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言學者(按漢語拼音排序):

鄧思穎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並兼任聯合書院副院長、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主任、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和《中國語文通訊》的主編等職務。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先後獲文學士和哲學碩士學位,其後在加州大學爾灣校區獲哲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趣主要是漢語句法學、漢語方言的理論分析、比較語法學。

馮勝利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科學院章黃學術理論研究所所長、教授。天津大學語言科學中心首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言學系博士。曾任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5年)、美國堪薩斯大學東亞系副教授,哈佛大學東亞系漢語應用學科教授及中文部主任。研究方向包括乾嘉“理必”與章黃學理研究、訓詁學、韻律語法學、語體語法學、漢語歷時句法學、漢語韻律文學史。出版學術專著16部(英文兩部),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0餘篇。《中國語言學報》(JCL,SSCI索引)聯席主編和《韻律語法研究》聯席主編。

郭   熙
暨南大學教授、博導,海外華語研究中心主任。國內外多所大學兼職教授。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境外華語資源數據庫建設及應用研究”首席專家。《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主編,《語言戰略研究》執行主編,著有《中國社會語言學》《華語研究錄》《語言與語言應用論稿》,主編《新編應用語言學》《華文教學概論》等,參與主編《全球華語詞典》《全球華語大詞典》等。在《中國語文》、《語言文字應用》、《世界漢語教學》等專業期刊發表語言學、語言教學類論文130 餘篇。

黃居仁
男,美國康奈爾大學語言學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文及雙語學系講座教授。國際計算語言學委員會(ICCL)終身委員,香港人文學院院士,法國Aix-Marseille大學榮譽博士。北大-理大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為詞彙語義學、計算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知識本體等。出版包括A Reference Grammar of Chinese(劍橋 2016);《生成辭彙理論與漢語研究》(商務印書館 2018),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Applied Linguistics(2019)等25本專書或期刊專號等。並在Corpus Linguistic and Linguistic Theory, IEEE Access,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Linguistics, Language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Lingua, Linguistics, 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 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s等國際一流期刊發表120篇以上期刊論文。

黃   行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從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人文和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教授。社會兼職有,中國民族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副會長。主持或參與過《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民族出版社)、《中國的語言》(商務印書館)、《中國語言地圖集》(商務印書館)、《中國瀕危語言志》(商務印書館)等學科代表性成果的研究。

林華勇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教於華南師範大學。本科、碩士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為方言語法描寫與比較、現代漢語語法,對語法化及語言接觸感興趣。著有《廉江粵語語法研究》(北大社 2014),代表性論文有《廉江方言言說義動詞“講”的語法化》(2007)、《“V/A透了”格式與謂詞的類》(2012)、《廉江粵語“頭先”和“正”多功能性的來源》(2014)、《粵西粵語小稱的形式和功能》(2016)、《從廉江方言看粵語“佢”字處置句》(2019)等。中大本《現代漢語》(黃伯榮、李煒主編,北大社 2013)副主編之一,曾獲呂叔湘語言學獎二等獎。

潘海華
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語言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系主任、講座教授,北京大學漢語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特聘教授,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及湖南大學語言學系客座教授。2015-2018年任香港政府大學研究資助局(UGC)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2012-2015年任北京語言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995-2015年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兼任《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語言研究》、《當代語言學理論叢書》、《語言學文選》、Lingua Sin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等雜誌編委。2004-2006年任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執行理事,2005-2010年任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2010-2011年任香港語言學會會長。研究領域;句法理論、形式語義學、計算語言學等。

屈哨兵
博士,教授,博導,現任國家語言服務與大灣區語言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廣州大學黨委書記,現爲廣東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華僑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先後在基礎教育學校、師範類院校及綜合性大學等多個教育領域任教任職。2007年任廣州大學副校長,2011年10月起任廣州市教育局局長,2014年4月起任廣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2016年9月起任廣州大學黨委書記。兼任世界漢語學會常務理事及《語言文字應用》《語言戰略研究》等雜誌編委。承擔完成多項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專著或主編出版《現代漢語被動標記研究》《廣告語言跟蹤研究》《廣告語言譜系研究》《語言服務引論》《好教育論說集》《廣州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8)》《中國語言服務發展報告(2020)》《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等多部,在《中國語文》《方言》《漢語學報》《語言文字應用》《中國教育學刊》《中國高等教育》等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漢語語法及應用語言學、教育管理理論與政策,近年來致力於語言服務研究,現主要從事學校教育管理工作,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和教學成果二等獎。

邵敬敏
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6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專業,1981年獲浙江大學碩士學位。兼任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榮譽會長、全國高校現代漢語研究會名譽會長、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總召集人;《語言科學》《漢語學報》等九家雜誌編委;華中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等十所大學兼職教授;香港商務印書館顧問。主攻現代漢語語法,兼及修辭、方言、語言接觸與變異、漢語教學與國際漢語教學、語言應用、詞典編撰等。出版著作(含主編)50餘部,發表論文近400篇。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國家社科項目3項。獲得國家社科以及省部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多項。

石定栩
1982年獲華東師範大學英語學士學位,1992年獲南加州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2016年任香港理工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2016年起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雲山領軍學者,兼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8ZDA291首席專家。石定栩研究句法理論、語義理論、句法與篇章的界面關係,重點是漢語的句法、語義、語用特點以及它們的互動關係。他還研究語言接觸及其引起的語言變化,研究對象是洋涇浜英語,以及英語、粵語對香港書面漢語的影響。

徐   杰
1963年生於河南,河南大學學士學位,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美國夏威夷大學碩士學位,美國馬里蘭大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現任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該院中國語言文學系特聘教授,長江學者武漢大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句法學、語義學、語言比較、語言習得、語言教育、語言規劃和語言特區。已發表學術論文七十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多部,編著有學術論集和教科書多種。

張玉金
1958生,吉林榆樹人。1988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獲博士學位。係中國古典文獻學“開山大師兄”。此後到遼寧師範大學中文系任教。1992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6年破格晉升為教授。2000年被聘為特聘教授,同年被選為遼寧省語言學會會長。
2002年5月調到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至今。曾任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現為華南師範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漢語言文字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語文月刊》主編,又任華南師範大學出土文獻語言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廣東省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
主要從事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古文字學和漢字學研究。出版學術著作14部。主編5部。主編叢書3套。在《中國語文》、《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文史》等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10多篇。
論著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1項,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省教育廳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2項,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5項,省部級課題7項,省教育廳課題4項。2012年獲“華南師範大學教學名師”稱號。榮獲2001年度遼寧師範大學科研工作先進個人、華南師範大學2008和2017年年度科研工作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