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報導

原載於2021年12月16日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語言學冰室」,並歡迎關注「語言學冰室」。

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圓滿落幕

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Southern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於2021年12月5日至15日成功舉辦。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由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發起,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主辦,旨在推動中國語言學的學術發展,為粵港澳大灣區從事中國語言學研究的師生提供一個交流平台。

本屆書院由粵港澳高校中文聯盟主辦、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承辦、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協辦,以線上形式進行。在十天時間裡,書院共呈現了十三場講座,涵蓋中國語言學各個方向,吸引了超過一千兩百人報名參加,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專家學者等。

書院開幕式在2021年12月5日舉行,由林華勇教授(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擔任主持,徐杰教授(澳門大學人文學院)和鄧思穎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出席並致辭。徐杰教授首先介紹了書院成立的初衷及院訓,鄧思穎教授隨後介紹了本屆書院的具體情況。


徐杰教授、鄧思穎教授、林華勇教授出席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開幕式(2021年12月5日)

開幕式後,徐杰教授以“語言特區對語法規則的突破及其限度”為題進行了報告。徐杰教授將政治經濟中的特區概念引入到語言學領域,提出了“語言特區(Special Language Domain)”概念,即可以有條件突破慣常語言規律約束的語言運用特定領域。語言特區是促使語言創新演變的重要源泉,主要包括詩歌文體、標題口號、網絡用語三大類型。本講通過詩歌中介賓狀語後置現象和漢語新興被動句兩大案例,展示了語言規則是如何在普遍語法的語言機制大框架下,在語言特區中獲得突破和創新。本講指出“語言特區”的研究具有深廣的學術高度、遼闊的理論縱深,為深刻認識語言機制、解釋語言變異、預測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寶貴的窗口。


徐杰教授:語言特區對語法規則的突破及其限度

鄧思穎教授以“漢語句末位置研究的理論意義”為題進行了報告。鄧思穎教授認為句末位置作為句法的邊緣結構在製圖理論(cartography)的研究中非常重要,因為其處於句法與其他系統互動的接口(interface)位置。鄧思穎教授通過漢語句末助詞連用現象,總結出“句內”邊緣結構的地圖:“……謂語]事件]時間]焦點]程度]回應]”。又以漢語句末助詞來自謂詞為線索,提出“聯合結構說”的設想,即助詞應分析為聯合結構的內並連語,總結出“句外”邊緣結構的地圖:“[主體句]∅[後續語]”。本講進一步指出“中心語說”適用於主體句內的句末助詞,“聯合結構說”則適用於後續語的句末成分,而句末助詞的有無多寡間接受後續語所影響。“聯合結構說×中心語說”結合的分析方法,是對句末成分研究的嶄新嘗試,為句法邊緣結構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鄧思穎教授:漢語句末位置研究的理論意義

石定栩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以“界面關係和漢語語法分析——以‘確實、真的、實在’的辨析爲例”爲題進行了報告。本講首先介紹了“界面關係”(interface)的概念,即語義、語音、篇章、語用等不同語法子系統在交界處形成的界面,指出界面理論能有效地對漢語近義詞進行辨析。接著,以“確實、真的、實在”爲例,通過替換的方式,考察了三個詞在單個句子及語篇中的異同,總結出 1)在句法-語義平面,“實在”只能評價可分級的命題,“真的、確實”既可以評價可分級也可評價不可分級的命題。2)在句法-語篇界面,“真的”表示當前相關命題內容準確無誤;“確實”表示當前命題的內容準確無誤,值得相信;“實在”改變了命題內容的量級地位。最後,總結了三個詞的結構位置。體現了界面理論是漢語語法研究行之有效的理論工具。


石定栩教授:界面關係和漢語語法分析-- 以“確實、真的、實在”的辨析爲例

張玉金教授(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以“殷墟甲骨文中的‘其’爲代詞說商榷”爲題進行了報告。張玉金教授首先介紹了學界對甲骨文中“其”的兩種看法:一是副詞,二是代詞。最早對甲骨文語法進行全面研究的管燮初認爲“其”是副詞,屬於疑問副詞的小類,中國學者大都從此觀點。最早提出甲骨文中“其”爲代詞說的是美國學者倪德衛(David S. Nivision),美國學者吉德煒(David N. Keightley)也認同該觀點。加拿大學者高嶋謙一(Ken-Ichi Takashima)認爲甲骨文中的“其”有一部分是用作代詞。本講著重討論了吉德煒和高嶋謙一的觀點,通過分析“其”出現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認爲把甲骨文中的“其”看成代詞,從意義和用法的角度都缺乏根據,甲骨文中的“其”應看成副詞,並進一步指出,如果“其”不是代詞,那麼基於代詞說衍生的各種闡釋,就失去了根基。


