

6207.7

出口總額

1827.9

1837.1

1949.3

2492.0

2661.5

3255.7

初級產品

239.5

204.9

199.4

254.6

263.5

284.8

工業製成品

1588.4

1632.2

1749.9

2237.4

2398.0

2970.8

進口總額

1423.7

1402.4

1657.0

2250.9

2436.1

2952.0

初級產品

286.2

229.5

268.5

467.4

457.7

492.7

工業製成品

1137.5

1172.9

1388.5

1783.5

1978.4

2459.3

進出口差額

404.2

434.7

292.3

241.1

225.4

303.6

對外簽訂利用外資

 

 

 

 

 

 

合同外資金額(億美元)

610.58

632.01

520.09

711.30

719.76

847.5

外商直接投資

510.04

521.02

412.23

623.80

691.95

827.7

外商其他投資

41.82

27.14

24.26

87.50

27.81

19.8

實際利用外資額(億美元)

644.08

585.57

526.59

593.56

496.72

550.1

資料來源中國網 2003事實與


 

 

根據《中國入世問題報告》指,國內總體經濟前景看好的同時,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發展規模相對滯後。連續多年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落後於第二產業(製造業)的趨勢明顯。金融改革滯後、壟斷行業改革滯後的情況也不容忽視。

 

從三大產業的運作模式總括而言,製造業較農業和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力悤。服務業與農業一樣,一直受惠於國內的市場保護政策,其經營水平未能與國際企業相比,在外國企業進入本土市場後,所受的挑戰也相對較大。

 

中 國的農業,歷來受惠於政府的保護,而且一直依賴勞動密集生產,缺乏經營規模,在外國農業品進入本土市場的衝擊不少。國際市場上,尤其是糧食、如食用油、禽 肉、蔬菜等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遠低於國內市場。內地的主要農產品,國內價格已超過了世界市場價格,例如小麥、玉米、大米。

 

服務業與農業一樣,一直受惠於保護市場,其經營水平未能與國際企業相比,在外國企業進入本土市場後,銀行、保險、証券、電訊、外貿、旅遊、醫療、會計、貨運代理等服務業所受的挑戰也相對較大。

 

製 造業是相對競爭力較強的產業,但也不是所有的產業都具有競爭力。相對而言,出口導向,勞動密集形的輕工業較有利,例如成衣、玩具、造鞋、家具等。以本土市 場為主,資本密集的重工業如汽車、石油化工、鋼鐵等缺乏技術優勢。高科技工業也並未在國際市場站穩,例如電腦、半導體等、通訊器材等。引進外國企業合作是 當前一大趨勢,例如汽車工業重組和技術提升的進程明顯加快。2002年就有上汽與通用重組、一汽與豐田合資、東風與日產全面合作等。

 

國 有企業一直依賴政府政策支持,又多數是以本土市場為主的重工業和服務行業,在加入世貿後,可以說形勢嚴峻。一向依賴關稅保護的行業如汽車、石油化工等,市 場開放程度低的如銀行、保險、証券等,以及電訊、電力、石油化工、鐵路、民航等壟斷性行業,都是相對是弱勢行業,重大的調整在所難免。相對而言,民營企業 和鄉鎮企業由於是新體制之下的產物,而且不少是從事輕工業的出口工業,相對而言較利於適應國際競爭。

 

 

4.4 加入世貿令中國社會衝擊

加入世貿後中國必須加快體制改革和企業重整的速度,這變相加深了本來已經被改革衝擊的社會環節,令本來的社會問題更加尖銳,加深了中國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就業壓力與下岡

中國就業面臨覑來自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求職人士、下崗工業人員的多重壓力,就業困難問題本來就相當突出,入世後形勢就更嚴峻。

 

改革開放以來,共創造了17千多萬個就業崗位,然而國內人口龐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據《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一書指,2001年城鎮登記失業人數與國企下崗職工共1400萬人,約相當於城鎮經濟活動人口的7%。如果加上非國有企業下崗職工600萬人,全國大概有2000萬下崗和失業人員,相當於城鎮經濟活動人口的10%(P.88)

 

13:全國各類經濟單位下崗、不在崗職工情況

 

1996

1997

1998

不在崗

1999

不在崗

1999年比上年

增長率(%)

下崗職工數(萬人)

