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改變世界

變為『電腦可讀形態』,而是一次有系統 的文獻整理工作。全世界有大量的中國古 代文獻資料庫,但從沒有我們那樣,投放 大量人力、時間在文本整理工作上。」 研究團隊於 1 9 9 2 年完成「先秦兩漢 傳世文獻資料庫」,其後利用資料庫 編纂古籍檢索工具書「逐字索引」 (Conco rdance)。踏入2000年,研 究所將資料庫上網,取名 「漢達文 庫」 (CHANT, Chinese Ancient Texts Database),總字數超過八千萬字。何教 授表示:「我們同時編製便捷的網上檢閱 程式,方便學者在互聯網上隨意檢閱超過 1000種中國傳世及出土典籍。」「漢達文 庫」每年點擊率約100,000次,哈佛、牛 津、劍橋、北大等八十所歐美及中國重點 大學均是電子文庫長期用戶。 運用古代詞彙電子資料庫 推翻學術界定論 古籍研究中心近年將古籍詞彙資料數據 化,建立「中國古代詞彙」電子資料庫。 何教授表示:「我們利用古籍詞彙資料 庫,推翻了學術界一些被視為『必然』的 學術論說。」他舉例說,1973年在河北 省定縣漢墓出土的《文子》竹簡,學者普 遍認為《文子》成書年代為戰國中後期。 何教授在1998年發表的論文中,指出 《文子》其中一條出土竹簡上提及「朝 請」一詞,他運用古籍詞彙資料庫,發現 「朝請」是漢朝律例關於諸侯謁見皇帝的 規定,因此《文子》不可能是戰國時代的 典籍,他的觀點後來獲世界各地學者廣泛 引用。研究中心正努力將研究工作擴展至 更多古籍,擴大學術影響力。 全世界有大量的中國古代 文獻資料庫,但從沒有我 們那樣,投放大量人力、 時間在文本整理工作上。 4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