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pt List -- Globalization

 

1.

General

概論

1.1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sation

全球化與本土化

1.2

Globalization and History

全球化與歷史

1.3

Perspectives on Globalization

全球化的視點

 

 

 

2.

Economic Dimension

經濟面向

2.1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國際分工

2.2

Exploitation and Domination

剝削與壓制

2.3

Global Production Chain

全球生產鏈

2.4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跨國企業

2.5

Economic Integration

經濟一體化

 

 

 

3.

Political Dimension

政治面向

3.1

Global Governance

全球管治

3.2

Nation-state and Sovereignty

民族國家與主權

3.3

Multilateral Organisations

多邊組織

3.4

The Powerless State

無力的國家

3.5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文明衝突論

 

 

 

4.

Cultural Dimension

文化面向

4.1

Cultural Imperialism

文化帝國主義

4.2

Global and Local Culture

全球文化與本土文化

4.3

Cultural Homogenisation

文化同質化

 

 

 

5.

Impacts and Response

挑戰與回應

5.1

Global Polarisation and Inequality

全球兩極化與不平等

5.2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反全球化運動

5.3

Global Civil Society

全球公民社會

5.4

Global Citizenship

全球公民






1.     概論

 

1.1 全球化與本土化

 

全球化這個概念,一般用於描述「全球」與「本土」之間愈趨緊密 (Held2000)。就表層的意思而言,它是指愈來愈多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將全球不同地方扣連起來;而再進深一層,則是指各地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都會出現本土特色,所以在全球化當中也有本土化的過程,故又有「全球本土化(glocalisation)」這個新詞彚(Robertson 1992)。由此可見,全球化常常與本土化分不開,兩者並非對立,反而是雙方互補。

 

雖然目前仍未難為全球化下一個共同界定,但概略而言,是指全球化屬於一個社會過程,它的特色是地域阻隔對各種政治、文化、經濟、社會活動的限制不斷減退,讓一般人都因此而能夠參與更多跨地域的活動(Waters2001)。以上的概括界定,有助了解全球化的三項重要特點:

  • 全球化的過程克服了地域阻隔,從而將原本僅局限於本土和國內的個人生活、社會關係,以至社會制度,可以轉向跨地域及全球性發展。
  • 全球化是多面向的,包括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層面。
  • 全球化不僅是社會上客觀制度和物質層面的改變,也涉及個人對全球意識的認知及覺醒。

 

將全球化視為多面向的發展過程,有助發現全球化其實由來已久。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全球化各有重點,也各有推動者。例如:在17世紀和18世紀期間,全球化由殖民主義支配,而現今則大部份由跨國企業帶動。

 

將全球化視為減退地域限制,也突顯了科技進步的重要。當中較明顯的是航運(由馬到船到飛機)、通訊(衞星和光纖)、資訊(電腦和數碼技術)。以上各項發展都成為推動全球化的基礎,提高個人作跨地域的思想和物質交流的能力。

 

全球化也是多面向的,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的互動:

  • 經濟面向的全球化,是指跨國界的經濟活動和組織的增加,包括貿易、投資、全球生產網絡和跨國企業等。
  • 政治面向的全球化,是指跨國及跨地域的政治協商和制度的增加,包括跨國的政治行動者(例如跨國企業;國際聯盟如歐盟、東盟等;國際組織如世銀、世貿等)、全球管治的出現和全球公民社會的發展。
  • 文化面向的全球化,指跨國的文化文流增加,包括消費主義遍及全球、環球性傳媒、全球性思想和價值,如環保和人權。

 

然 而在探討全球化時,並非指所有社會活動都必然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在全球聯繫增加的同時,本土化的程度也可以提高。當中在文化與經濟層面都能看出全球化 與本土化是同步發展。例如,在文化方面,雖然環球性傳媒發展迅速,但本土製作的本土節目仍然吸引觀眾。在經濟方面,雖然經濟全球化令經濟活動可在全球進 行,但本土經濟仍可依據自身優勢而朝著專門化的方向繼續發展。

 

從 全球化改變個人思想層面而言,也可看到全球化與本土化的關係。當大家對全球聯繫的醒覺性不斷增加,並且付諸行動時,那麼全球化所牽涉的就不僅是大規模的活 動(例如跨國企業併購活動和大型國際政治論壇),也涉及一般人對本土社會生活的反思。而這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體現於各地的政治議題和社會改革,常常會同時 扣連著本土價值和全球標準(Waters2001)

 

由 全球化與本土化互動的角度出發,全球化不僅被政治與經濟的權力階層所把持。隨著各地人民對全球化的意識提高,他們更投入改造全球化的行動,這即所謂全球公 民社會的興起,目標是要將全球化的進程變得更人性化及更民主。反全球化運動將社會公義的理念引入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當中,正是明顯例子。總括而言,全球可以 改變本土,本土同樣可以改變全球。

 

 

參考資料

Held, D.(Ed.) (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Waters, M. (2001). Globalization.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1.2 全球化與歷史

 

全球化是時下流行的詞彚,然而追溯它的起源和發展卻有很長的歷史(Hopkins2002)。以長距離的歷史角度來研究全球化,有助從歷史事實中總結全球化的特點、趨勢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且免除以決定論的思維方式將全球化看成為「無可避免」及「不可改變」的事實。

 

從人類歷史的角度而言,全球化可大致分為五個階段 (Steger2003)

 

1﹚史前期﹙公元前10000年至3500年﹚:距今約12000年前,少數遊牧民族流徒至南美洲最南端的地方,他們的行動象徵人類真正的散佈於全球五大洲。然而這時期的全球化,因受制於人類文明尚未發達,所以彼此的互動仍十分有限。

 

2﹚前現代期﹙公元前3500年至1500年﹚: 這是帝國時期,其中較重要的帝國有埃及王朝、羅馬帝國、印度帝國、鄂圖曼帝國、中國王朝。這段時期的各個帝國,都或多或少地有長距離的國際交往,彼此有文 化技術交流及貿易往還,甚至乎傳播疾病。其中較明顯的例子,包括有連接中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絲綢之路、馬可孛羅由意大利東遊至中國、明朝時鄭和航海至印度 洋等。這些貿易關係,同時帶動頻繁的移民潮和文化交流。

 

3﹚前現代時期﹙公元1500年至1750年﹚: 在這兩個多世紀之間,以歐洲為中心的社會活動成為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大大促進歐洲、美洲和非洲之間,在人口、文化、經濟和資源方面的交流。其中西班牙、葡 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都投入大量資金以開發「新世界」,並建立洲際經濟活動。這時期也是殖民主義的時期。至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都成立了東印度公司等企業,以管理這些洲際經濟活動。

 

4﹚現代時期﹙公元1750年至1970年﹚:至19世紀末,澳洲和其他太平洋群島,都逐漸被納入以歐洲為主導的洲際網絡之中,各地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交流活動相當頻繁。這時期的全球化,可說到達一個新的高峰。其中的重要指標,包括出現全球性品牌﹙例如可口可樂和金寶湯﹚、電報的發明以及在1866年出現的橫渡太平洋電報、在20世紀大量流通的大眾傳播媒體(報紙、雜誌、電影、電視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商品貿易的總量高達工業國生產總值的12%,並且直到1970年代才再次產生這樣高的百分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隨後而來的冷戰,使全球化陷入低潮期。這是因為長達40年的冷戰,導致全球分裂為兩大陣營。在這個時期,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互相敵對,彼此的交流較以往大為減少。

 

5﹚當代﹙由1970年代以後﹚:這是全球化的另一次躍進時期,而它的帶動者則是國際社會的一連串政治變革,其中包括英國和美國於1980年代初以「自由市場」為目標的一系列改革、中國在1978年以後的改革開放政策、蘇聯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在1980年代末期以後逐步瓦解。這時期的全球化發展,也有賴跨國企業的擴張和數碼通訊科技的進步。

 

由全球化的歷史發展可見,全球化的進程並非不可逆轉。全球化的推動力量,基本上是由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所引發;可是全球化的速度快慢和發展方向,很大程度是受制於政治和文化。雖然當代全球化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在19世 紀以後,兩次世界大戰令全球化的進程大大減慢,這都是由於國際間的政治角力和文化﹙意識形態﹚分歧所致。而從現代至當代的轉變階段,亦可發現私營企業逐漸 代替民族國家,成為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動力。然而無論如何,相對穩定的國際政治環境和對異見文化價值的包容,仍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先決條件。

 

參考資料

Hopkins, A.G. (Ed.) (2002). 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 London: Pimlico.

Steger, M. B. (2003).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全球化的視點

 

「全 球化」這個詞彚,近年來在學術界和社會輿論引發廣泛討論。「全球化的視點」所指的,就是以甚麼出發點、框架及方向去描述和解釋全球化這個現象。在學術界的 討論,對全球化是否「史無前例及不可逆轉」的現象,一直存在不同意見。至於在社會輿論方面,較具爭議的問題,就是「全球化對人類帶來的影響究竟是好是 壞」。研究全球化有不同的視點,正好說明了全球化的複雜本質,而它的衝擊也是多方位的。

 

在學術界討論全球化是否「史無前例及不可逆轉」時,主要分為三個研究角度:全球論、懷疑論、實變論(Held2000):

  • 全球論:肯定全球化是史無前例及不可逆轉。它的發展有其自在的邏輯和推動力,不受個人,團體,甚至國家的干預。
  • 懷疑論:質疑全球化是言過其實,現時所謂「全球化」,只是局限於某些地區,根本不足以稱為全球化。他們認為全球化根本不是史無前例,更遑論不可逆轉,它的發展根本和歷史上很多的國際活動和跨國界活動相似,而且國家在現階段仍然繼續擔當重要的角色。
  • 實變論:肯定全球化帶來的種種新轉變,但卻認為全球化並非不可逆轉,而是受不同的社會群體和政治組織所左右。

 

舉 例而言:全球論認為國際貿易是推動全球化的主要動力,個別國家根本無法抗拒這股大氣候,必須開放市場。與之相反,懷疑論則認定國際貿易其實並不是真的全球 貿易,當中非洲國家的參與就很少,而且不少國家仍然控制對外貿易作為保障及促進本國經濟的方法。至於實變論,一方面肯定國際貿易對各國經濟的實質改變,另 一方面同樣肯定國際貿易的開放程度,仍然有賴各國政府和有關的社會組織(例如工會)之間的談判和角力。

 

至於社會輿論方面,則集中於「全球化對人類帶來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這項議題,當中大致可分為支持全球化和反對全球化這兩大觀點 (Weidenbaum Batterson2001)

  • 支持全球化的觀點,一般較受全球化的受惠者所接納,他們的基本論點就是全球化利多於弊。當中的支持者包括跨國企業、國際組織、金融界,以及擁護自由經濟政策的人士。
  • 反全球化的觀點,一般較受全球化的受害者所接納,他們的基本論點是全球化弊多於利。當中支持者包括工會、社會運動團體(例如關注人權和環境保護的團體)等。

 

上 述兩者的常見爭議,就是全球化會否為世界各國帶來經濟增長。支持全球化的觀點,指出各國都能透過參與全球化而取得經濟增長,而開放貿易的國家比封閉貿易的 國家,經濟增長將會更快。與之相反,反全球化的觀點,則針對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較傾向於對大企業有利,各地的工人和中下階層則受損較多。反全球化的觀點 更指出,全球經濟一體化會為各國帶來較大的經濟波動和令金融市場潛在危機(The globalisation guide website 2006)

 

總括而言,「全球化」是頗具爭議的概念及現象,不同的視點可以帶出全球化的不同面向。如果要對「全球化」有更全面的了解,就要在不同的視點中取長補短。

 

參考資料

Held, D. (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London:Routledge.