 

 

 

 

 

合計

891.6

1435.2

1977.2

2154.62

8.97

國有經濟單位

573.7

929.3

1234.4

1338.68

8.45

城鎮集體經濟單位

287.1

447.0

558.3

580.98

4.06

其他經濟單位

30.8

58.9

184.5

234.96

27.35

佔全國下崗職工總數比重a(%)

 

 

 

 

 

合計

100.0

100.0

100.0

100

 

國有經濟單位

64.3

64.8

62.4

62.13

-0.27

城鎮集體經濟單位

32.2

31.1

28.2

26.96

-1.24

其他經濟單位

3.5

4.1

9.3

10.90

1.6

佔各類職工總數比重(%)

 

 

 

 

 

合計

6.0

9.8

16.0

15.47

-0.53

國有經濟單位

5.2

8.6

14.0

13.84

-0.16

城鎮集體經濟單位

9.7

15.9

29.4

26.02

-3.38

其他經濟單位

3.3

5.4

11.3

11.63

0.33

佔各類企業職工總數比重b(%)

 

 

 

 

 

合計

7.9

13.2

9.3

10.44

1.14

國有企業

7.6

12.8

9.8

12.12

2.32

城鎮集體企業

10.0

16.4

12.5

14.56

2.06

其他企業

3.2

5.3

1.9

1.42

-0.48

數據來源:《中國勞動統計年(1997),第131頁,第213頁;(1998),第17頁和第230頁。(1999),第14205301367415441442452485488頁。(2000)218335383207307355頁。

a.       佔各類職工總數比重=下崗職工總數/各類單位職工總數

b.      佔各類企業職工總數比重=企業下崗職工/(企業下崗職工+企業在崗職工)

 

轉載自胡鞍鋼(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254

 

 

國企下崗職工主要是大齡、技術水平低的再就業困難群體。幾年來在市場新增的就業空缺(特別是服務業崗位),一般收入遠低於原有職位,而且入職條件也不適合這類人。部分轉向非正規就業如投入做個體戶或自僱等,穩定性較低,變相成為在向下流動的一群。加入世貿將令本來弱勢的中年下崗工人處境更不利,「高增長多失業」的問題更尖銳。

 

當前,每年近1000萬城鎮新增勞動力進入勞動市場,年青、教育程度高、技術工人相對較易就業。一般中年、低教育程度的國企工人下崗再就業就有相當難度,造成城市貧窮的問題。

 

14:下崗職工特征—按年齡和受教育程度分組(單位:萬人)

年份

企業下崗職工

按年齡分組

按受教育程度分組

總數

女性人數

35歲以下

35-46

46歲以上

初中及以下

中專、高中及相應學位

大專及以上

1998

876.93

392.66

291.72

371.89

213.32

500.01

315.23

61.69

(100)

(44.8)

(33.3)

(42.4)

(24.3)

(57.0)

(35.9)

(7.0)

1999

715.55

334.38

246.95

305.52

155.73

391.13

265.40

51.67

(100)

(46.7)

(34.5)

(42.7)

(21.8)

(54.7)

(37.1)

(7.2)

注:1999年企業下崗職工總數樣目下為再就業服務中心實有下崗職工人數。

    括號中為各項人數佔當年企業下崗職工總數的比重,單位(%)

數據來源:《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0),第412頁;(1999),第443-444頁。

 
轉載自胡鞍鋼
(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253

 

 

90年 代後期,由於下崗職工、失業人員的大量增加,以及大量拖欠在職工人的工資和退休金,導致貧困人口迅速增加。東北三省以及湖南、湖北等省份代表的老工業基地 下崗失業問題尤其突出。一些下崗工人生活無覑落,醫療欠保障、孩子上學有困難,導致上街、靜坐、堵塞交通、沖擊政府機關甚至自殺現象呈上升趨勢。加入世貿 後,國企的經營環境更差,下崗的問題更嚴重。對中國社會穩定構成嚴重挑戰。

 

15: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失業救濟金發放情況(單位:萬人)

年份

企業下崗職工

未領取基本

生活費職工

比重(%)

登記失業人員

未領取失業救濟人員

比重(%)

