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Anthropology Departmen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Department in the News

(明報: 2004年7月25日 文:陳嘉銘)

衝出超市 做個自主地球人

最近走進雜貨商舖、連鎖超市,我都被店員跟蹤,以為我意圖不軌;其實我在望與被望之間,目的只為考察民情,了解內地問題食物在港的售賣情況。驚人發現,是毒金針霉米粉陸續有來,但平民百姓依然樂此不疲,一方面在報刊訪問中對記者狠狠批判,另一方面又可在超市若無其事,充當格價專員,「保證至抵」,只要便宜,信心爆棚。
我想,香港人未必真的對內地出品全無信心,當然偶有曇花一現的恐慌,但三五七日之後便似乎記憶更新,忘記不幸;內地出品畢竟仍有市場,視乎顧客心意 -- 可以抗拒,也司以接受。問題香港與文化認同,大體都恍如超級市場的滿目琳瑯,無窮選擇;顧客即使行動一致,背後理由可以千頭萬緒。這或許正是文化大熔爐的特性,因此香港可以口啃問題食物,同時品嘗《十面埋伏》。

外國人合資,中國人創作的《十面埋伏》,在香港適逢8號風球,7月16日在香港剛上畫翌日便佔盡優勢,香港人突然提早下班,進佔茶樓與戲院,消化蝦餃與劉華。內地出產有上品,《十面埋伏》會是例子,姑勿論冇腦傳媒如何藉此無事生非,《十面埋伏》的可堪玩味,仍有待開發。故事說劉德華及金城武兩位捕頭,為追捕反朝廷頭目,不惜由失明小妹章子怡入手:金扮作向章投誠,卻不知劉原是對方派到官府的「臥底」,《無間道》的愛情版,由兩男一女拉鋸開始,雪地作結,似乎暗示掩飾的身分與情愛,都是冰封三尺。

加油添醋看《十面埋伏》

因為「臥底」,對《十面埋伏》的閱讀,可以加油添醋,順理成章。你可以在劉、金與章3人選出一個最能代表香港人的角色嗎?我想當然地因港人背景自處為劉德華,而內地的章子怡,與混血的金城武,都不是我的認同對象;然後我所閱讀到的,是劉德華的左右為難,一方面想再愛同門小妹,卻又痛恨官府兄弟,很有香港人的邊緣無奈,不能全盤擁抱祖國(章子怡),卻又難捨殖民習性(金城武)。然而我的想法瞬間又被自己推翻,想像金城武更像港人,虛假投誠與傾心愛慕令他痛苦,香港大想放下過去,重新上路,就像他想離棄官府/劉德華,戀慕敵人/章子怡;愛恨纏綿,前世今生,也是香港人回歸7年的寫照。
重重港人身分解讀,是我的刻意經營,想說明的,正是身分與文化的多面性。兩男一女的故事,你可以想到杜魯福的《組與占》,也可以想到黑澤明的《羅生門》;對於被社會問題纏繞的香港人,或許只會想到中國、香港與西方(英美)的三角關係,又或想到官方、民間與傳媒對文化認同的上下對壘(見明報7月11日拙作《港人身分拉鋸》)。總之各有各說法,也各自各精彩:劉德華、金城武和章子怡各有隱瞞,各有說詞,如張藝謀的前作《英雄》,刺秦與否誰是誰非,對照現實永遠是羅生門,比杜魯福和黑澤明的電影更有色彩。

文化身分認同如超市

所以香港人可以繼續傻笑與進食,因為香港是一個「文化超市(Cultural Supermarket)」,色彩斑斕。中文大學的人類學家Gordon Mathews(麥高登)在2000年便在倫敦出版了《Global Culture/lndividual Identity: Searching for Home in the Cultural Supermarket》一書,撰文演繹「文化超市」,借超級市場比喻身分認同。超級市場,貨品令人目不暇給,應有盡有,而只要銀包有預算,每位顧客總可自由選購。文化與身分認同,大千世界,也與超級市場相映成趣,原因莫過於全球化的開到荼蘼,身分建構,千絲萬縷,如流通貨品 -- 世界各地超市大同小異,貨品接近,身分亦然;因文化身分已不受地域限制,Mathews會說我們想當然有一個特定地方的文化認同概念,但更會像一個「無國界消費者」,感受文化異同,重塑身分,甚至開發創造。

無國界消費體現自主

作為「無國界消費」,享受流行文化,亦是在「文化超市」中體現自主空間的旅程。評論人可以由批判開始,生出想像與創作,比如利用《十面埋伏》,對應社會環境,深化閱讀;普通人亦可無添加享受,一笑置之,比如因打風放工所以買飛睇戲,滿足在個人主義的消費欲望上,從中可能得到什麼特別感覺,但說到底亦沒有意圖搞清楚,那便由它自生自滅。「文化超市」刺激感動的地方,正是那不予設限的空間,讓人自主,你有你的分析,我有我的享樂,豐富身分。所以任何開宗明義的三角關係,可能其實只是局限的身分詮釋,對於你來說,或許是第四者、第五者……又或什麼也不是:我不要做被倒模樣板的Model,也不要做被炒作成型的Kidult!香港人或中國人,與我何干?我本是地球人!
流行文化是一個「抗衡地盤(Site of resistance)」,大話題大論述(Grand Narrative)在我們身邊不停游移,我們便來一個反彈,拒絕接受,反正多樣選擇隨處可見。7月19日有長龍排隊「應徵」,等待減肥,男女老幼萬人空巷,渴望免費代言瘦身;香港人難得志向明確,走在一起,卻不能排除篇首所言的千頭萬緒 -- 有人會感慨,要減肥,因為社會壓力,難堪自悲;但亦有人會揚言,要瘦身,因為自主體型,樂觀積極。而更會有人置現代美的標準不顧,堅持肥胖。減肥瘦身的多面性,是流行文化特徵的縮影,因為它有喜有悲,壞的一面可以是盲目附和,但更多好的一面是個人政治,有投入,也有反省。 「文化超市」是如此多選擇,身高體重如是,文化身分亦然;有人因愛上舒拉寶娃而忽然迷戀俄羅斯,亦有人一直鍾愛滿有中國認同象徵的姚明,卻不介意他在美式快餐廣告出現。傳播機器主導全球,卻不一定會主宰受眾,因為個人就是政治,可以視之為「抗衡地盤」,反客為主。

流行文化繼董建華成出氣袋

上周香港Masterindex顯示,香港人消費信心較半年前跌了10%,未來半年消費境況並不樂觀;對此,我毫不擔心,因為根據過往7年經驗可見,香港人堅持活力 -- 頂得順特區政府,亦忍得手唔使錢。
試想,為什麼社會持續低迷,香港人仍可勉力生活?那可能真的要多謝流行文化,繼董建華之後,為我們提供消費出氣袋,以能「抗衡地盤」的姿態,另起爐灶。
內地問題食物來港,隱喻香港文化,直指身分認同;可幸的是,社會如超市,問題食物亦如文化身分,受眾們自有選擇。但我有時還覺不夠,感到超市消費總是在預設的程序下付款走人,所以我決定衝出超市,拒絕被望與詮釋,嘗試做個自主地球人。

 

Copyright@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