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從資料蒐集到探討相互關係
主題確定後,便可進行初階資料蒐集,進行腦力震盪並把議題概念化。假設學生對違反校規這課題有興趣,可先從以下途徑進行搜索:
以公共圖書館為例,學生可先在網上的圖書館目錄作搜索。須留意是,搜索引擎只是一個輔助軟件,學生需在相關選項作適當的選擇,才能有效地尋找資料。以下是幾個影響搜索範圍和所得的要項:
關鍵詞
例如,學生可先以「校規」作書名關鍵詞搜索:
以上顯示的只是相關書目的資料,學生可擴闊範圍,搜索所有資料,即包括書目和影音資料:
視乎題目,某些關鍵詞未必應用於書名搜索,為免掛萬漏一,學生應同時進行主題關鍵詞搜索:
公共圖書館和大部份中學圖書館亦提供了慧科電子新聞搜索,方便學生快速尋找“事實性”的報導。慧科電子新聞的搜索引擎提供了不同選項,方便學生把搜索範圍收窄。如以下圖示,學生可根據探究需要,收窄瀏覽的媒體、檢索範圍和日期:
讓我們先把資料鎖緊在過去一年,以下是以“校規”作關鍵詞所得來的檢索結果:
以上搜索結果明顯太廣,資料也比能應付的多。學生可收窄範圍,改以“違反校規”作關鍵詞,並把搜索範圍局限於香港報章資料:
檢索日期:3/6/2007-6/3/2008
關鍵詞:違反校規
瀏覽媒體:香港報章
如想資料更集中,可在搜索詞中增添香港二字,即只包括內文提及香港的本土報導:
檢索日期:3/6/2007-6/3/2008
關鍵詞:校服、校規、香港
瀏覽媒體:香港報章
檢索日期:3/6/2006-6/3/2008
關鍵詞:違反校規
瀏覽媒體:香港報章
檢索日期:3/6/2006-6/3/2008
關鍵詞:"school rules" "Hong Kong"
瀏覽媒體:香港報章
儘管大部份的專題報告將以中文撰寫,這不代表相關的資料必須局限於中文素材。學生應以英文關鍵詞在不同渠道作類似的搜索,以豐富自己對現象的理解:
檢索日期:3/6/2006-6/3/2008
關鍵詞:"school regulations" "Hong Kong"
瀏覽媒體:香港報章
互聯網上亦上載了甚多相關資料,這類資料相對參差,有時更是出處不詳。學生必須明瞭資料性質,審慎處理有關資料。以下是幾個不同詞彙搜索得來的香港網頁資料:
檢索引擎:google
關鍵詞:校規
瀏覽範圍:香港網頁
檢索引擎:google
關鍵詞:違反、校規
瀏覽範圍:香港網頁
檢索引擎:google
關鍵詞:school rules
瀏覽範圍:香港網頁
背景資料繁多,我們須如何整理才好?以報章資料為例,我們可先把實例列舉,然後加以類化:
以上資料可整理為以下幾個類別:
除了以上分類,校規還可能包含什麼類別(如出席表現)呢?答案不定,但在腦力震盪的過程中必須多加思考,這樣會令分析框架更完整,免被眼前的例子蓋過現象的多面向性。
反應可進一步分類為意向和行為,即學生對校規的看法和個別之反應行為。舉報與否則關乎對第三者行為的反應,在分類上須分開處理。把現象類分能幫助我們清晰現象的性質,令我們能更有效地把現象概念化和操作化,講義三將就此詳述。
(a)至(c)屬不同類別的資料,我們可嘗試繪製思維導圖,探討不同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並釐清可探究的議題。例如,需要解釋的是什麼現象(下稱 Y)?可能解釋Y的因素(下稱 X)是什麼?
根據以上圖示,所需解釋的現象大致環繞學生的違規行為及其成因。違規行為是否普遍集中於高年級?高年級和低年級的違規行為是否雷同?對校規缺乏了解的學生會否普遍較易違規?是否還有其他原因,如校內成績、朋輩影響等因素導致某學生進行違規行為?另一方面,學生反應可細分為意向和行為。意向上認同校規的學生是否必然是從規者?不認同校規的學生又是否必是違規的同學?上圖所有箭示皆屬實徵問題,探究員可把相關變項逐一操作化,進而搜集資料來驗證箇中的關係。
以上集中處理一些事實性的報導,學生須慢慢建立這些資料和文獻中其他討論的關係。例如:
- 文獻中有那些因果性的討論?提出的重點是什麼?有什麼關鍵的人和事?
- 文獻中主要的爭議是什麼?有什麼常見的理論或概念?
- 文獻中的主流分析框架和發現是什麼?
- 探究將回應文獻討論中那個問題?
- 探究的發現可填補文獻中什麼空間?
探究過程便是一個無休止地把實例概念化,並借用概念來類分並深化對實徵現象理解的循環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