1996

814.8

-

-

553

222.2

40.2

1997

634.3

309.5

48.8

570

251.0

44.0

1998

876.9

157.8

18.0

571

412.9

72.3

1999

937.2

63.0

6.72

575

303.6

52.8

數據來源:《中國勞動統計年鑑(1997),第423頁;(1998),第435462頁;(1999),第442530533頁;(2000),第410411484486頁。

 

轉載自胡鞍鋼(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265

 

 

據《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引述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資料,在1999年,以戶人均收入計,城鎮人口中最高收入的20%組別與最低收入的20%組別,收入比例為81,差距相當大。其中,最低收入的10%家庭只佔總收入的2.2%。低收入人口主要包括:下崗職工、失業人員、早退休或內定退休人員、停產或半停產企業,以及因疾病或年老等領取最低生活保障者。19998月中人均收入和支出不到100元的城鎮居民家庭仍超過6%,黑龍江、山西、內蒙古、清海、新彊等地甚至超過10% (p.148-9)

 

16:各地區城鎮實際失業人員及真實失業率(1999)(單位:萬人)

地區

登記失業

人口a

下崗未就業

人員b

實際失業

人員d

登記失業率(%)a

實際失業率(%)c

北京

2.5

14.0

16.5

0.6

4.0

天津

9.5

24.9

34.4

2.9

10.5

河北

16.2

30.3

46.5

2.5

7.2

山西

9.5

22.3

31.8

2.1

7.0

內蒙古

12.4

15.2

27.6

3.1

6.9

遼寧

39.8

94.3

134.1

3.5

11.8

吉林

21.5

44.8

66.3

3.3

10.2

黑龍江

24.1

71.9

96

2.5

10.0

上海

17.5

31.3

48.8

3.4

9.5

江蘇

26.6

52.1

78.7

2.8

8.3

浙江

21.2

17.1

38.3

3.5

6.3

安徽

17.3

29.9

47.2

3.2

8.7

福建

7.9

12.0

19.9

2.2

5.5

江西

15.5

34.2

49.7

2.6

8.3

山東

36.5

45.0

81.5

3.2

7.1

河南

22.0

43.2

65.2

2.6

7.7

湖北

33.1

56.7

89.8

3.3

9.0

湖南

30.7

52.6

83.3

3.9

10.6

廣東

27.4

30.4

57.8

2.3

4.9

廣西

11.6

13.4

25

3.3

7.1

海南

3.7

5.4

9.1

3.2

7.9

重慶

10.1

17.7

27.8

3.5

9.6

四川

29.6

39.1

68.7

3.7

8.6

貴州

11.3

9.1

20.4

4.0

7.2

雲南

6.2

7.2

13.4

2.5

5.4

西藏

 

0.1

0.1

 

 

陝西

10.7

24.9

35.6

2.6

8.7

甘肅

8.0

9.4

17.4

2.8

6.1

青海

1.9

2.8

4.7

2.5

6.2

寧夏

3.7

2.4

6.1

4.5

7.4

新疆

10.3

8.2

18.5

3.7

6.6

注:a. 引自《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0),第86頁;b. 為作者估計數,按照城鎮單位不在崗人員的40估計;c. 為作者估計數,全國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估算,《中國勞動統計年鑑(2000),第64頁。各地方數據暫缺。d. 為作者估計數(真實失業率=實際失業人員/(登記失業人員/登記失業率),其中:真實失業人員=登記失業人員+下崗未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失業人員),請讀者特別注意。


轉載自胡鞍鋼
(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260

 

 

城鄉差距與農村貧窮問題

城鄉收入差距的問題也有惡化的趨勢。中國歷來的資源分配政策,有由農村支援城市的傾向。中國的農村發展一直滯後,有所謂「三農問題」一即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加入世貿,三農問題將更加尖銳。

 

 

17:中國農村貧困人口估計和貧困發生率

 

年份

鄉村人口

(萬人)a

官方貧困人口估計(萬人)b

世行貧困人口估計(萬人)c

貧困發生率(%)

官方估計e

世行估計

1978

79014

25000

 

31.6

 

1984

80340

12800

 

15.9

 

1985

80757

12500

 

15.5

 

1986

81141

13100

 

16.1

 

1987

81626

12200

 

14.9

 

1988

82365

9600

 

11.7

 

1989

83164

10600

 

12.7

 