張玉金教授:殷墟甲骨文中的“其”爲代詞說商榷

黃行教授(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和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以“語言相對性與中華文化術語傳播”爲題進行了報告。黃教授認爲文化術語是概念的語言指稱,文化術語的交流傳播會受所屬語言的明顯制約。漢語的多樣性在歷時方面表現爲古今詞匯的不同,共時多樣性則表現爲中西語言詞語的不對等。他進一步指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流向至少在詞語翻譯的層面是不對稱的,即英語處於漢-英詞語翻譯和信息交換的絕對强勢地位。但是也應該看到,隨著中國經濟“硬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增强,漢語的國際推廣和國際影響也在不斷增强。目前方興未艾的國際漢語傳播熱與國際通用傳播平台,也爲漢語所承載的中華思想文化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黃行教授:語言相對性與中華文化術語傳播

潘海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以“逆動化與漢語的把字句”爲題進行了報告,對“把字句是漢語特有句式”這一傳統共識提出了挑戰。本講首先總結了十點把字句與逆動句在句法和語義上的平行性,並證明把字句的派生都是直接賓語,與逆動句具有同質性。其次,重新審視了過去認爲把字句具有高及物性的觀點。然後,解釋了“把”後NP爲有定、無定與逆動句正好相反的情况是由於信息結構安排相反導致。最後,證明了把字句是平行於作格語言逆動句(antipassive)的一種句式,屬於語態(voice)現象,可以歸入跨語言共性的行列。在此視角下,歸納了把字句的統一生成結構圖,全面解釋各類把字句的生成方式。潘海華教授的這一研究模式,既是對把字句語法性質的全新認識,也是對把字句語言地位的重新定位。


潘海華教授:逆動化與漢語的把字句

黃居仁教授(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以“語言大數據與人類集體行爲改變:新冠盛行時的語言學研究”爲題進行了報告。他認爲語言大數據資料的特色除規模之外,還有涵蓋時間深度與使用區域信息的特色,網絡語言大數據更有幾乎在時間發生時同時留下記錄的即時特性,如新冠病毒或類似的流行病。以WHO等防堵的“二次傷害語言”爲例,語言大數據的另一特色是能凸顯整個社會共同的態度與觀點。語言大數據,爲各種敏銳語言觀察,提供了社會與人類集體行爲改變的具體科學證據,以及用來發掘與預測重要認知與行爲改變的原始數據。語言大數據的研究,凸顯了語言是反映人類認知觀察,情感,動機,立場等的實時證據。必須能充分掌握個別語言,才能正確判讀這些深層意義。


黃居仁教授:語言大數據與人類集體行爲改變:新冠盛行時的語言學研究

邵敬敏教授(暨南大學文學院)以“漢語副詞分類的再思考”爲題進行了報告。他認爲漢語副詞的分類與歸類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是只標記“副詞”了事還是要進一步分出小類?他從副詞總體分類出發,根據四個原則和策略,對副詞進行內部分類,分爲時間、範圍、程度、頻率、否定、疑問、估測、關聯、喻指九個基本類別,强調了分類的基本原則是“核心語義特徵”。此外,還有三個非基本類別,分別是描摹、評議、情態,三者界限往往存在交叉,需以主觀客觀、外部內部兩個策略進行區分。分類完成後,個體副詞歸類應遵循兩個原則:一,以最主要的核心語義特徵作爲歸類的標準,盡可能先歸入九類“典型副詞”類型;二,只要語義特徵有明顯區別,還是看作兩個詞語。


邵敬敏教授:漢語副詞分類的再思考

馮勝利教授(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章黃學術理論研究所)以“語體語法的來龍去脈——緣起、發展與現狀”爲題進行了報告,他首先展示了語體語法基礎概念的提出與演進,介紹了“音值高低律”、“單雙音節對應律”、“嵌偶律”、“超距律”、“尊卑律”等語體定律;接著對語體語法“核心概念”形成與發展進行了剖析,認爲語體是實現人們在直接交際中具有元始屬性的、用語言來表達或確定彼此之間關係和距離的一種語言機制;然後簡述了語體語法的理論屬性與意義,認爲語言是自然界中“心、智、人”三合一的綜合産品,對應了“韻律——語體——語法” 的語言學理論;最後總結了語體語法“來龍於語距發現,去脈於理論建立”。


