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研究所主頁按鈕  最新活動按鈕
香港中文大學主頁按鈕
研究所標誌
本頁標題

中心簡介

書籍出版

研究計劃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全文檢索數據庫

《二十一世紀》 雙月刊

學術活動

背景
本頁主題

書籍出版  > 會議論文集 > 民國人筆下的民國> 序言 (一)

郵購表doc下載
序言 (一)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本文為「民國人筆下的民國」國際學術討論會的開幕歡迎辭,嗣經修訂。

  《民國人筆下的民國》這本書是一個同名的學術研討會的結集。這個研討會於2017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召開,由中國文化研究所下的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明遠文化教育基金會贊助,目的是通過此項學術活動來慶祝香港中文大學創立五十五周年以及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於1967年,至2017年剛滿五十周歲。它的設立標誌着香港中文大學對維護、推廣及發揚中國文化的辦學理念和抱負,一直以來,不忘初衷,其堅持以中國文化和中國研究是大學教研的核心部分,五十年都沒有改變。

  這次的「民國人筆下的民國」學術研討會的構思和籌備,主要由鄭會欣博士操辦。鄭博士是民國史專家,著作甚多,而且和海峽兩岸民國史家皆有來往,當他發出初步邀請時,即時得到非常積極的反應;最為難得的是這次與會學者之中有兩位近代史和民國史研究的前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張玉法教授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楊天石教授,他們都樂意接受我們的邀請,為這次會議發表主題演講,實在令人鼓舞。

  這次會議的召開,還有另一個契機。那就是受到兩部日記的啟發。這兩部日記,記載着民國時期一些關鍵性的人物和史事,受到研究民國歷史學者的關注。第一部日記當然是存放於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的《蔣介石日記》。這幾年來蔣公日記吸引着全世界研究現代中國的眾多學者的興趣,尤其是來自海峽兩岸的近代史家,更是川流不息地跑到美國加州去翻看和閱讀日記。其中以楊天石教授為代表。他看蔣日記的時間最長,也寫得最多。友人稱他是蔣日記閱讀班的班長。第二本日記,是陳方正博士編輯的《陳克文日記》。陳克文先生是方正兄的尊翁,在國民黨為官多年,親身參與多次重要的會議和決定,戰後定居香港。他的日記近年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隨即引起學界的注意和討論。這次研討會中不乏學者以此兩本日記為題發表意見,但也有許多民國人的日記和筆記資料。我們希望從日記的角度,看民國人筆下的民國發展,並以此構成這次會議的角度和主題。

  我自己不寫日記,但很喜歡看歷史人物的傳記和他們所寫的日記。這個興趣在我唸大學時期已經養成。那時我最愛看的是筆記史料,尤其是明清的各種稗史雜記和碑記、日記等,一方面是性好務雜,旁門左道,喜窺私隱;另一方面覺得筆記、日記也能補充正史的不足,特別是日記中的話能夠更真切地反映感情和生活。我第一次接觸日記作為研究史料,仔細閱讀和加以分析,是跟隨張德昌老師做李慈銘研究。他要我細讀李慈銘的《越縵堂日記》,然後和他討論。後來他在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研究李慈銘的學術著作,叫做《清季一個京官的生活》,頗受學界好評。之後,我就愛上讀清人日記,成了習慣,先後讀過的日記多種,包括:翁同龢日記、曾國藩日記、曾紀澤出使日記、郭嵩燾日記、王闓運湘漪樓日記,等等,打下我對晚清社會政治認識的基礎。後來又讀到英斂之日記、鄭孝胥日記和清季留學上海朝鮮人尹致昊的日記(主要是用英文書寫,夾雜少量的日文和中文)。這些日記更加與我的研究計劃,特別是近代中國思想轉型和上海史研究的幾項計劃息息相關。換言之,對我而言,閱讀前人的日記逐漸由一種嗜好變成研究歷史的資料和方法。不過,民國以後的歷史人物和資料,多如牛毛,日記成千累萬,不可能一一盡讀。是次會議以兩部重要人物的日記為主線,但也兼涉其他民國人物和史料,希望從此一角度切入,別闢蹊徑,有助於解開民國史一些複雜的疑團,還原部分歷史的真相。

  最後,這次「民國人筆下的民國」研討會能夠順利召開,我要在此向以下幾位籌備委員:鄭會欣博士、余國良博士、卜永堅教授、陳方正博士,以及會務秘書葉子菁女士,表示感謝。同時,我特別要鳴謝明遠文化教育基金會和旭日慈善基金的資助,會議才能如期舉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至於會議之後大量的選稿、催稿和編排的工作,則完全是鄭會欣博士的功勞,在此要由衷地向他表示謝意,也向整理書稿和安排出版的張志偉先生和葉子菁女士致謝!

頁腳
主頁按鈕
網頁導覽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