1990

84142

8500

28000

10.1

33.3

1991

85280

9400

28700

11.0

33.6

1992

84799

8060d

27400

9.4

32.3

1993

85166

7500d

26600

9.3

31.2

1994

85549

5000d

23700

8.2

27.7

1995

85947

6500

20000

7.6

23.3

1996

86439

6000

13800

6.9

16.0

1997

86637

5000d

12400

5.8

14.3

1998

86868

4200d

 

4.8

 

1999

87012

3412d

 

3.7

 

2000

87200

2200d

 

2.5

 

 注:a:《中國統計摘要》(1999),第78頁;b:潘金云:關於中國扶貧工作的研究報告,中國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會,2000年;cWorld Bank1999d: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中國農村貧困監測報告》(2000),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年,第7頁。e:為中國反貧困目標,引自溫家寶:《在中央扶貧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68日。

 

轉載自胡鞍鋼(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197

 

 

城鄉居民自改革開放以來收入都有實質增長。但城鄉居民及不同階層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明顯擴闊。農村發展相對落後,農民收入增長放緩。近年,農民收入增長明顯滯後於城鎮居民。2001年與1990年相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3.45倍,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52倍。1990年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純收入的2.21倍,2001年已經是2.90(18)

 

農村發展相對落後,農民收入增長放緩。近年,農民收入增長明顯滯後於城鎮居民。中國農村發展相對滯後。據《2003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農村絕對貧困人口還有3000多萬人,另外6000多萬人也剛剛過貧困線 (p.7)

 

18:城鄉居民收入比較

 

1990

1995

2001

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全部收入()

1528

4288

6907

農村居村家庭人均全年收入()

686

1578

2366

城鄉居民收入比()

2.23

2.72

2.92

資料來源:中國網 2003事實與數位

 

據《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一書指,國內目前的農村勞動力約4.7億,以全國耕種19億畝地計,僅需農業勞動力1.9億人,加上鄉鎮企業就業的勞動力1.3億,只有3.2億的農村勞動力被充分利用,尚有1.5億人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另覓出路(P.89)。另一方面,《2003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國內耕地以每年500萬至700萬畝的速度減少,農村勞動以每年1000萬至1300萬人的速度增加(P.265)

 

中國自78年 改革開放以來,東部沿海省市一直是關於政策的受惠者,而且有地理優勢,在外資進入下,也多是以沿海省市為主。相對而言,內陸地區發展滯後。其中東北和西北 地區形勢尤其不利。東北地區是傳統的國企重工業重地,但東北地區的國企基本上都缺乏市場競爭力。西北傳統上由於地理位置不利,缺乏基礎建設,工業發展落 後,主要是農業為主,在加入世貿之後,沿海地區有地利之優勢更明顯,令地區發展差距擴大的老難題更形嚴重。

 

 

19:各地區農村住戶人均水平與國定縣人均水平比較(1999)

 

東部

中部

西部

東中西部之比

各地區平均水平(A)

 

 

 

 

農民人均純收入()

2929.28

2002.85

1501.50

1.95:1.33:1.00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990.88

1437.43

1196.87

1.66:1.20:1.00

各地區國定貧困縣(B)

 

 

 

 

農民人均純收入()

1788

1423

1111

1.66:1.28:1.00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230

1114

919

1.33:1.21:1.00

A/B之比()

 

 

 

 

農民人均純收入()

1.64

1.41

1.35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1.62

1.29

1.30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農調隊:《中國農村住戶調查年鑑(2000),第19頁。


轉載自胡鞍鋼
(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P.211

 

 

4.5 中國政府管理全球化的關鍵

中國入世的最大挑戰,就是平衡體制改革與社會穩定的問題。國內近來發表的多項重大政策,特別是2001年國務院提出的第十個五年計劃,以及 200310月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施政方向,就很能看出國家在討論深化體制改革的同時,亦針對糾正全球化造成的種種問題。以下這些項目就很有代表性:

 

  • 西部大開發—在第十個五年計劃中提出一系列扶持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公路、鐵路、機場、天煞氣管道、電網、通訊、廣播電視等。鼓勵國內外資金技術和人才流向中西部地區。積極推動中西部與沿海地區技術合作。加大對中西部科技及教育的支持力度。

 

