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今天在中大畢業,所面臨的是一全球化的歷史新運會,充滿挑戰,也充滿機會。從歷史與全球的格局看,是中國的升起,亞洲的升起。對香港的中國人來說,令人欣喜的是看到兩岸三地的三個中國人社會,通過經濟,文化的交流合作,政治上的理性對話,已越來越形成一個互依共榮的中華經濟共同體了。各位中大人,你們施展的舞台不止是香港,也是整個華人經濟文化區,甚至全球了。 一九六三年創校以來,中文大學一直把自己定位為一間融會中西學術的國際性大學,更以傳承與發揚中國文化為職志。創校人的願望就是把中大打造為一間同具中國性與世界性的偉大學府。而其中最能反映體現此一願望的政策之一就是推行中、英並重的雙語教學。四十二年來,事實顯示,雙語政策有力地促進了中大的國際化,使中大在全球大學的競爭中保持上升的優勢,而中大畢業生擁有的中、英雙語能力更成為他們事業開創與發展的語言資本,使他們的事業有更大的空間,更大的舞台。 面向二十一世紀,一方面是科技一經濟力量形成的全球一體化趨勢;另一方面是歷史一文化認同要求造成的全球多元化趨勢,中大是一間對中國文化有承擔,而又致力於國際化的學府,她一定會意識到行之有年的中、英並重的雙語政策,在今日看,是更有需要,更應加強了。 英語(文)是國際語言,是國與國間最多共用的溝通語言,它是職業場上的強勢語言;更是最重要的國際學術語言,在大學的知識譜系中,大部份的知識,特別是科學知識,皆以英文為載體。在今日知識經濟,知識社會的時代,英文是知識創造與運用不可或缺的語文工具,這是為什麼英語越來越成為國際語言,而上世紀初葉風行一時的「世界語」(Esperanto)卻在大學中消失了。 中文(漢語)是中國人的身份語文,是中國人文化認同的根源,它是中國文化的載體,通過它,才能走進中國文化的廣闊世界,裡面有中國文學、中國藝術、中國歷史、中國哲學、中國建築、中國醫學、中國宗教等等。無疑的,中文是從事中國學術研究的必要語文,也是發展漢語的「知識產業」,「文化產業」不能缺少的資源,即使一個非中國的知識人,中文亦應是值得去學習擁有的。事實上,中文已因中國的升起,日漸成為一種國際性的語文了。 中大人,在全球化的新世紀,現代的知識人至少應會兩種語文,香港的中國知識人,如果今天對語文可有一次選擇,我相信都會傾向選擇中文與英文。中文大學實踐了四十多年的中、英並重的雙語傳統,是有先見性的,是值得堅持的。中大人,我為你們擁有這樣的傳統感到高興與驕傲,我預祝你們,鵬程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