The globalisation guide website. Retrieved February 15, 2007, from http://www.globalisationguide.org/.

Weidenbaum, M. & Batterson, R.(2001). The pros and cons of globalisation. Washington: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Business.





2. 經濟面向

 

2.1 國際分工

 

國 際分工是經濟全球化中的重要環節,更廣泛影響至各層面的社會生活。「分工」一般指將工序分拆,再由不同的個人或團體專責其中一部分。推而廣之,「國際分 工」是指不同國家專責不同經濟活動。國際分工之成為可能,有賴於通訊和運輸技術的進步,令跨國企業能監控和協調分佈於各國的生產程序。國際分工的高速發 展,又與國際貿易,跨境投資,移民等的發展互為因果。

 

國際分工這概念,可細分為「古典國際分工」和「新國際分工」(Dicken2003)。前者是指發達國家專責生產工業製成品,發展中國家則專責生產原材料和半製成品。當今全球化的特徵,是在於「新國際分工」的出現,即愈來愈多跨國企業都透過國際外判,將部分生產程序和商業運作轉移到世界各地進行 (Short2001)

 

生產程序外判,一般是指企業將非核心程序和較低檔次的產品,轉移到較低成本的地區進行。第一波的生產程序外判,開始於19601970年 代,當中以製衣、製鞋、消費電子產品、玩具等工業最普遍。其後,較高增值的產業也逐步將生產程序外判,例如個人電腦和半導體等。至於商業運作外判,則是更 近期的發展,而且所外判的已不再局限於生產程序,而是延伸至商業支援的範圍及服務行業,例如處理信用咭帳目、訂購飛機票、電話服務熱線,編寫電腦軟件程式 等。到了廿一世紀,印度及中國就是明顯例子。印度為英語國家提供電話熱線服務,同時也成為編寫電腦軟件程式的重要基地;至於中國,則是有名的「世界工 廠」。

 

國際分工的結果是專門化。世界各地愈來愈趨向專責某一工業的某項產品的某個生產工序,令當地的工人也愈趨專門化。這個發展與「全球生產鏈」(或稱「全球商品鏈」)有關。例如個人電腦的國際分工,發展至1990年代,美國專門開發中央處理器和操作系統,台灣專門生產電腦屏幕,新加坡專門生產硬盤,南韓專門生產記憶體,中國則專責於最後的組裝(Kramer Dedrick1998)

 

雖 然國際分工本身主要涉及經濟層面,但其監控和協調的方式卻與全球化的其他環節密不可分,它的影響更涉及多項社會生活層面。例如,專責監控和協調國際分工的 企業,一般能夠從國際分工中取得較大的經濟回報份額。在個人電腦產業中,能取得較高利潤的,首推戴爾(由於掌控全球性的市務和品牌推廣)、英特爾和AMD(由 於掌握中央處理器的研究和發展)、微軟(由於掌控開發操作系統)。當然,不同地區都在個人電腦產業中各有所長,但論到自主性和市場力量,始終不及擁有整個 產業最核心業務的幾家龍頭企業。至於工人方面,他們的收入與工作環境,往往視乎他們所處地區從事的業務性質,如業務愈接近核心,則收入與工作環境一般都較 優勝。這種情況不僅適用於個人電腦業,也見於造鞋業,例如身處日本的Nike運動鞋設計者,他的待遇自然高於身處越南縫製運動鞋的工人。

 

國 際分工的發展,即是個別城市、地區以至國家的經濟活動專門化。一般而言,現今的城市、地區和國家在國際分工系統中,都有一個或數個相當清晰的角色。例如香 港就愈趨向於擔當金融服務提供地的角色,這也即是說香港難以再提供大量製造業職位。同理,當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即是說中國愈來愈多人會成為製造 業工人。

 

總括來說,國際分工的高速發展,成為推動全球化的其中一股主要力量。從國際分工中的權力分佈和利益分配,也可大致看出全球化對個別群體和地區的損益。

 

參考資料

Dicken, P.(2003). 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4th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reamer, K., & Dedrick, J.(1998). “Globalization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Implication of the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 for the US.”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Short, J. R.(2001). Global dimensions: Space, place and the contemporary world. London: Reaktion Books.





2.2 剝削與壓制

 

在 全球化的研究領域裡,「剝削」這觀念主要指在經濟交易中的利益分配不平等關係,普遍存在於資本家與工人之間,以及國家和區域之間。至於「壓制」這觀念,主 要指在政治關係中的權力不平等,普遍存在於國家和區域之間。不少批評全球化的人士,以及參與反全球化運動的人士,大都同意上述對這兩個觀念的解釋。

 

對 全球化影響的評估,大致可分為兩派的意見:一派的意見可以統稱為「新自由主義」或「自由市場」觀點,主張正面評價全球化的影響,認為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經 濟發展有幫助,也有利於國際之間的合作。可是,另一派的意見則以「激進」角度,或從「馬克思主義」為基礎來批判全球化,認為發達國家才是主要全球化的獲益 者,而發展中國家卻往往是受害者。這種較為「激進」的觀點,集中以「剝削」的觀念分析全球化。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經濟整合的機 會增多,為企業和資本家帶來很多商機,但卻對工人(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工人)的工資水平構成下調壓力(Oxfam 2002a)

 

在 勞工密集的製造業,包括製衣業,消費電子業,玩具業等,由於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高,根本無法與發展中國家正面競爭,導致這些行業的職位大量由發達國家轉移 到發展中國家。在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轉型中,具備較高教育程度和專業水平的工人較易受惠,但低教育、低技術工人就很難適應。後者的出路有限,多轉職到基層 服務業,如清潔和保安等。更甚的是,大量轉職工人出現,令多數的勞動密集行業的工資水平都有下調壓力。這類工人在市場的議價能力較低,就業也較缺乏保障(Oxfam2002a)

 

發展中國家工人的權益也是很受關注的議題。愈來愈多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到發展中國家,當中所引起的問題包括工資低、工作環境差和童工等。國際社會對這一系列問題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並致力尋求協助勞工的方案(Locke2002; Rodrik1997)

 

從 「激進」的角度出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交易中存在利益分配不平等,原因主要是後者對前者存在種種依賴,包括資本投資和技術轉移。從「自由市場」 的角度出發,這種利益分配不平均,是由於在市場上不同的議價能力所造成。換句話說,兩種觀點其實都同意發展中國家可以透過增加本土投資和發展本土的技術, 以提高在國際市場交易中的回報率。

 

此 外,在國際經濟中,國際的權力不平等也很明顯。很多多邊國際組織,它們的運作和決策往往都由發達國家主導。例如發達國家常常藉着較強的政治經濟實力,在國 際貿易談判時佔了上風;發展中國家往往受制於發達國家,只好接受較有利於發達國家的貿易談判結果。至於政治實力較弱,以及地理位置較偏遠的國家,更往往被 排拒於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之外。因此,全球化不一定有利於消除國際間的不平等(Oxfam2002a & 2002b)

 

貿 易談判是典型事例,充分說明政治勢力往往主導國際貿易協定。政治強國在過往的國際貿易談判中,往往佔有主導地位,令發展中國家如同被迫接受對本身較不利的 貿易協議。這種情況,也令不少批評者質疑「自由貿易」是否「公平貿易」。不少事例都說明,貿易自由化未必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她們往往有被迫開放本土市場的 感覺。事實上,在國際貿易中,貿易受限制最多的往往是發展中國家。競爭力較強的行業,包括製衣業和農業,偏偏在國際市場開放程度較慢,可見國際貿易協議對 政治力量較弱的國家往往較為不利(Oxfam2002a)

 

從 「自由市場」的角度出發,多贊成全方位全球化;不過從「激進」的角度出發,就往往參與反全球化運動。其中較温和的,包括提出「公平貿易」運動的非政府組 織,會嘗試糾正大企業與小生產者之間的不對等經濟交易條件;至於較抗爭性的,則會上街發出「反全球化」的聲音,提出保障人權、維護公義、保護環境、提倡民 主等訴求。

 

參考資料

Oxfam International2002a. Rigged rules and double standards: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Retrieved May 30, 2007, from http://www.maketradefair.com/en/index.php?file=03042002121618.htm&cat=2&subcat=6&select=1.

Oxfam International(2002b). The coffee report. Oxfam International. Retrieved 22 December,2006, from  http://www.maketradefair.com/en/index.php?file=16092002163229.htm&cat=3&subcat=4&select=1. 

(This report is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coffee bean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unequal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ists and workers and between countries or regions resulting in one party drawing disproportionate benefits from the relationship). 

Locke, R. M.(2002).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Nike”. MIT IPC Working Paper 02-008.