  • 振興東北—在2003年底,在西部大開發的基礎上又提出振興東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敲定的首批百個項目,總投資額610億元人民幣,其中遼寧省獲批最多項目,有52項,佔全部投資超過七成,其餘黑龍江省37項,吉林省11項。這些項目基本都是在裝備製造業、原材料工業等重工業領域,表明了中央政府對東北產業發展的定位。

 

  • 支援農村—近年大力提倡降低農業稅率、加強對農民直接補貼、減輕農民負擔。十六屆三中全會又申明逐步推行遷徙自由,以逐步統一城鄉勞動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為農民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最終打破城鄉分離、地域差異的格局。

 

  • 支援下崗—1998年 以來實行了「兩個確保」政策,即確保下崗職工、離職人員基本生活費和退休金按時足額發放。在第十個五年計劃中提出健全失業保險制度,逐步實現國有企業下崗 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業保險並軌,以及加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表明要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的 就業政策,並加快發展社會保障體系。

 


5. 總結:全球化與本土的互動關係


全球化對世界不同地方都構成衝擊,但不同地方會因為本土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的不同,而形成在全球化中的處境有很大的差異。本課透過分析中國和香港在全 球化中的處境,希望讓大家明白全球化並非按覑單一規律進行的過程,而是不同地方的政府和團體共同參與的一個互動的進程。因此,全球化的過程是不確定的,其 影響也是多面向的,其爭議性也不會容易消解的。

 

中國和香港的例子,分別指出了幾個典型的處境。首先,像香港這樣的一些較早投入全球化的地方,往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調整自身在全球中的角色,使原有的發展優勢得以延續。另一方面,像中國的一些較遲參與全球化的地方,關鍵就是調整自身的政治經濟制度,以能與世界接軌。

 

不過,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像中國和香港般,透過全球化的發展提升本身的經濟發展的。在世界很多落後的地方,根本未能成功投入全球化,並分享到當中的經濟利益。在全球化中,根本就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受惠。在全球化中受惠的國家,也不是人人可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因的。

 

中 國和香港都可算是全球化中的得益者,但在全球化帶來總體增長的背後,其實付出的社會代價也不少,當中有不少社會缌體和行業受損。在全球化的發展中,往往引 發出新的社會不平等與社會分化,所帶來的經濟增長並不是人人可享的,很多人與行業更會因而受損。這正是全球化爭端不絕的主因。

 

其中弱勢群體的困難就特別突出。在中國和香港的情況可見,教育程度較低的工人都面對適應的困難。可見全球化帶來了社會分層的結果,令缺乏資源的社群更難以適應。

 

全球化其實並不是一個單一化的發展,對本土的影響都是不確定的。因此,本土政府作為本土與全球互動關係的守門人和代理人角色就十分重要。一方面,本土政府要調控投入全球化的速度、幅度、方向。另一方面要採取政策措施,去舒解本土社會在全球化中引發的種種問題。

 

中 國和香港的處境都指出了本土政府作為全球化守門人和代理人的重要性,不論是為本土的全球定位,還是透過社會政策減輕全球化對各個社會缌體的沖擊,政府都擔 當覑一個主要的角色。不過,兩者相較之下,香港政府在全球化的衝擊下顯得較為被動,而中國政府則較積極調控和平衡社會各方面的矛盾。

 

 

課文完

 

 

 


6. 參考書目

 

中國資訊行。《中國與WTO專輯》。2004113日下載自

http://images.chinainfobank.com/report/wto/wto-index.htm

 

汝信,陸學藝,李培林(主編)2002年。《2002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2003年。《2003年:中國社會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香港行政長官。2003。《行政長官二零零三年施政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網上版

http://policyadress.gov.hk/pa03/chi/policy.htm

 

香港貿易發展局。《中國入世:緊握機遇迎接挑戰》2004113日下載自http://www.tdctrade.com/wto/tid_c.htm

 

胡鞍鋼(主編)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春潔,李小東等著。2002年。《中國入世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編)2002年。《200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濱下武志。1997。《香港大視野:亞洲網絡中心》。香港:商務印書館。

 

Breslin, Shaun. 1999. “China: Geopolitic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esitant Integration” Pp.392-405 in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edited by Richard Stubbs and Geoffrey R.D. Underhill.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iu, Stephen W.K., K.C. Ho and Tai-lok Lui. 1997. City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