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煜明教授

盧煜明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香港科學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銀紫荊星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太平紳士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簡介

盧煜明教授2025年1月8日就任香港中文大學第九任校長。盧教授是國際公認的液體活檢領域全球奠基者、開拓者及領導者,尤其是無創產前檢測領域的先驅,被譽為「無創產前檢測之父」。盧教授亦為李嘉誠醫學講座教授及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盧教授於英國劍橋大學取得文學士學位,其後再於牛津大學接受臨床醫學培訓,並取得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獲取醫學資格後,盧教授再於牛津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及醫學博士學位。

他於1997年加入中大,同年發表孕婦的血漿內存有高濃度的胎兒DNA,奠定了無創產前診斷技術(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的重要基礎。盧教授及其團隊後來研發了唐氏綜合症的無創檢驗方法,成功將以DNA分析為本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從科學研究層面應用至臨床診斷,現時已被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廣泛採用,全球每年大約一千萬名孕婦受惠。近年盧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功將DNA測序技術應用至癌症檢測,以非入侵性方法找出癌症基因組中多種類型的改變,把癌症液體活檢推進至全基因組時代。最近盧教授的科研團隊更成功研發出一種能偵測多種癌症的血液測試,並推出作臨床應用。

盧教授的研究成果對全球醫學科學界影響深遠,屢獲國際殊榮,當中包括於2011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2013年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4年獲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2015年成為首位獲頒美國臨床化學協會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的華人、2016年獲頒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及被譽為「諾貝爾獎預測指標」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Thomson Reuters Citation Laureate)、2019年成為首位華人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及2021年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及成為史上首名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科「皇家獎章」華人得主。2022年,盧教授更獲頒被譽為「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的「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2023年,他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及首屆「騰衝科學大獎」得獎人。他在2024年更成為獲頒「希門尼斯-迪亞斯講座獎」殊榮的首位華人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