Rodrik, D.(1997). Has globalization gone too far?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3
全球生產鏈

 

全球生產鏈一詞,常用於描述當今全球化的一種普遍經濟組織模式。它的特徵是將生產過程由單一企業分拆出來,再經由不同國家的分判生產商負責生產,形成一張串連各地的生產網絡。這種現象又與全球生產網、全球商品鏈、全球價值鏈等概念互相參照 (Gereffi2005)。了解全球生產鏈,對了解全球化十分重要。

 

經濟全球化令全球生產鏈快速發展。其中兩項來自1970年以來的發展,成為全球生產鏈的基本因素:(1)航運和通訊技術的進步;(2)愈來愈多國家放寛對貿易和外來投資的限制。因此,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愈來愈傾向將生產外判至發展中國家,以減省勞工成本。

 

全球生產鏈的發展,令不少發展中國家得以展開工業化進程。Nike就是全球化生產鏈的重要例子。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Nike的生產工序主要分判給南韓。及至1990年代,愈來愈多的生產工序轉向中國、印尼及泰國 (Locke2002)。很多其他製造業,例如消費用的電子產品、紡織及製衣、玩具、以至個人電腦等,都有類似情況,結果令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先後躋身新興工業國家之列。當中第一波就有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香港、南韓、台灣、新加坡),較近期的就有菲律賓、泰國、印尼、越南、馬來西亞、中國等。

 

不 過,從全球化生產鏈的協調和控制上來看,它的分工模式其實對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較為有利。在全球生產鏈的其中幾個主要位置,發展中國家一般都是集中從事出 口加工和原設備生產。這兩個位置都只集中在整項分工程序中的生產部份,增值額較低,因此令企業的邊際利潤及工人的工資亦較低。只有較少數的原設備生產商, 能成功升級至原設計生產商,因為它要求廠商有產品設計的能力,這成為主要的入門障礙。至於自家品牌生產,基本上仍然是由發達國家的企業主導,因為他們一般 主導著市場和分銷管道 (Gereffi2005)

 

愈來愈多行業都以全球生產鏈的模式來組織,不過核心技術和非核心技術的分別仍然十分明顯。核心技術基本上仍然由西方企業掌握,發展中國家只能獲分判非核心技術,個人電腦產業就是明顯例子。不少台灣電腦企業都能在1990年代由原設備生產升級至原設計生產,但是他們基本上只能在底版和電腦屏幕等周邊設備上取得領導地位;而美國的電腦企業,仍主導著電腦作業系統設計和中央處理器這些核心技術(Kreamer & Jason1998)

 

全 球生產鏈也不是所有產業都會採用。勞動密集的產業較多以這形式發展,而較核心和具戰略意義的產業,包括航天、藥物、化工等,雖然也有慢慢向全球分散的趨 勢,但仍然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進行。總的來說,這說明經濟全球化其實不代表全球已經出現單一及平等的經濟系統。可是投入全球生產鏈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可算 是脫貧的有效方法。全球生產鏈的發展,令不少國家能透過工業化而發展本國經濟,其中東亞各國就是明顯例子(Dollar & Kray2002)

 

另一方面,參與全球生產鏈也不是沒有壞處的。由於它會令一處地區集中從事某一產業和某一活動,有可能令該地區(包括城市、省份、甚至國家)過份依賴於該產業。如果該地區無法在該項產業保持競爭力,則很可能被其他地區取代,隨之而來的往往是大量失業和經濟衰退。

 

如 果從環境和社會影響著眼,則全球生產鏈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之處就更多。一般來說,跨國企業都會看準發展中國家對各方面的規管較為寛鬆,因而將污染性較高和 對環境破壞較大的工種外判至發展中國家。在勞工權益方面,很多報告都指出發展中國家的工作環境差,並有童工和體罰等違反人權的個案(Locke2002)

 

事實上,全球生產鏈所帶來的問題,愈來愈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全球公民社會的興起,不斷追求各地勞工的應有權益,而國際社會也致力推動普世人權(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9)因此很多私人企業都意識到企業社會責任。總括而言,社會規管和政治干預,都可以改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參考資料

Dollar, D., & Kray, A.(2002). “Spreading the wealth” Foreign Affairs Jan/Feb issue, 120-133.

Gereffi, G.(2005). "The global economy : organization,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in Semlser, N., & Swedberg, R.(Eds.).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ramer, K., & Jason, D.(1998). “Globalisation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Implication of the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 for the US.” Center for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Locke, R. M.(2002). “The promise and perils of globalization: The case of Nike”. MIT IPC Working Paper 02-008.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1999).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9.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16 February, 2007, from http://hdr.undp.org/reports/global/1999/en/.





2.4 跨國企業

 

「跨 國企業」這詞彚,在全球化的學術研究當中,較常用概括的界定,而較少給予具體的定義。這種做法初看起來有點奇怪,因為跨國企業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然而 這理論層面的定義,可以讓研究者有更多空間展示跨國企業在當代全球化的情境當中的多重視點。基於這個出發點,跨國企業可以界定為「一家有境外投資的企業, 它所提供的貨品或服務,是生產於一個以上的國家」(Dunning1993)

 

要了解當今的全球化,就要了解跨國企業在世界經濟當中日益重要的地位。跨國企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益普遍。在戰後初期,跨國企業主要以美國為基地。由1970年代開始,歐洲和日本的企業漸漸增加對外投資。及至1980年代和1990年代,跨國企業的發展更見迅速,並以三大經濟區為主要根據地,即歐洲(以歐洲共同市場為基礎,其後發展為歐盟),亞太區(以大阪宣言為基礎,目標為在2010年於區內實行自由貿易及開放市場),北美(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自1990年代初起,愈來愈多國家放寬對海外直接投資的限制,令跨國企業的經營空間不斷擴大。至21世紀初,已經愈來愈少大型企業會局限於國境之內,也愈來愈少國家仍未接受跨國企業的投資(Giddens 2006)

 

跨 國企業可說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除了國際間放寬對貿易和投資的限制外,科技進步,例如通訊科技(包括人造衛星、電腦、互聯網)、運輸技術(包括航空和航海 的成本下降),也令跨國的業務經營變得相對容易。第一波的跨國企業,多發源自美、歐、日等先進國家。其後,則越來越多跨國企業發源自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包 括南韓的三星和LG,香港的和黃及匯豐銀行。此外,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工業國家,同樣發展出愈來愈多跨國企業。

 

1970年代起,跨國企業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尤其在管理和協調國際貿易、生產和投資方面(ILO 2006)。在2001年,有500多家跨國企業的各自年度營業額超過100億美元,而總數合共超過140,0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生產的貨品和服務總計價值的一半(Giddens2006)。差不多在每個主要行業,都可發現某些跨國企業達到全球經營的規模。例如:蜆殼(Shell)在石油工業具領導地位,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Nike控制運動鞋的市場和協調世界性的分判生產;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投資銀行,則透過由它們管理的大量資金和市場研究的領導地位,在國際金融市場具有重大影響力。

 

跨 國企業的影響不限於經濟層面,也涉及文化和政治方面。憑藉在市場交易數量及分發產品與服務的壓倒性優勢,跨國企業對消費市場有巨大影響力,尤以對各地的消 費者口味和喜好為甚。例如可口可樂和麥當勞,就令世界各地都相對地接受它們產品的標準化口味。此外,跨國媒體企業也漸漸透過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書本 等,對各國人民的喜好和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至於政治方面,跨國企業對各國政府的議價能力也相對提高,往往能要求較優惠的投資條件,甚至令政府改動法律和政策,芬蘭的諾基亞就是明顯的例子。該企業在1990年代取得成功,令它在本國經濟的地位也日益提高。至廿一世紀初,該企業的增長放緩,管理階層即公開表示不滿該國的高稅率,這令不少芬蘭人憂慮該國的公共政策可能因一小撮私人企業管理層的決策而改變(Steger2003)。事實上,跨國企業向國家或地方政府討價還價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迪士尼與香港政府談判是否興建主題公園,微軟向中國政府提出要求加強保護知識產權等。

 

由於跨國企業被視為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和受惠者,自然成為反全球化運動的針對目標。例如Nike曾被批評它的外判生產商不僅未能為工人提供良好工作環境,更要求高工時,低工資,甚至雇用童工(Boycott Nike Website2006)。此外,雀巢也被指透過它的巨大的市場力量來壓低採購小農戶咖啡豆的價格(Oxfam International2002)

 

另 一方面,跨國企業也可說代表優良的企業管理。若能吸引跨國企業到當地投資,一般都會在經濟發展方面受惠,更往往因此而獲得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學習機會。事實 上,不少國家在工業化的過程中,都曾受惠於跨國企業對本地經理和專業人員所提供的培訓,也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香港的經驗就是一個好例子。

 

總括來說,要了解全球化,必須深入了解跨國企業,而它影響也不限於經濟層面,更涉及文化和政治層面。

 

參考資料

BBC News(2005). “World Bank and IMF 'undemocratic’”. Retrieved March 15, 2007, from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4450749.stm.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2007). Homepage.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acdi-cida.gc.ca.

Dunning, J. (1993).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a global economy. Workingham: Addison-Wesley.

Giddens, A. (2006). “Globalization and the changing world” in Sociology 5th edition. Polity Press.

Held, D.(Ed.)(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Holmes, K. R.(2005). "Why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are import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Remarks to participants of the Senate Youth Program.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state.gov/p/io/rls/rm/43137.htm.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2006).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Globalization and workers’ right. Retrieved 14 February, 2007, from http://www.itcilo.org/english/actrav/telearn/global/ilo/multinat/multinat.htm

Messner, D., & Nuscheler, F.(2002). "World politics -- structure and trends" in Kennedy, P., Messner D., & Nuscheler, F.(Eds.). Global Trends and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Pluto Press.

Steger, M.(2003).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Nations(2007). Homepage.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un.org.

Waters, M.(2001). Globalization.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2.5 經濟一體化

 

經濟一體化,可以界定為全球各地的生產和市場都越愈來愈互相依賴的發展過程。而推動這項過程動力,主要是貨物和服務的國際貿易,以及資本和科技的流通(Held2000)

 

由於資金和科技於全球流通,令商品和服務貿易變得更加頻繁。全球市場漸漸跨越國界,將不同國家的經濟整合起來。其中大型的跨國企業、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區,可說是廿一世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指標(Ellwood2001)

 

1980年代起,國際貿易量大幅增長,這歸因於各個經濟大國的國內政策轉向。當中英國和美國都在1980年代初轉向自由經濟政策,令很多發展中國家都採納這種漸被公認為「正確」的經濟政策。其後,國際貨幣基金會和世界銀行,更採納這套自由市場經濟政策,並向世界各國推廣。自此,「自由貿易」漸漸被公認為最佳的經濟政策,也漸漸為各國政府所採納。事實上,由1947年至1990年代末期,世界貿易總值由570億美元激增至6萬億美元(Steger2003)

 

除了國際貿易的增長外,金融市場自由化也是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發展。其中較重要的發展,包括利率市場化、資本流通的限制減少、經營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自由化等。金融貿易全球化,增加金融投資的機會。全球一體化的金融投資市場,在1980年代已具雛型,因為歐洲、美洲、東亞、澳紐等地都先後開放本土金融市場。至1990年代,東南亞、印度,以至多個非洲國家都加入開放本土金融市場。至廿一世紀初,中國也因加入世貿而逐漸開放本土的金融市場(Steger2003)

 

跨國企業藉著操控及調節國際之間的分工,令它們也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主要推動者。由於眾多發展中國家都能提供廉價的勞工、土地和生產條件,令跨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經營空間得以擴大。跨國企業將工序分散,再分判到世界各地,正正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一大推動力(Dicken2003)。例如,Nike就以全球一體化為基礎而協調生產和銷售。事實上Nike基本上已沒有本土的生產基地,它的生產程序都已外判給亞洲各國的生產商。

 

當提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時,最常與它相關的國際經濟組織,分別是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會、世界銀行等,它們在世界經濟當中都擔當重要的協調角色。

  • 世界貿易組織推廣自由貿,它基本上以1986年至1994年的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為基礎(關貿總協定)。世貿於1995年正式成立,協調各國的貿易政策,涵蓋範圍不僅工業製品,還包括農產品和服務業。
  • 國際貨幣基金會和世界銀行都產生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所謂「布列敦森林制度[1]Bretton Woods system)。在冷戰時期,這兩個組織的主要角色在於向發展中國家貸款,以協助歐美等西方國家限制共產主義擴張。自1970年代起,特別在蘇聯解體後,這兩個組織更積極向世界各國推廣自由主義市場政策。

 

一般來說,支持經濟一體化的論者都指出它有助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而質疑經濟一體化的論者,則會指出它對國家的自主性和金融系統的穩定性構成威脅。

 

然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在不同國家當中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外交關係較友好,以及文化較相近的國家,彼此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會較為容易。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包括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而歐盟則只是包括部份歐洲國家。

 

參考資料

Dicken, P.(2003). Global shift: Re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map in the 21st Century. 4th Edition.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Ellwood, W.(2001). The no-nonsense guide to globalization. London: Verso.

