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簡介

潘雲鶴院士

1946年11月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圖像圖形學會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等。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雲鶴院士於1970年從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系畢業,1981年浙江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歷任計算機系講師、副教授及教授。1995年起擔任浙江大學校長。2006年起擔任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中共中央十六屆、十七屆候補委員。

潘雲鶴院士是中國智慧CAD和計算機美術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將人工智能引入計算機圖形學和CAD技術,提出綜合推理和形象思維模型,並成功研製輕紡花型、圖案創作等多個新穎實用的智能CAD/CAM系統,而且在虛擬現實和計算機輔助產品創新技術等領域也取得優秀的成果,產生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潘雲鶴院士曾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發表論文30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6本。


劉人懷院士

1940年7月出生,板殼結構分析與應用專家。現任暨南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2000年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首批院士。

劉人懷院士曾任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系系主任、西德魯爾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魯爾大學中國科學家、上海工業大學和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教授、暨南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應用力學研究所所長等,並於1996至2006年間任暨南大學董事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劉人懷院士研究了六類板殼:波紋板殼、單層板殼、雙層金屬旋轉扁殼、夾層板殼、網格扁殼和複合材料層合板殼;建立了非線性理論,求解了非線性彎曲、穩定和振動問題,對航天航空、精密儀錶、石油化工、船舶和建築等工程設計有重大意義。同時,他還創立了厚壁結構理論,成功地用於高壓超高壓容器和鐵路高橋墩試製設計。此外,他還進行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和應用研究,為上海浦東新區建設等提供了研究成果。劉人懷院士曾獲不同獎項,如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務院僑辦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劉人懷院士出版學術著作7本,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

 

錢易院士

1936年12月出生,環境工程專家和環境教育家。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及世界資源研究所顧問委員會委員等。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易院士曾於1996至2002年間擔任國際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會委員、1997至2005年間擔任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副主席、2003至2008年間擔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及2003至2006年間擔任中國科協副主席。

錢易院士致力於研發高效、低耗廢水處理新技術;對難降解有機物生物降解特性、處理機理及工藝技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自"六五"計畫以來,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和自然基金項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贏得了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即其他機構的多項科技獎勵。近年來致力於宣導和推行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在參與立法、提出政策建議和建立示範省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李寧院士

1962年7月出生,江西省南昌縣人,動物分子遺傳育種學專家。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寧院士於1982年自江西農業大學牧醫系畢業。1992年獲中國農業大學與都柏林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學位。李寧院士曾獲中國和美國發明專利1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和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李寧院士發現和克隆了多個影響動物重要生產性狀的基因,發展和應用了一批動物分子育種工程技術,在中國動物品種改良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建立和發展了中國動物克隆和乳腺生物反應器研製體系,一些反應器表達量達到國際最好水準,取得了重大的產業化進展,部分成果推廣應用效果良好;同時,還在動物功能基因組、克隆分子機理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較好的原創性成績。李寧院士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在Genome Research Nature等期刊SCI論文16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