馮勝利教授:語體語法的來龍去脈——緣起、發展與現狀

屈哨兵教授(廣州大學)以“新學科背景下大語言學科建設的相關思考”爲題進行了報告。屈教授認爲語言學科建設的“大邏輯”包含一個指導: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三個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中國三徵: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邏輯”是在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新農科的大背景下開展語言學科建設,提升文化軟實力,塑造國家美形象。“小邏輯”是大語言學科應具有橫跨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涵蓋漢語言文字、外國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屬性。本講著重討論了中國特色大語言學科的建設價值導向要面向傳統、當代和未來,中國風格大語言學科的人才培養導向要面向國情、世情和網情,中國氣派大語言學科的體系發展融合導向要面向內部系統、外部系統和系統延展,爲語言學科建設提供方向。


屈哨兵教授:新學科背景下大語言學科建設的相關思考

施其生教授(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以“方言語法特點的挖掘和研究”爲題進行了報告。他從汕頭話動賓短語後的“了”(稱爲“了3”)出發,比較“了”在周邊閩南方言、其他方言如福建連城客家話等的分布,得到三個“了”的語源及演變的歷史層次和軌迹。他進一步地對漢語方言的“體貌”範疇進行考察,發現漢語體貌系統中有一系列平行的體貌成分:實現體、持續體、經歷體。再從汨羅方言“完成體”的另一種特點談起,通過在本方言系統裏進行多角度分析比較、與其他方言比較,說明如何深入挖掘與研究:在比較中發現特點、把特點放到本方言的語法系統中考察、不局限於本方言、啓動理論思考,强調不能只顧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刨,要實事求是。


施其生教授:方言語法特點的挖掘和研究

林華勇教授以“接觸視野下的方言語法分析”爲題進行了報告。他强調了方言間接觸研究的重要性,並認爲要進行方言間接觸研究,描寫是基礎,可用“靜-動”結合的共時描寫(比較)框架對方言語法現象作充分、科學的描寫。他以廉江話的“倒”、“正”,貴港客家話的“過”、貴港粵語的“倒”等語法現象爲例,引入“接觸引發的語法化”觀點,嘗試打通語言內部和外部的關節。他詳細說明了分析步驟,要由近及遠,由點及面,要立足漢語相關的事實,注意接觸中的“鐘擺現象”,進而結合語義地圖模型,把“語言接觸-語法化-語義地圖模型”的理論方法結合起來,進行跨語言(類型學)的比較。


林華勇教授:接觸視野下的方言語法分析

郭熙教授(暨南大學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以“語言生活與語言研究”爲題進行了報告。他認爲語言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部分,語言存在於語言生活中,要通過語言生活研究語言。首先,他介紹了語言生活研究的理論背景,概述了語言生活概念的提出和發展,以及中國語言生活研究的興起。然後,他以70年的中國語言生活爲例,通過觀察、調查、文獻等事實依據,闡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語言生活的特徵與走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不斷推進,使用水平不斷提高;多種語言和方言並存,和諧多姿;語言生活與時俱進,時代特徵突出;語言觀念明顯變化,語言價值取向趨於多元;語言自身不斷發展,詞語更替頻仍。最後,爲更好地研究語言生活,他提議培養交叉學科人才、有扎實基礎的人才,走進圖書館“靜養”,走出書齋“吸氧”。


郭熙教授:語言生活與語言研究

書院閉幕式上,徐杰教授、郭熙教授、陳忠教授(澳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林華勇教授和鄧思穎教授分別致辭,回顧了十天十三場講座的內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並對各位主講學者、工作人員以及參與講座的觀衆表示衷心感謝。此外,幫忙主持各場的學者包括(按漢語拼音序):陳忠、鄧思穎、郭必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林華勇、陸爍(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吳吉煌(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徐杰七位教授,特此鳴謝。


徐杰教授、郭熙教授、陳忠教授、林華勇教授、鄧思穎教授在第二屆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閉幕式分別致辭(2021年12月15日)

本屆書院的觀衆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除粵港澳大灣區外,還有國內其他三十個省市自治區,以及國外十二個亞洲國家、十五個歐美國家、一個非洲國家的師生報名參加,反應熱烈。十三場的講座,共有一千兩百多人次出席。這不僅符合了書院創辦的原意,即以區內師生爲主體,同時對區外開放,也體現了兼容並包,兼收並蓄的精神,與院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呼應。

中國語言學嶺南書院將認真聆聽同行同學的意見,吸取本屆活動的經驗,期望下屆辦得更好。與此同時,書院也將秉承開放、包容的宗旨,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更多嘗試和探索,繼續努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內外在中國語言學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


大部分講座筆記已上載至書院網站(“程序表”一欄),歡迎瀏覽。筆記只作書院講課之用,方便參考,並非定稿,請勿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