(This book provides a brief study about how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related to trad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Held, D. (Ed.)(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teger, M.(2003).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iglitz, J. E.(2002).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New York: W.W. Norton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2003). The WTO in Brief. Geneva: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Retrieved 30 May, 2007, from http://www.wto.org/english/thewto_e/whatis_e/inbrief_e/inbr00_e.htm.





3. 政治面向

 

3.1 全球管治

 

全球管治是指藉著不同層次的政治互動過程,旨在解決好像國際衝突、環境問題、人權、疾病等全球問題。在全球管治的發展過程當中,參與者除了各國政府外,也包括國際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跨國企業等,都積極參與建構全球管治,以維持世界秩序。

 

傳統上各國政府是主要的合法政治權力。 不過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民族國家在國際事務的重要性相應下降,從而引伸出利用「全球管治」這個概念來監管國際事務。「全球管治」是政府與非政府(包括民間 非政府組織和牟利的跨國企業)之間、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合作協調方式,而非由上而下的治理控制。此外,當需要達至國際合作的安排時,全球管治架構可按照正式規則以及全球憲章,或是共同宣言(例如世界人權宣言),又或是共同價值(例如環境保護)來行事。一個全球管治架構,可以理解為不同層次的政治參與者,在彼此取得共識之後而建構出來的規管結構。因此,全球管治架構的認受性,常常源於民間的認同和廣泛的共識。

 

在建立全球管治架構的過程中,有三類主要參與者:跨國企業、國際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

 

生產及消費趨向全球化,令經濟制度朝向一體化發展。當資本、人才與技術的流動愈趨自由及方便,發展中國家於是更傾向採納西方的法規和制度以吸引外來投資,特別是跨國企業的投資,這種情況令跨國企業對全球事務的影響力不斷增加(詳情可參考「跨國企業」概念文章)。

 

國際政府組織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國際政府組織由1909年的37個,激增至1999年接近300個。 他們所處理的全球管治議題,包括:國際貿易、交通、公共衞生、環境等,並往往主導國際公共政策的方向。例如:世界貿易組織就基於自由市場的理念,要求各成 員國採納開放市場的貿易政策。世界衛生組織則為全球訂定公共衞生標準,並敦促各國遵從;與此同時,它更是全球傳染病的主要監察者,當「非典型肺炎」(SARS)於2003年發生時,世衛就擔當協調各國的角色,防止該病症擴散。其他較重要的國際政府組織,則為地區性的組織,例如歐盟,東盟等。它們都會透過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及經濟方面的合作,以增加整個區域在全球事務上的發言權。

 

至 於非政府組織,主要是指非牟利的志願團體。這類團體多數活躍於人權、環保、公共衛生等領域。這些議題多是跨國界的,也是跨種族的,也因此為各國政府所重 視,也成為公共政策的主要推動力量。除了連繫各國的民間組織外,有些非政府組織本身就是跨國組織,例如:樂施會、綠色和平、紅十字會、救世軍等。

 

學 術界就非政府組織在全球管治方面的評價,大致分為正反兩面。持正面評價的學者,認為各國透過參與全球管治架構,可以互相協調和幫助,包括種種外交援助、貸 款、貿易等,有助發展中國家進入現代化行列。至於跨國企業,也有助發展中國家提升科技水平,並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助發展中國家朝著文明、民主、繁榮和和平 的方向發展。例如東亞地區在 1970年代至 1990年代間的經濟發展, 經常被指是與跨國企業加強於該地區的投資有關。至於非政府組織,則有助於維持國際間的公義,也平衡了純為牟利的跨國企業所帶來的不平等。樂施會、綠色和平等非政府組織的工作,都是為人熟悉的例子。故從正面的角度而論,全球管治會令世界更平等、更富強。

 

然 而從批評者的角度而論,全球管治是弊多於利。其中一個主要的批評,是認為由全球管治所引伸出來的普世原則,並非得到所有國家認同,也不是對所有國家都有 利。例如,世界貿易組織就常常被批評者指為偏幫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不利。此外,國際組織的權力界限也常被質疑。例如,當「非典型肺炎」爆發時,世衛對 中國提出多項批評,包括中央和地方之間的資訊流通、疾病通報機制,對傳媒的控制等,其實已超出公共衛生政策的範圍。而更根本的問題,就是究竟所謂「普世價 值和原則」,是否可以超越文化差異而適用於各同國的特殊情況。現時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其實是在於不同的國際組織,它們所持的價值往往彼此衝突。例如世界銀 行和世界貿易組織主張自由市場,而聯合國以至於眾多非政府組織,都主張以人道主義的立場而限制自由市場過度擴張,避免困情況漫延。

 

參考資料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3). Support Program on Integrated Humanities (S4-5) Module of Globalization. Retrieved 31 May, 2007, from http://globalization.hk.st/

Held, D.(2004). Global covenant: The social democratic alternative to the Washington Consensus. Cambridge: Polit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ibrary(2005).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Retrieved 31 May, 2007, from http://www.library.northwestern.edu/govinfo/resource/internat/igo.html.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1995). Our global neighborhood: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 Retrieved 31 May, 2007, from http://www.sovereignty.net/p/gov/ogn-front.html.





3.2 民族國家與主權

 

全球化常常被指會嚴重威脅民族國家的主權,所持的理由是個別國家愈來愈需要遵守國際規章,令個別國家的獨立權力受外界影響。這種說法未免過份簡化,全球化並不一定削弱國家的主權,而是將國家的權力轉化;而全球化的發展,也往往是各國權力協調的結果(Biwas2002; Short2001)

 

民族國家概念,由以下五大元素組成(Held2000)

  • 領土權:國家對疆界有清晰的界定。
  • 主權:該國的政府是國民的最高權力中心
  • 自主:每個國家都可自由規管國內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活動
  • 單一性:國家是境內資源分配和使用的最基本的單位。
  • 自足:每個國家都可以自足。這是指國家要能夠有效協調和分配國境內的資源,以滿足國民的需要。

 

翻看任何一幅現今世界地圖,都會看到世界已劃分為190多個有明顯疆界的國家,這表明國家已成為政治生活的最核心組織(Held2000)。參閱聯合國憲章(1945年), 其中第二條第一項指出:「本組織係建基於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第二條第四項指出:「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係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 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第二條第七項指出:「本憲章不得認為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 件」。由上述條文可見,主權獨立的原則表明國家有絕對權力管理國家內部事務,所以干預別國內政是不恰當的(Waters2001)

 

無 論如何,全球化加速了國際間的溝通、運輸、貿易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同時令秉持不同文化、價值觀和信仰的國家,彼此的接觸更加頻繁和廣泛。一 個國家根本無法孤立於國際關係之外,因此政府之間的合作已經不可或缺;而事實上,國際多邊條約亦已在某種程度削弱個別國家的主權獨立原則。按照這種發展方 向,說明全球議題必須要放進本國的政治討論當中,令國家政策面向地球和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以下是明顯的例子(Waters2001)

  • 人權已成為普世規範:1948年首次簽署的國際人權宣言,只是一份無實質約束力的文件;然而現時愈來愈多國家受到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裁判所影響而修改本國法例,以符合國際人權宣言的要求。
  • 專門為環境保育而訂立的國際規章愈來愈多,包括沙漠化、瀕危物種、環境改善、海洋污染、核廢料排放、物種多元化、氣候暖化、有害廢料、海洋公約、海洋生物保護等。

 

 

以 上例子導致傳統上被視為的「內政」的部份,包括稅收、財政政策、社會福利,甚至勞工法例,都愈來愈受國際標準或潮流趨勢所影響,因而出現所謂「無力的國 家」這項議題(詳情可參閱「無力的國家」概念文章)。事實上,區域性(例如歐盟)和全球性(例如國際貨幣基金會)的組織,都對個別國家的政策產生愈來愈大 的影響力。

 

然 而若說國家主權遭到削弱,亦未免言過其實。國家機關畢竟還是對境內的活動具有最終的管轄權。而事實上國際規章之能有效執行,也必須得到成員國正式簽署。各 國政府也有很大彈性,常常可以因應國情來修改本土法例,以落實這些國際規章。當世界需要有更多國際合作和多邊規章時,也代表國家依然是國際政治的主要單 位。各國共同商議而成的國際法律規範,它的最終解釋權也在各國手上(Messner & Nuscheler2002)。就算當國際社會介入一國的內政,也往往是基於該國政府無法有效行使她的主權;而且在介入一國內政後,首要行動往往是重新建立一個本土政府,讓她再次行使主權。

 

總 括來說,全球化令國家將部份主權交托給國際社會,但也在這個過程中令國家成為這個世界政治的環球網絡當中的主要行動單位。事實上,所謂世界領袖,在參與討 論國際事務時,往往都是以某國代表的身份參與國際會議。因此,國家並沒有喪失獨立主權,而是運用她的主權去調控全球化的發展,使其符合國家的利益(Short2001)

 

參考資料

Biwas, S.(2002). "Wither the nation-state? National and state identity in the face of fragmentation and globalisation." Global Society, Vol. 16, No. 2, 175-198.

Held, D.(Ed)(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Messner, D., & Nuscheler, F.(2002). "World politics -- structure and trends" in Kennedy, P., Messner, D., & Nuscheler, F.(Eds.). Global Trends and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Pluto Press.

Short, J. R.(2001). Global dimensions. London: Reaktion Books.

