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名患上乙型肝炎的華裔成年人,獲邀參與今次研究,他們的乙型肝炎e抗原皆為陽性,其肝酵素亦比正常人酵素水平高出1.3至5倍。病人隨機分為兩組:綜合療法的一組,病人獲注射聚乙烯二醇化干擾素,為期三十二週,以及連續服用拉米夫丁五十二周(干擾素的注射在拉米夫丁療程前八週開始進行)。另一組病人則只服用拉米夫丁,為期五十二周。 完成療程後,接受綜合療法的患者的病毒抑制情況,包括肝酵素情況和HBV基因變異方面,相較於只接受拉米夫丁療程的患者都有更顯著的效果,患者血清內的乙肝病毒大幅減少十倍以上。新綜合療法的抗藥性反應亦有顯著的改善,新療法的一組病人產生抗藥性只有21%,而使用拉米夫丁的一組為40%。在停止療程六個月後,綜合療法的一組病人有更持久的抗病毒反應,達至36%,而單一使用拉米夫丁的一組病人只有14%,效果令人滿意。然而,綜合療法會為患者帶來常見的副作用,如引起狀似感冒的一些病徵、皮膚過敏反應如出現紅斑。完成療程後的47名病人(即是接受綜合療法的27名病人及單一使用拉米夫丁的20名病人),檢查其肝臟的HBV 基因情況,證明患者能保持持久的抗病毒反應乃由消滅其體內的肝臟病毒所致。總括而言,香港中文大學建議聚乙烯二醇化干擾素及拉米夫丁綜合治療可作為本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第一線藥物。 研究結果已刊載於二零零五年二月十五日之《內科年鑑》醫學期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