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原籍福建漳州府龍溪縣,先祖於清康熙年間移居台灣台南府寧南坊馬兵營。一八九五年,清廷割讓台、澎,連戰之祖父雅堂先生不甘受異族統治,乃舉家遷居大陸。其後,雅堂先生傾畢生之力,修撰《台灣通史》一書,上自隋唐,下至甲午,前後貫穿一千三百年,詳述台灣一地歷來之變遷脈絡。作者在自序中謂:「國可滅,而史不可滅」,語重心長,明白指出台灣後代子孫不可忘本,必須銘記身為中國人的史實。雅堂先生之哲嗣連震東先生初於東瀛就學,九一八事變後,即遵父命返回中國,後與瀋陽才女畢業於燕京大學之趙蘭坤女士相識,進而共諧連理。雅堂先生於抗戰前夕病逝上海,遺言欲將未來孫兒命名「連戰」,取其「自強不息,克敵致勝」之意,是為「連戰」一名之由來。 一九三六年,連戰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由於深受祖父「公忠愛國」家訓的薰陶及父親愛國愛鄉情懷的感染,自幼就養成光明磊落的性格,並以經世、扶國、濟民為畢生的志向與宏願。 一九五七年,連戰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遂赴美深造。一九六一年獲芝加哥大學國際公法與外交碩士,一九六五年獲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隨即與才貌雙全的方瑀女士盟訂終身。婚後連戰博士先後執教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及康乃狄克大學,教研兩忙。一九六八年,由於心繫家國,乃回歸故里,出任台灣大學政治系客座教授,政治系暨研究所主任等職,共歷時七載,任內建樹良多,一方面擔任行政、教學與研究工作,一方面經常就外交政策與國際關係等問題向政府建言,深獲當局器重。一九七五年,連戰奉派出任薩爾瓦多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自此展開其姿釆紛呈、成就輝煌的從政生涯。 一九七六年,連戰奉調返台,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青年工作會」主任,兩年後,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並擔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委。在此期間,與國科會緊密合作,開辦國建會,廣攬人才,積極號召傑出學人回台服務,在人文、經濟、科技、工業等範疇播種植苗,為日後台灣政經文化的蓬勃發展,奠下基礎。連戰博士多年來扶掖才俊,不遺餘力,因而贏得「青年導師」的美譽。 由於才幹出眾,作風穩健,連戰屢獲升遷,歷任政府要職,自一九八一年起,先後出任交通部長、行政院副院長、外交部長、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副總統及國民黨主席等。連博士從政超逾三十載,從外交折衝到內政治理,從地方實務到中央決策,皆經驗豐富,瞭若指掌。 環顧目前寶島眾多惠澤廣流的措施,不少皆為連戰博士當年在不同崗位上默默耕耘、悉心墾植的成果,例如今日的台灣科技發達,電訊便捷,連博士出任交通部長時,曾矢志在四、五年內要讓三百萬民眾上網,在電子化資訊意識全無的當年,可說是目光遠大、開疆闢土的創舉。在出任外交部長期間,連博士倡導務實外交,不急不燥,致力於逐步改善對外關係;擔當省主席時代,則提出「依法行政」,一切以民意為依歸;就任行政院長後,更在財經、外交、文教、環保、社會福利等方面,訂出具體方案,務求正本清源,改革創新。 連戰博士認為身為領袖人物、政府首長,不可能對屬下工作樣樣精通,施政原則首要對每一部門的運作掌握要點,進而全面了解,因此,強調統御管理的哲學必須「分層負責,分工合作」—負責乃分層的目標,合作為分工的基本。根據這種原則,連博士治國若烹鮮,運籌帷幄而卓有餘裕,身負大任而舉重若輕。 連博士為人謹言慎行,沉穩內斂,然心胸廣闊,高瞻遠矚,由於這種胸襟與目光,於二零零五年四月二十六日連博士毅然決定,排除萬難,開啟兩岸之間令舉世矚目的「和平之旅」,使海岸分隔五十六年以來,國共領導人首次會晤交流,協同為台海帶來安定的契機,為中華民族指出共創繁榮的途徑。 和平之旅為時八日,雖時間短促,然意義重大。正如連戰於北京大學演講時所謂,此行目的乃「堅持和平、走向雙贏」。他認為「歷史的潮流」不可逆,在大氣候、大環境的趨勢之下,吾人應「重視當前,共創未來」,而兩岸的民意所向乃是關鍵所在。今後中華民族邁向和平繁榮之途,道路也許崎嶇,時間也許漫長,但這條路既是我們的路,就應該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連博士伉儷情深,夫人方瑀女士雍容端莊,文筆秀麗,為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生化碩士,及美國聖若望大學榮譽博士;育有二子二女,皆學有所成。連博士家庭幸福,事業順遂,這位世人眼中欽羨的對象,似乎得天獨厚,一帆風順,然而他在數十年從政生涯中所付出的心血與努力,恰似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連綿不絕,越戰越勇。 連戰博士多年來肩負重任,領導國民黨向前邁進,鍥而不捨,自強不息,二零零五年七月卸任黨主席,並出任榮譽黨主席,為國民黨的民主發展與革故創新,樹立楷模。有鑒於連博士畢生為國為民,行慶施惠,貢獻良多,其從政治績及奉獻精神,足為表率,本人謹恭請監督閣下頒授榮譽法學博士銜予連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