United Nations(1945).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un.org/aboutun/charter

Waters, M.(2001). Globalization.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3.3 多邊組織

 

多邊組織之稱為「多邊」,是指由多個國家共同參與的組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多邊組織在處理世界事務上的重要性也在增加。由於愈來愈多的活動都不再局限於單一國家的境內,透過成立多邊組織以協調國際合作,因而變成重要的發展趨勢。

 

多邊組織一般是國際政府組織,它的特點是具有正式的法定地位,有別於非經常性的國際合作(Held,2000)。聯合國在第二次大戰結束後成立,它轄下的多邊組織數目愈來愈多,範圍愈來愈廣,影響力也愈來愈大。這是因為很多國際問題的複雜性已非單一國家所能解決。多邊組織的成立,也是建基於各國都認同彼此之間有共同利益和目標,並願意商議和遵守一系列具約束性的條款(Messner & Nuscheler,2002)

 

大部份國際政府組織,都具有明確要處理的國際事務範圍(Waters,2001)。例如:國際民航組織,專責處理航空事務。不過,也有部份國際政府組織具有較寛廣的負責範圍,例如聯合國,國際經合組織等。很多國際政府組織都是環球性的,成員基本上包括所有國家。這些組織,很多都是隸屬於聯合國系統 (United Nations2007)。其中較著名的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國際標準組織、國際電訊聯盟、國際郵務聯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

 

除了這些具有專門範圍的環球性組織外,自1980年代起,區域性的多邊組織數目也明顯增加。較重要的例子,包括:加勒比成員國、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亞太經合組織、東盟等。這些區域性多邊組織,一般都是較寛鬆的國際聯盟,目的是促進成員國之間的合作(Held2000)

 

多邊國家的重要性增加,與多邊主義漸漸在國際事務中成為主流有關(Messner & Nuscheler2002) 。 所謂多邊主義,是指相關國家透過協商手段,以認同共同利益為基礎,並以建立共識為目標去解決國際問題。與單邊主義(個別國家以單方面行動爭取本國利益)和 雙邊主義(由兩個國家互相協商和談判解決雙方紛爭)不同。多邊主義的興起是與全球化有關。因為愈來愈多的世界事務都是全球性的,例如傳染病、金融危機、氣 候轉變、毒品等。這些問題並非個別國家能獨自解決,而它的影響也涉及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與民生。故此要解決這些問題,也需要各國共同合作與承擔。

 

多 邊組織漸漸主導國際事務,也引起頗多爭議,特別是有關國家主權獨立是否受到威脅這問題。這項議題對政治實力和經濟發展較弱的國家尤其尖銳,因為多邊組織的 決定,往往變相成為強國加諸弱國身上的規範。由於部分國際經濟組織的組成和決議程序有不民主之嫌,其中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就被批評者指它們在決議 過程當中,中等及低收入國家的發言權相當有限(BBC News2005)

 

多邊組織的興起,也與國際社會出現不少多邊組織專注於國際規範,人類發展以至人權等議題有關(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2007)。這些組織多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和當地社會團體有較緊密的聯繫,例如:世界糧食計劃署專責為受戰禍和天災的地方提供糧食協助,更被廣泛稱許為聯合國轄下其中一個表現甚佳的組織(Holmes 2005)

 

全 球化的問題令國際合作更有迫切性,也令多邊組織的重要性增加。即使強如美國,都不能單獨解決眾多世界事務。不過,多邊組織的出現,卻不代表傳統上的國際外 交原則失效,畢竟國際事務還是離不開國際間國力上的比拼和抗衡。美國就常被批評倚仗國力強大以推行單邊主義,在國際事務上獨斷獨行。例如美國在喬治布殊擔 任總統期間,就多次不顧國際壓力,拒絕加入如《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刑事法庭等國際多邊協定。

 

其 實,多邊組織的實際運作還是跟傳統的國際外交政治相近,世界貿易組織就是當中的例子。雖然世貿聲明採用一國一票的決議守則,但「多哈回合」談判遲遲未能完 成,正好表明多邊組織只是提供新的國際政治舞台,讓以往的國際外交把戲重複上演。國際組織縱使有新的架構,但各國還是在當中各自爭取本身的國家利益。因 此,在研究多邊組織的發展時,不應單純地以為協商合作已成為國際事務的主導原則。

 

參考資料

BBC News(2005). “World Bank and IMF 'undemocratic’”. Retrieved 15 March, 2007, from http://news.bbc.co.uk/2/hi/business/4450749.stm.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2007). Homepage.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acdi-cida.gc.ca.

Held, D.(Ed)(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and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Holmes, K. R.(2005). "Why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are important to the United States." Remarks to participants of the Senate Youth Program.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state.ogv/p/io/rls/rm/43137.htm.

Messner, D., & Nuscheler, F.(2002). "World politics -- structure and trends" in Kennedy, P., Messner, D., & Nuscheler, F.(Eds.). Global trends and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Pluto Press.

United Nations(2007). Homepage. Retrieved 6 March, 2007, from http://www.un.org.

Waters, M.(2001). Globalization. 2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3.4 無力的國家

 

「無力的國家」這概念,主要源自一項有關全球化的討論,即所謂「國家的終結」的討論。這項討論的核心,在於檢視自1970年代以來,全球化快速發展下,國家對管治個人的力量是否正在削弱。經過多年的討論,所達到的共識是認為國家的某些能力可能被全球化的進程所削弱,但國家同樣在這項進程當中得到很多新的施政空間。

 

從全球化令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角度出發,全球化常被認為會削弱民族國家的發展。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的理論就很能反映這種觀點 (Ohmae19951999)他 的主要論點,是指出全球化令個別國家必須受國外的經濟發展所影響。由於資訊科技進步,令資訊、資金,以至企業都可以跨越國界;而消費者的消費選擇,也漸漸 主導市場的資源流向。因此,民族國家對國內的管治能力相應下降,而其他非國家的行動者的能力則相應提升,特別是在建立和協調以區域為單位的經濟網絡。例 如: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及印尼的經濟聯繫,以及香港與華南地區的經濟連繫,就不是個別政府所能夠全面控制。簡單來說,全球化削弱個別主權國政府的管治權力, 同時將這些權力轉移至市場的參與者。

 

可是,大部分的學者都不認同「國家的終結」或「無力的國家」等較極端的結論,反而將全球化視為對國家的制衡力量,令國家的權力相對削弱。學者David Held的理論就很能代表這個立場,他的論點大致如下:

  • 經濟活動和文化活動的國際交流增加,削弱國家調控國內的經濟和文化領域的能力;
  • 很多傳統上一直是國家專門負責的政策範疇,包括國際通訊、經濟調控等,都已改變由國際社會或國際組織擔當。
  • 個別國家漸漸將更多的權力轉移至國際合作組織架構,例如政治聯盟(如歐盟,東盟等)、多邊國際條約(例如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北大西洋公約、石油出口國組織等)、國際官方機構(聯合國、世貿,國際貨幣基金會)。(Held1991)

 

總括來說,下述兩項主要的全球化發展趨勢都削弱了主權國家的能力:(1)環球經濟政策規範的出現,例如審慎處理國家財政、國家經常賬目須以保持平衡為目標。(2)國際組織的興起,減弱個別國家在經濟政策等多項領域的政策自主性。

 

然而也有學者指出全球化並未全面削弱國家管理本國經濟的能力。學者Weiss就指出全球經濟中有很多空間可供國家介入(Weiss2003)。首先,疆界的重要性依然存在,特別是在社會福利和財富累積方面。例如:在1990年代全球化盛行期間,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成員國的總體福利開支根本沒有明顯減少。再者,全球化在經濟領域可能令國家受相當制約,但在政治領域卻令國家有更多施政空間。這正正是因為全球化令整個國 家面對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使到要求政府提供出路的壓力有增無減。例如:經濟對外開放和資金流通,常常為社會帶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現象,這就為政府提供更 強的政治理據,可以更主動地支援本土經濟,包括提供更廣泛的社會保障和支援本土的夕陽行業。此外,再加上國際競爭的加劇,也令政府需要加強投資於本土基 建、教育與人力培訓、科技創新等多項領域。因此,全球化不但未必可以令政府減稅,反而為政府提供加稅的理據,令商界支持政府提供多項公共投資和服務。換句 話說,全球化雖令政府在某些範疇的權力削弱,但也令政府在其他範疇的施政空間增加。

 

總 括來說,全球化這概念指出地域界限的重要性下降。驟眼看來令人覺得在個人和企業方面都不受地域限制,國界的重要性也會下降;可是,在很多層面的政策上,國 家仍然是主權獨立的象徵,作為對領土和國內人口的最高政治權力而繼續存在。而對個人來說,他所屬的國家仍然是最高的政治權力。這即是說,「無力的國家」這 個說法是過份簡化了全球化對政治的影響。

 

參考資料

Held, D.(1991). “Democracy and the global system.”  In Held, D.(Ed.). Political theory toda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Ohmae, K.(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New York: Free Press.

Ohmae, K (1999). The borderless world.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Weiss, L.(2003). “Introduction: Bringing domestic institutions back in.” In Weiss, L.(Ed.). 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5 明衝突論

 

文明衝突論是對日益加劇的全球化在國際政治間帶來衝突的悲觀看法。

 

文明衝突論由美國社會學家亨廷頓提出 (Huntington1996)。 他認為冷戰結束並未消除國際衝突,只是用另一種形式的國際衝突來取代。這種衝突的起因,並非意識形態分歧或經濟利益的紛爭,而是由文化差異所引起。國家仍 然是國際事務的主要參與單位,而國際之間的衝突,將主要在不同文化陣營的國家當中發生,文明衝突將會成為全球政治的核心。

 

要 理解亨廷頓的看法,先要了解他對「文明」這概念的界定。他將文明界定為「文化實體」,它包涵價值觀、道德規範、社會制度以至思考模式。根據他的理論,宗教 是劃分文明陣營的最重要元素。就算種族相同,但宗教信仰不同,也足以構成各群體之間的衝突。總括來說,文明並不等同於種族;相反,價值觀、道德規範、社會 制度與社會結構,才是構成人類的衝突和分歧的主因,而非如種族之間的生理分別。

 

亨廷頓將當今世界歸類為八大文明陣營:中華、日本、印度、伊斯蘭、東正教、西方、拉丁美洲和非洲。這八大文明陣營存在已久,但卻在全球化加劇以後才對世界構成重大威脅。亨廷頓認為這是因為全球化令各文明陣營之間的衝突加劇。

 

冷 戰結束,意味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之爭淡出。全球化加速,既令各文明陣營的接觸增加,也令到磨擦增加。經濟增長和宗教復興,都會凝聚自身文明 陣營之內的身份認同,並且突顯與其他文明陣營之間的差異,因此文明陣營之間的衝突,遂成為國際衝突的主因。由於各文明陣營之間的世界觀互相分歧,要尋求共 識和共融的方案十分困難。換句話說,一般的利益衝突還可以透過談判解決,可是文明衝突所牽涉的價值分歧,卻是人類社會間的基本分歧,往往是不容妥協的。

 

亨廷頓的觀點,逐漸成為其中一項對世界政治發展的主要觀點。在這全球新秩序內,文化認同成為劃分國家之間互相合作或彼此抗爭的重要因素。當中伊斯蘭文化的復興,往往被視為對西方構成威脅,因為西方基督教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分歧由來已久。

 

亨廷頓的理論,為分析冷戰後的國際關係提供了重要的視點,特別是在美國911事件後,他的理論更被廣泛討論。911事 件常被指是由伊斯蘭文明和西方文明衝突所引起。近期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將中國標籤為非民主政體,並指她會對周邊國家甚至世界和平構成威脅。然而將國際衝 突簡化為文明衝突,亦不無可議之處。雖然文化差異可以用於解釋國際衝突,但其他因素往往更加重要。在相同的文明陣營,不同國家也未必能經常達成共識,例如2003年美國主張出兵伊拉克,即使在文明相同的西方陣營,也引來多個國家反對。

 

總 括來說,雖然文明衝突可能引起國家衝突,卻並非必然,全球化也不一定導致文明衝突加劇。將西方當成是對其他文明的一種威脅和挑戰,未免是片面看法。事實上 文明互補和民族融和也極有可能,例如外來移民就往往能同化於新的社會文化之中。人類根本有能力重新學習和適應新的文化習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可以互相補 足,互相合作。換句話說,文明差異不一定導致衝突,民族之間和文明陣營之間的和平合作,亦是可以期待出現的美好結果。

 

參考資料

Hoffman, S.(2002). “Clash of globa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Jul/Aug.

