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改變世界

蒙教授感激前校長高錕教授上世紀70年 代創立電子系,讓中大開展電子工程的研 究,確保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有立足之 地。她說:「2023年,《美國新聞與世 界報道》的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新增了AI 研究的排名,而中大這方面全港排第一, 全球排第三,實在令人鼓舞。」她認為中 大亦擅長聚合不同學科的專家,兩位教授 的研究項目就是一個好例子。 人生每階段的發展需要 雖然兩位教授已經合作多年,他們展望未 來仍能繼續一起研究,支持語言學習上有 困難的年幼人士,亦開發了人工智能系 統,希望可以預測嬰兒語言技能的進展。 黃教授說:「我們經常討論能否製造一些 工具,讓小朋友和母親或照顧者溝通?這 些工具能否幫助提升自閉症小朋友的社交 和溝通能力?」他們認為,這些研究項目 並非只要解決單一問題,而是要克服由語 言困難和殘疾引起的根本社會難題。 兩位教授亦和各自團隊合作,為認知能力 不同的年長人士進行磁力共振掃描。他們 希望透過研究認知障礙症患者如何理解 語言和自我表達,找出腦退化的先兆。蒙 教授說:「年長是腦退化一個很大風險因 素。腦機能假若衰退,我們往往可以在日 常溝通的語言中察覺。」黃教授補充: 「很多時候,這些實驗只是看『硬件』, 看一些區域有否變大變小。我們做的實 驗,特點是會看他們做任務時,腦部有沒 有『亮起來』。」這些較為自然的任務結 合神經科學和人工智能,讓研究人員分辨 出認知能力下降的症狀。 粵語研究支援較少,成為這項工程的一 大障礙。雖然世界上有多達8 5 0 0萬人 用粵語溝通,但人數相比普通話和英語 少,往往不獲分配大量研究資源,企業 亦不太願意資助回報有限的項目。比起 其他更廣泛使用的語言,粵語研究吸納 的資源相對較少。兩位教授幸獲香港研 究資助局頒發優配研究金,才得以建立 完整的粵語詞料庫。 腦機能假若衰退, 我們往往可以在日常 溝通的語言中察覺。 蒙美玲教授 1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