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告

 

 

 

 

 

 

專題工作坊報告(五)

「晚清廣東詩人張維屏鴉片戰爭期間所作詩初探」
嚴志雄教授

在報告之初,嚴教授先向聽眾介紹張維屏。張維屏(1780-1859) ,字子樹,號南山、松心子,?號珠海老漁,是廣東番禺人。在二十五歲鄉試中式後,五度赴京會試,均名落孫山,直至四十三歲才中進士,然而仕途亦不順逐,故曾自嘲「十載以來,四為縣令」。與之相對的是他的才名,他自年少時才華已屢獲名家所稱許,詩名譽滿大江南北。

張維屏著述甚豐,「辭官以前,多模山範水、觴詠花月、宴遊唱酬、感懷身世之作」,但在六十歲之後,由於其時他生活在廣州,直面當時的重大歷史事仵,所以詩作題材上有很大變化,與時代互相呼應,而技巧上也有更易。閱歷四朝的張維屏「集詩人、學者、官員、士紳的身份於一身,在兩次鴉片戰爭期間,多有創作,敢於任事,是考察晚清文士/知識分子的思想、情感的極佳個案 」。因此,嚴教授以張維屏的詩作為探討對象,籍此考察在「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以外,一位晚清文人在經歷重大歷史事件之後,其思考模式、應變機制、情感改易等的變化。

在簡介張維屏後,嚴教授將討論焦點轉往張維屏於第一次鴉片戰爭 (1839-1842) 及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1857) 期間所寫的詩作,從中引證歷史事件和詩人的關係。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張維屏的〈三元里〉為當時傳誦一時的作品,所對應的就是1841年5月未所發生的廣州三元里抗英事件;而在1842年8月上海失守後不久,他更寫下〈三將軍歌(並序)〉這一首可被譽為「詩史」的名篇,生動地再現了此場戰役,並說出了詩人同意三元里民眾奮勇抗敵的義舉。而詩末四句,卻又展現作為仕紳階層對主戰主和兩者的取態以及個人識見。除此以外,〈越臺四首〉中的用詞,向聽眾介紹其詩如何展現鴉片戰爭前後中英貿易與衝突中重要的關節所在。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張維屏所寫詩作中的生活片段「展露了一個新的觀看、認識世界的方式」。〈四海團扇(有序)〉記述了張維屏曾命門人繪世界四海圖於團扇上。團扇圓形,就是地球形狀,地球的正背面,正可繪於團扇的兩面,而中國在這一件玩物上,就由「天朝上國」的宇內中央,變成「亞細亞一洲之地耳」。透過張維屏的詩作,嚴教授展現了在晚清時期知識分子心態上的變化,而其重要性是在於「伴隨著這種新的地理知識的增加以及「目驗」的認知,「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 的文化優越論可能會有所改變,而「華夷」、「中外」等二元對立的世界觀、心態也可能會有所調整。」另外,張詩也提及當時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米價日昂,需要進口洋米濟貧等。於此,嚴教授以「宕開一筆:偶然觸及的一段藝術史」一節,向聽眾介紹「集賞雨樓展上巳」中的一些作品,然後再就當中張維屏手書的〈賞雨樓詩序〉,繼續討論米價此一社會問題和背後的人口問題和農業發展特點。最後,嚴教授以古為鑒,反思現今社會的糧食問題,並以此為收結。


*節目重溫影片已上載到中國文化研究所Facebook,以下是節目重溫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479708642434937/1349215858758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