Huntington, P. S.(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 Simon & Schuster

王輯思主編(1995)《文明與國際政治:中國學者評亨廷頓的文明衝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哈拉爾德.米勒(Müller, H.)著,酈紅、那濱譯(2002)《文明的共存----對塞繆爾.亨廷頓“文明衝突論”的批判》,北京:新華出版社。

 


 

4. 文化面向

 

4.1 文化帝國主義

 

文化帝國主義是一項文化全球化理論,主要是將文化全球化理解為西方文化向世界各地擴張。它的主要論點,是指跨國企業透過將西方文化商品化,向世界各地推廣。換句話說,這項發展趨勢有利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其品味、喜好、價值觀以至信仰等輸往世界各地 (Tomlinson1991)

 

文化帝國主義是建立已久的理論,用以解釋文化全球化(Held2000)。它的主要分析切入點,在於將文化全球化扣連於西方國家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權力不平等,由於西方國家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文化產品的生產與分銷,所以能影響其他國家的思想和信仰。根據這項觀點,文化全球化其實是由西方流向各國,西方文化對其他弱勢文化將會構成威脅。

 

全球媒體工業有以下五項互相關聯的最新發展,建立了一套新的全球媒體架構,也令文化帝國主義的觀點更具說服力(Held et al.1999)

 

  1. 集中化:全球媒體愈來愈為少數大企業所掌握,小規模獨立媒體的經營空間漸漸收窄,甚至要面對大企業併購的威脅。梅鐸的新聞集團就是明顯例子。
  2. 私有化:媒體和電訊企業一直以來都是公營或半公營。過去二三十年,媒體經營愈趨自由化和市場化,各以私人企業的商業模式營辦。例如從1975年至1995年間,德國和法國的公共電視台的收視率,分別由 100%下跌至39% 41%
  3. 跨國企業化:媒體愈來愈趨向跨國經營,同時各國政府對媒體企業的監控也傾向放寬,這造就了跨國併購和跨國經營的媒體企業。由澳洲起家的梅鐸的新聞集團,就是典型例子。
  4. 多元化:媒體企業愈趨向多元化和細分化。AOL華納就是多元化的例子,它的業務包括音樂、新聞、電視、雜誌等。
  5. 併購化:媒體企業愈來愈傾向透過併購以壯大和整合業務範圍。電訊商、電腦軟件和硬件供應商,以及媒體內容供應商,愈來愈傾向互相整合,以跨界別的模式經營。SONY就是典型例子。

 

除了西方主導的媒體產業外,文化商業化也是文化帝國主義的主要論點。文化活動的商業化趨勢十分明顯,例如體育、音樂、戲劇等,再加上西方節日及與此相關的文化意涵所引發的消費潮,令世界各地的品味與思想更朝向美國傾斜,出現眾多全球文化標記,好像可口可樂、麥當奴、Levis、迪士尼、MTV荷李活(Barber1995)。此外,英語也漸漸成為公認的全球語言(Crystal1997)。在大部分科學領域,英語是主流的發表語言,而在大部分國際組織,英語也是主要用語。

 

根據文化帝國主義,全球文化發展並非融合各地文化,而是由西方文化影響和改變各地方文化,並因此而降低全球文化的多元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注這種發展趨勢,呼籲各國探取相應措施,改變現有的世界媒體和資訊業架構,以增加世界的文化多元性(McBride1980)

 

然 而文化帝國主義的觀點,未免過份強調西方的主導性,它的立場也嫌過份重視文化全球化的企業層面,而忽略文化生活作為個人經驗的層面。儘管媒體企業的市場力 量很大,可是世界各地的本土社群,都可以將外來文化產品注入本土傳統價值和本地文化意涵。此外,各國的本土政策和本土媒體,也足以抗衡跨國媒體的影響。事 實上,跨國媒體企業為了融入各地本土市場,也傾向以本土化策略經營,例如將播放內容本土化。此外,各地本土媒體也可以利用朝向全球化的策略來抗衡跨國媒體(Short2001),例如中東的半島電視台原本是用阿拉伯語播放200611月亦增設英語頻道

 

文 化帝國主義的說法由來已久,荷李活電影、日劇、韓劇等都常被視作外國文化侵略中國的例子。不過文化全球化並不能簡單解讀為文化侵略,各國的本土文化,愈來 愈能夠透過全球資訊網絡向世界各地傳播。在互聯網,英語固然是主要語言,但同樣有不少中文網站和網誌(部落格),將各地華人在網上世界聯繫起來。由此看 來,文化帝國主義未免誇大西方在文化全球化當中的主導位置。

 

參考資料

Barber, B. R.(1995). Jihad vs. McWorld: How globalism and tribalism are reshaping the world. New York: Times Books.

Crystal, D.(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ld, D.(Ed.)(2000). A globalizing world? Culture, economics,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Held, D., McGrew, A., Glodblatt, D., & Perraton, J.(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cBride, S.(1980). Many voices, one world. Paris: UNESCO.

Short, J. R.(2001). Global dimensions. London: Reaktion Books.

Tomlinson, J.(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4.2 全球文化與本土文化

 

分 析文化這概念,它是指意義的建立、整合和發佈﹙包括品味、喜好、價值、信念等﹚。要了解文化全球化,就要了解由一處本土社會所建立、整合和發佈的意義如何 傳播到世界各地。當全世界都分享了一些共同意義,就可以說是出現全球文化。在日常生活,語言、音樂、影像等,都是意義表達的主要形式,對文化領域尤其重 要。

 

意 義的傳遞,一般是由掌握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的團體和國家所主導。然而文化產品﹙包括電視節目、體育節目、廣告、電視等﹚雖然都是主要源自西方國家,但當它 傳播到世界各地,卻不代表各地的本土社群是被動地接受產品當中的西方意義。換句話說,西方國家掌握了文化傳播的渠道,但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關係卻是雙向 流動的(Short 2001)

 

愈來愈多文化研究者指出,本土社群通常會將新的文化意義賦予外來文化產品,這表示本土社群並非被動地接受外來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影響。除了反抗之外,吸納是另外一種主要方法。一般而言,外來產品和意念都會被納入本土的文化架構內重新詮釋(Wassestrom2003)。因此,不同地方的人,其實會將相同的西方文化產品轉化成不同的本土文化,並將之融入固有的文化生活。例如中國傳統文化就吸納了由印度傳入的佛教,並將之轉化和發展成不同的佛教宗派,例如禪宗。

 

事實上很多跨國企業之所以能開拓國際市場,都是因為能夠適應各地本土文化。例如MTV要在東南亞取得成功,有賴於將節目內容調校至符合當地民眾的口味(Santana2003)。就算是麥當勞這種全球大企業,都要適應各地消費者的口味(Zwingle1999)。例如他們在土耳其供應ayran﹙一種乳酪飲品﹚,在挪威供應Mclaks﹙一種燒三文魚三文治﹚,在日本供應teriyaki漢堡。至於在印度新德里,由於印度教徒戒食牛肉,而穆斯林則戒食豬肉,麥當勞於是供應用羊肉造的漢堡包,命名為Maharaja Macs;又為眾多素食的印度教徒,提供一種名為McAloo Trkki素食。

 

對文化全球化持正面立場的研究者,都指出本土文化與全球文化的互動,可以增加文化創意和文化多元性(Cowen2002)。 這項論點主要指出全球市場的出現,為多元的文化產品提供一個有利環境,令到眾多小眾文化得以傳播到世界各地。從社會層面而言,它提供給個人作選擇的文化內 容將會明顯增多,從而令個人的選擇範圍不會局限於本地文化。而且全球文化市場,也同時為各種各樣的文化產業提供更廣闊的觀眾層面。當世界各地的小眾聯合起 來後,足以令各種的小眾文化,包括從非洲的Raggie音樂,以至第三世界作家的後殖民小說,都有發展的空間。

 

在全球文化興起的同時,另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各國本土文化的再生。文化再生的出現,一般是鑒於文化全球化對本土價值觀和傳統文化構成威脅,令各地社群更積極捍衛本土文化。較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印度、中國及西亞,分別再次興起印度教、儒家思想和穆斯林原教旨主義。

 

若能跳出本土文化和全球文化二元對立的框框來看文化全球化,將會發現文化交流常常可帶領人類進步。例如在1850年,世界上先有部分國家取消奴隸制度,之後才將這種新的價值觀傳到世界各地,這說明文化傳播導致文明演進。

 

此 外,很多西方思想都指導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例如民族主義、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包括自由、法治、民主、人權等)都是源自歐洲,繼而漸漸被世界各地採納。而 較近期的例子,如兩性平等和環保等,都令世界各地推行相應的改革。故從歷史可見,文化交流常常令世界邁向更文明,更人性化的社會安排。

 

參考資料

泰勒.考恩著、王志毅譯(2007)《創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

Cowen, T.(2002). Creative destruction: How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s cultur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antana, K.(2003). “MTV goes to Asia”. Yale Global Online, August 12 Issue. Retrieved 30 May, 2007, from 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2211.

Short, J. R.(2001). Global dimensions. London: Reaktion Books.

