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簡介

袁亞湘院士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60年1月生於湖南省資興市。1981年畢業于湘潭大學數學系,1986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獲博士學位。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從事運籌學研究並取得了系統成果,在信賴域法、擬牛頓法、非線性共軛梯度法等方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信賴域法方面,給出了著名的Celis-Dennis-Tapia問題的最優性定理;提出並解決了Steihaug-Toint方法的下降估計;和導師Powell合作提出了利用光滑評價函數的約束優化信賴域法;獨立提出了一個利用無窮範數罰函數的信賴域法,被國外著名學者推廣到整數規劃。在擬牛頓法方面,和美國優化專家合作證明了除 DFP 外Broyden 凸簇的所有方法的全域收斂性;提出了一個改進的BFGS方法,發展了非擬牛頓方法。在共軛梯度法方面,和學生合作提出了一個新的共軛梯度法,被國際同行稱為戴袁方法。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首屆馮康科學計算獎和國際數值分析青年獎二等獎等。



陳發虎院士

陳發虎,1962年生,博士,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84年獲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博士學位,1995-1997年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1995年起任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05年起任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8年起任蘭州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2010-2014年任西部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201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2年獲國家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2002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5-2013年任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負責人,2005-2008年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5-2016年任國家外專局/教育部自然地理學學科引智創新計劃負責人。曾任國際第四紀聯合會東亞全新世分委員會主席、亞洲中部古氣候工作組主席等;曾兼任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理系、利物浦大學地理系等大學訪問教授;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環境演變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古湖沼學會諮詢委員會委員;任中國地理學會、中國資源學會、中國第四紀研究會副理事長,任中國地理學會環境變化委員會主任、中國第四紀研究會乾旱區環境專業委員會主任,任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等。兼任SCI刊物《Frontier of Earth Science》、《中國科學.地球科學》(中英文)和《Journal of Arid Land》副主編,任《冰川凍土》、《地理科學》、《湖泊科學》副主編,任《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和國內《第四紀研究》、《地球科學進展》、《湖泊科學》等多家雜誌編委。


張培震院士

地震動力學家。1955年12月23日出生於河南省淮濱縣。1979年畢業于長春地質學院,1982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1987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1987-1991在美國內華達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1年回國,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所長。 主要通過構造變形研究大陸動力過程和強震活動習性。通過對十年尺度GPS資料的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內部拉張剪切、周邊擠壓縮短的現今應變狀態,提出了中國大陸剛性地塊運動與非剛性連續變形相耦合的動力學模型。通過對百萬年尺度新生代構造的研究,獲得了青藏高原周邊低速率、分散式變形的實際證據,發現了晚新生代准同期、分佈廣泛、影響深遠的構造事件,提出了全球氣候冰期-間冰期大幅度波動是導致2-4百萬年沉積速率增加的新觀點。通過野外科學考察和室內深入研究,提出了汶川地震長復發週期與緩震間變形的孕育特徵、高角度鏟形逆沖的破裂模型和多單元組合的成因模式等一系列新認識。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5年獲李四光地質科學獎。


石耀霖院士

地球物理學家,1944年2月10日生於廣西桂林。196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86年在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獲博士學位。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在地球動力學基礎研究中將地質學、地震學及比較行星學有機聯繫起來,考慮變形、孔隙流體和熱傳遞複雜耦合作用,從而在地球動力學定量化模擬中取得了突出成績。對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區域地熱特徵形成機理,特別是印度板塊俯衝剪切生熱和藏北熱鬆弛作用作了定量化解釋。對大別-蘇魯古老超高壓變質帶和紐西蘭現今陸殼俯衝帶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二維模型局限性,提出了俯衝洋殼攜低密度陸殼窄條俯衝到超高壓變質深度的三維動力學模型,探討了P-T-t軌跡形成的控制條件。代表作有Generation of high pore pressure in accretionary prism:Inferences from the Barbados Subduction Complex、Two-dimensional modeling of P-T-t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 in simple overthrust terrains、Pore pressure generation in sedimentary basins:Overloading versus Aquathermal和The standard error of the magnitude-frequency bvalue等。



嚴加安院士

數學家, 1941年12月6日生於江蘇邗江(現為揚州市邗江區)。1964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數學系。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從事隨機分析和金融數學研究,在概率論、鞅論、隨機分析和白色雜訊分析領域取得多項重要成果。建立了局部鞅分解引理,為研究隨機積分提供了簡單途徑給出了一類可積隨機變數凸集的刻畫,該結果在金融數學中有重要應用用統一簡單方法獲得了指數鞅一致可積性準則提出了白色雜訊分析中新框架。 1992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祝世寧院士

功能材料學家。南京大學教授。1949年12月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江蘇鎮江。1981年畢業于淮陰師範學院,1988年在南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96年在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現任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學部主任,江蘇省科協副主席。200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微結構功能材料研究。在鐵電疇工程方面,發現了鈮酸鋰型鐵電體電疇反轉動力學規律,發展了圖案極化技術,研製出不同功能的介電體超晶格材料。在微結構晶體功能研究方面,發展了非共線准相位匹配技術,並應用於光的非線性彈性散射、增強拉曼散射、非線性切侖科夫輻射和糾纏光研究等。在全固態雷射器研究方面,將超晶格材料與全固態雷射技術結合,研製了光學超晶格多波長雷射器和可調諧雷射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