Wasserstrom, J. N.(2003). “A Mickey Mouse approach to globalization” Yale Global Online, June 16 Issue. Retrieved 30 May, 2007, from http://yaleglobal.yale.edu/article.print?id=1869

Zwingle, E.(1999). “A world together”. National Geographic August Issue. Retrieved 30 May, 2007, from http://magma.nationalgeographic.com/2000/culture/global/frame1.html





4.3 文化同質化

 

文化同質化這概念,主要針對文化全球化的其中一個重要影響,就是各地的本土文化都會趨向成為單一的全球文化,結果令不同民族和社會的生活模式、價值觀和信仰都變得愈來愈相似。

 

文 化同質化的主要論點,指出西方跨國企業,掌控了生產和發行文化產品,包括印刷品、音樂、電視節目、視覺藝術、電影、攝影、電台、時裝等。這種市場力量,也 藉著資訊科技和傳播技術的進步,帶領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導致西方國家和企業主導了文化全球化。因此文化全球化被看成是由西方文化工業所主導,以紐約、荷李 活、倫敦、米蘭等城市為基地,向全球各地傳播這種普及的商品文化。

 

從 文化多元性的立場出發,上述文化全球化的進程往往被負面的理解為「西化」,甚至是「美國化」,認為世界各地方被迫接受西方價值觀和文化商品。例如「麥當勞 化」一詞,就被用作形容「快餐文化」向世界不同地方及不同行業擴張,令講求效率、標準、操控等原則,愈來愈成為主導各地文化的指標(Steger2003)

 

批 評文化同質化的觀點,在於指出世界的文化多元性正受到跨國企業的威脅。批評者責難跨國企業為了擴大市場,於是採取相同的宣傳廣告,推廣相同的產品,致力於 在世界各地創造單一標準及單一口味,結果令本土的小企業被淘汰。這種發展令部份批評者認為本土的文化和固有價值觀也將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將是商品化和消 費主義,代表西方的生活模式向世界各地擴張,也令世界各地的人都被吸納到西方文化產業的單一市場之內。根據批評者的觀點,文化全球化所帶來的所謂全球文 化,只是傳播消費主義,鼓吹以消費為核心,從而建立一套與消費相配合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傾向追求消費為時尚,即所謂「McWorld」的社會形態(Barber1995)

 

文 化同質化的發展,也往往被認為是削弱各地的本土文化產業。這種觀點可大致歸納如下:世界各地將變得愈來愈接近,因為大家都觀看相同的電視節目及荷李活電 影,並且吃著相同的快餐。由於跨國企業主導了世界市場的文化潮流,令不少批評者擔憂本土文化將會愈趨低迷。荷李活電影攻佔世界各地,令很多地方的本土電影 產業走向低潮,就是常被引用的例子

 

從 上述觀點看文化同質化,往往對文化全球化的發展持較為負面的看法。因為這個觀點強調西方跨國企業在文化全球化當中的主導地位,並認為文化全球化是朝著文化 產品商品化及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可是,同質化這趨勢,其實對不同社會的影響程度不一。因為不同地方在吸收和引入外來文化時,常常會有不同的程度轉化。近年 有學者提出所謂「創造性破壞」的概念 (Cowen2002或泰勒.考恩,2007), 以形容在文化全球化的過程當中,不同的本土文化將能吸收和引入更多不同的外來文化。這項過程雖然有可能破壞原來的本土文化,但也可能會創造更多樣化、更豐 富的新本土文化。由此觀之,全球化所帶來的文化交流,並不一定是由西方文化單向影響其他地方的文化同質化過程,而是不同地方互相影響、吸收、滲透的文化創 新發展。

 

總括來說,文化同質化這概念,雖可帶出文化全球化的其中一項重要特徵,但卻未能全面描述文化全球化的複雜圖像。

 

參考資料

泰勒.考恩著、王志毅譯(2007)《創造性破壞──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上海:人民出版社。

Cowen, T.(2002). Creative destruction : How globaliz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s cultures.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rber, B. R.(1995). Jihad vs. McWorld. New York : Times Books. 

(A shorter introduction to the idea would be the author’s article, “Jihad vs. McWorld” Altantic Monthly, March 1992. Retrieved 22 December, 2006, from http://www.theatlantic.com/doc/199203/barber)

Steger, M. B.(2003). Globalization: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挑戰與回應

 

5.1 全球兩極化與不平等

 

全球化帶來全球經濟一體化,為愈來愈多的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理論上經濟增長是可以減少社會的貧富懸殊,可是全球化的好處並非所有人可以平等共享。在全球化的研究當中,較多學者贊成的觀點,是指出全球化令國際間貧富差距縮窄的同時,卻令各國內部的貧富差距擴大(Goesling2001

 

國際間貧富差距的情況由來已久,高收入國家集中於北半球,而低收入國家則多位處南半球。高收入國家一般都是第一波工業化的國家,包括西歐和北美。日本、新加坡、台灣、香港和南韓,要待第二次大戰後才相繼位列高收入地區。至二十世紀末,高收入國家的總人口只約佔世界的15%(約891百萬人),但他們卻佔世界每年財富累積的79%(World Bank2001-2)。與此相反,至1999年,仍然以農業經濟為主的低收入國家(包括南亞和非洲多國),佔世界人口達40%(即約24億人),卻只佔世界每年財富累積的3%(Giddens2006)

 

雖然高收入國家與低收入國家的收入差距依然明顯,但是愈來愈多數據顯示經濟全球化令國際間的收入差距縮減。這歸因於愈來愈多發展中國家投入工業化(Goesling2001)。其中較明顯的例子,包括在1990年代高速增長的中國、印度、越南、泰國等多個亞洲國家(The Economist2001)。所以經濟全球化可說是為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供經濟增長的機會。

 

可是,各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機會並非均等(Weller et al.2001)。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基本上以高收入國家為主導,再引入與她的鄰近國家,或與她有較佳外交關係和 / 或文化親近的個別發展中國家。事實上49個被聯合國界定為「低度發展國家」,主要都是非洲國家,基本上被拒於國際投資之外。這49個國家合共佔世界總外來直接投資額不到1%(UNCTAD2002)。而與國際社會外交關係較差的國家,例如北韓,也基本上被排拒於經濟全球化之外。這些未能融入全球經濟的國家,她的經濟發展和國民收入水平都大大落後於高收入國家。換句話說,加入經濟全球化的先決條件: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二是與富國保持友好外交關係。

 

至於各國的國內收入分配,卻有走向不平均的趨勢,多項數據顯示跨國企業工人愈趨兩極化。由此看來,全球化對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的工人皆不利。對前者來說,全球化令工資水平受壓,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將工序轉移到低成本地區(Oxfam2002)。香港的經驗頗有代表性。在1990年代,香港製造業工人的數目在19871994年間由994,078人減至433,672人,大幅減少近半。根據人口普查資料,在19911996年間,製造業在總就業人口所佔的比率,由28.3%減至18.9%,在2001年更只佔12.3%(Chiu & Lui2004)

 

對低收入國家的工人來說,他們所面對的困境往往是較差的工作環境及低工資(Oxfam 2002)。在這方面,國際社會也漸漸採取較主動的措施,以提倡公平的勞動條件。各國漸漸出現多樣化的消費者運動,鼓勵消費者透過市場機制影響企業的僱傭政策。另一方面,各非政府組織也積極制訂各種獨立的監管機制,令參與的企業符合各種僱傭條件。

 

全球化的得益者畢竟並非遍及所有階層。較常見的情況,是擁有資本、資訊、數碼科技、高英語能力的人和地區,較易捕捉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反之,對未能融入全球經濟的國家,以及只靠出賣勞力的人,全球化往往是重大威脅而非機遇。

 

全球兩極化和不平等,在國際社會是重大議題。這是因為國內收入不平等會帶來嚴重社會危機,包括社會衝突、教育機會不均、人均壽命縮短、較高的犯罪率等(Thorbecke & Charumilind2002)。從全球的層面而言,包括聯合國等多個國際組織都致力令全球化變得更公平。至於個別國家,多個政府都與國際組織和國際非政府組織合作,協助發展中國家扶貧,提供更多教育和訓練機會,以及消除數碼鴻溝。

 

參考資料

Chiu, W. K.,& Lui.T. L.(2004). "Testing the global city- social polarisation thesis: Hong Kong since the 1990s."  Urban Studies, 41, 1863-1888.

Giddens, A.(2006). “Global inequality” in Sociology 5th edition. Polity Press.

Goesling, B.(2001). Changing income inequalities within and between nations: New evide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6, no5, 745-761.

Oxfam International(2002). Rigged rules and double standards: Trade, globalization and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Oxfam International.

The Economist(2001). “Grinding the poor”, In Driscoll, W., & Clark, J,(Eds.)(2003).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or: Exploitation or equalizer? New York: International Debate Education Association.

Thorbecke, E., & Charumilind, C. ,"Economic inequality and its socio-economic impact".World Development, Vol. 30, No. 9, September 2002.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 (UNCTAD)(2002). FDI in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at a glance: 2002. New York and Geneva: United Nations

Weller, C. E., Scott, R. E., & Hersh, A. S.(2001). “The unremarkable record of liberalized trade” 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Briefing Paper #113. Retrieved 30 May 30, 2007, from

     http://www.epinet.org/content.cfm/briefingpapers_sept01inequality.

World Bank(2000-1).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in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 Attacking pove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2 反全球化運動

 

反全球化運動這詞彚,泛指在20世紀末期開始出現,並以針對全球化進程為對象的各種示威和抗爭。反全球化運動所涵蓋的抗爭議題、組織形式和參與人士,層面都很廣泛,而其中的一項共同點,就是不滿當今的全球化模式。

 

要 了解反全球化運動,必須先了解參與其中的人士為何反對全球化。對這班批評者來說,全球化所帶來的一連串經濟發展機會,以及與之相連的經濟制度和貿易模式, 其實都只惠及少數人,卻令大多數人受損。其中一項最常見的批評,就是所謂「尋底競賽」,這是指勞工、社區,以至政府,都迫於無奈要削減成本來吸引外資,導 致工人福利、社會和諧和環境,都要付出代價。批評者斷言全球化的惡果,包括貧困者增加、社會和國際不平等加劇、經濟波動加大、民主制度削弱、環境破壞等(Brecher et al.2000)

 

最新一波的反全球化運動,自1999年起引起廣泛注意。當時世界貿易組織在西雅圖開會,引發大規模抗爭活動。這種街頭抗爭,它的反對聲音漸漸引起主流傳媒報道,令全球反思全球化所帶來的種種影響,其中較常見的議題,有人權、社會公義、環保、民主等。2005年香港舉行世貿會議期間,反全球化運動也有介入其中。

 

反全球化運動的參與者,包括不同層面的草根社群和關注不同議題的非政府組織。這些人參與其中,令反全球化運動成為全球性及多議題的抗爭運動(Epstein2001)。不過,這些為數眾多的個人及組織參與者,他們各持不同理念,也往往提出不同改革方向。因此,要完全羅列反全球化運動的參與者和訴求,根本是不可能的。有學者(Elliott et al.2002)嘗試將反全球化運動歸納為四大組別:以發展議題為主(例如樂施會)、以人權議題為主(例如 ATTAC International)、以環境議題為主(例如綠色和平)、跨議題(例如No Logo)和聯合陣線(例如the Act Up)。

 

抗 爭是反全球化運動的核心。反全球化運動的參與者在立場上較為多元化,在理念和主導思想上也傾向兼容並包;而他們當中的共同目標,就是反對大企業的霸權。不 過,也有一部份年青激進份子是以反對整體資本主義制度為出發點。因此,雖然一般的反全球化運動主張加強監管大企業,並要求商業機構符合社會責任和環保原 則,但也有部份反全球化運動人士主張全面推翻這些大企業。

 

究 竟要如何看待反全球化運動呢?他們是否公共秩序和國際會議的破壞者?他們的行動是否社會不滿的一種表達方式?他們又是否民主公義的鬥士?以上問題其實沒有 固定看法,最主要還是看大家如何看待全球化。如果大家認為全球化是件好事,那麼反全球化運動就是破壞者;相反,如果大家認同全球化是「尋底競賽」,則誰能 阻止這種發展的人士,他們的行動都對人類有貢獻。所以對於反全球化運動,以至於各個非政府組織的評價,均建基於是否同意它所做的事是合理,以及它的行動是 否真的有助弱勢之群。

 

參考資料

 

Brecher, J., Costello, T., & Smith, B.(2000). Globalization from below: the power of solidarity. Cambridge, Mass. : South End Press.

Elliott, K. A. Debayani K. & Richardson, J. D. D. (2002). Assessing globalization's critics: Talkers ers are no good doers?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Working Paper No. 02-5. Retrieved 28 January, 2008, from http://ssrn.com/abstract=360440

Epstein, B.(2001). “Anarchism and 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Monthly Review. Vol.   53. No. 4.

Micklethwait, J., & Wooldridge. A.(2001). ‘The Globalization backlash.’ Foreign Policy. Sep/Oct. (A concise summary of whether some criticisms against globalization are valid).





5.3 全球公民社會

 

全球公民社會是頗具爭議的概念,至今未有確切定義(Th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Governance2007)。 在分析層面而言,公民社會是指存在於家庭、國家、市場之外的範疇;而從實際運作層面而言,它其實包括多類型的行動者和組織,例如社會運動、工會、慈善團 體、國際非政府組織、教會、倡議性聯盟等。這個公民社會的範疇,正是讓各團體討論和商議一些全球性議題和國際事務,例如人權和環保。

 

全球公民社會這詞彚,大概在1990年代以後才被逐漸採用;但它的意念卻早於亞里士多德時已經存在(Kaldor2003)。對於現代前期的思想家而言,公民社會和國家,在概念上並無分別。直至19世紀,公民社會才被認為是獨立於國家以外。黑格爾指出公民社會是存在於家庭與國家之間的中間層。在公民社會裡,個人成為參與公眾事務的一員,透過參與各種組織,將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融合。「公民社會」的概念,在20世紀進一步明確,是指存在於市場、家庭、國家之外的範疇,並針對文化、意識形態和公共事務的討論。

 

在 眾多公民社會的定義裡,其中一個共通意念,就是認為公民社會是以民間共識為基礎而建立起來,並以規章制度去管治的社會。公民社會的建立過程,就是大家參與 協商、討論、爭辯,並與經濟和政治權威達到共識。個人可透過志願團體、社會運動、政黨,工會等民間組織而參與公共事務。因此,公民社會常存在於主權國家的 國界之內。

 

公民社會的意念,在19701980年 代才漸漸與主權國家的國界分離。公民社會愈來愈與自主和自治聯繫起來,而且強調抽離於國家,令到它的含意也漸漸有全球的意味。當大家變得愈來愈互相依賴, 愈來愈多跨境通訊和旅遊的同時,公民社會愈能脫離主權國家的國界限制,而轉移至以世界一體的基礎來建立。當中兩個主要的發展為:

1.          不同國家有接近想法的人聯合起來。例如:南美的社會運動與北美的人權運動聯繫起來。

2.          國際人權公約愈來愈對更多國家有類近法律的約束力,形成對各國政府的制約力量。

 

全球公民社會的一個運作模式就是所謂「出口轉內銷」,即透過在海外製造輿論,令國際社會向本國政府施壓,以達到改革本國的目的(Keck & Kathryn1998)

 

1990年代起,跨國性的社會運動聯盟興起,對各種議題發生影響力。例如:掃除地雷、人權、氣候變化、愛滋病、水壩,企業社會責任等。至1990年代末期,所謂「反全球化運動」(與全球社會公義運動相連)更進一步推展全球公民社會的理念。國際官方組織也愈趨重視全球公民社會的重要性,並更主動地與非政府組織建立合作關係,將它的代表引入決策過程當中。

 

全 球公民社會的主要參與者是社會活動家、非政府組織、自由市場主義者、民族主義者、宗教團體等,意見不會單一。故此全球公民社會,其實是不同意見的角力場 所,並力求將全球化發展傾斜向自己所屬的一方。所以從概念上而言,根本沒有一個單一的全球公民社會,而是有多個全球公民社會,各自對應包括人權在內等一系 列的全球議題。公民社會的運作模式,亦不一定依據民主程序,當中很多議題的代表組織,它的成員並非經由選舉產生,而且經常由發達國家所主導。不過,全球公 民社會畢竟為民間帶來爭取自主自決的力量,令政治經濟權威不至過於獨大。

 

「反 全球化運動」本身,就是全球公民社會的重要發展。在當今的全球化發展當中,跨國企業受個別國家政府的管制減少,因而變得更有力量。反全球化運動可算是一種 公民力量,用以制衡私人企業,維護公共利益。不過,全球公民社會的發展,是有賴世界各地的人都提高他們全球意識,明白大家是互相依賴,互相關連(Glasius et al.2004)。此外,全球公民社會也必須以普世價值為基礎。而在廿一世紀,跨文化的普世價值,包括兩性平等、人權、非暴力,環保等。

 

參考資料

Centre for the Global Governance Homepage. Retrieved 16 February, 2007, from

http://www.lse.ac.uk/Depts/global/researchgcswhatis.htm

Glasius, M., Lewis D., & Seckinelgin, H. (Eds.) (2004). Exploring civil society: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London: Routledge.

Kaldor, M.(2003). “The idea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79, No. 3,  583-593.

Keck, M. E. & Kathryn, S.(1998). Activities beyond borders.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arlies, G., Kaldor, M., & Anheier, H.(2006). “Introduction” in Global civil society Yearbook 2005-06.  The Centre for the Global Governanc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5.4 全球公民

 

「公民」這概念,源於個人與主權國家之間的權利與義務的界定。隨著全球化發展,世界各國變得密切起來,也讓愈來愈多人醒覺他們有義務將個人與全球聯繫起來,因此就出現了「全球公民」這個新概念(Falk1999)

 

「公 民」的身份,一般都是由主權國家以法律方式界定;可是全球公民卻基本上是個人的主觀認同。全球化的科技(特別是互聯網),令環球通訊和國際溝通更加方便, 更有彈性,令到個人在全球活動的能力大大提高,甚至可以透過各種參與行動嘗試改造全球。只要個人自覺對地球有責任,就可以將個人的行動指向全球,甚至將公 民責任連繫到全球(Featherstone2000)

 

有關「全球公民」的行動,大致可分為兩個面向:

1.          全球的思考,本土的行動──這類公民行動是透過在本土的行動以改善全球。它的內容可簡單至減少排污、少用多餘包裝、資源循環再用、多買「公平貿易」產品等(Oxfam2007)。亦可延伸至較政治性的行動,包括積極推動本地政府和本土商業支持全球價值和規範,例如環保和人權。「全球的思考,本土的行動」這個口號,其實由來已久,主要是主張個人認同對全人類的責任。

2.          全球的思考,全球的行動──這類公民行動隨著全球化的 深化而變得較普及。主要是指不同國家的不同團體共同合作,以改善全球為責任。較早期的行動者,主要是非政府組織,其中較為人熟悉的包括樂施會、綠色和平, 無國界醫生等。較近期的發展,是愈來愈多跨國企業將「全球公民」的意念落實,並成立專責部門推行,例如惠普(HP2007)和微軟(Microsoft2007)

 

「全球公民」的概念與「全球公民社會」的概念相關。兩者都指向公民可以透過由下而上的聯合行動以改善全球化的過程及影響。其中一個重要例子,就是世界社會論壇(World Social Forum2007)曾經召集過千團體和熱心人士共同商議全球問題,並結成行動網絡,為全球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行動綱領。

 

可 是,全球化公民的觀念,並非法律認可的身份,只是個人的主觀認同。這種觀念,只能對主動認同對全球有責任的個人和團體產生作用,因為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全 球政府」去維護這種全球公民身份,以規範當中的權利和義務。換句話說,全球公民是指個人自願承擔對地球的責任,卻並不涉及個人對全球的權利。在較發達的國 家,全球公民已漸漸被納入學校課程,例如,樂施會就積極推廣全球公民教育,英國威爾斯的教育部門,更刊行全球公民教育課程指引(Welsh Assembly Government2005)

 

全 球公民能否成為改善全球的重要力量,至今仍是問號。首先,全球公民這觀念基本上只影響都市人,大部份居於鄉間的人,他們對這觀念還是相當陌生。換句話說, 全球人口中只有少數人認同全球公民。再加上在眾多國際事務上,國家利益往往仍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當國家利益與全球利益有衝突時,個人究竟如何取捨,實在 難以確定。例如美國政府多年來就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遲遲未肯主動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量(BBC News2003)

 

總括來說,全球公民是一種道德承擔。這個觀念能否真正主導各國人民在全球化發展中的選擇,還是不能確定。

 

參考資料

BBC News. 2003. "What is the Kyoto Treaty?" Sept. 29.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2233897.stm.

Falk, R.(1999). "Recasting citizenship" in Predatory globalization: A critiqu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Featherstone, M.(2000). "Technologies of post-human development and the potential for global citizenship" in Pieters, N.(Ed.). Global futures: Shaping globalization. London: Zed Books.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2007). HP FY06 global citizenship report.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hp.com/hpinfo/globalcitizenship/gcreport/index.html.

Oxfam International(2007) "The what and why of global citizenship."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oxfam.org.uk/coolplanet/teachers/globciti/whatwhy.htm.

Microsoft(2007) Global citizenship at Microsoft webpage.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microsoft.com/about/corporatecitizenship/citizenship/default.mspxWorld Social Forum(2007). Homepage.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forumsocialmundial.org.br.

Welsh Assembly Government(2005).  Global citizenship secondary school map –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itizenship. Retrieved 12 March, 2007, from

http://www.globalgateway.org.uk/pdf/global-citizenship-secondary-school-map.pdf



[1]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間原有以黃金為計價標準的貨幣兌換制度崩潰,英、美兩國為改進國際貨幣制度和重建國際金融秩序,乃於19447月於美國新罕布爾州的布列敦市召開聯合國通貨金融會議,決議成立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旨於提供各國中央銀行融資,協調及監督各國貨幣政策,促進金融貿易自由化,並創立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Adjustable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而此協調國際貨幣的制度一般通稱為布列敦森林制度(Bretton Woods System)。

  以上資料參考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見http://www.banking.gov.tw/ct.asp?xItem=32530&ctNode=1369&mp=7,瀏覽日期:20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