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旨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於2019年正式立項,以期促進本地嶺南文化的鉤沉與研究,並為此領域的研究提供一個寬廣的交流平臺。本計劃將陸續開展各項研究活動,包括研討會、專題講座、國際學術會議,同時按期出版電子通訊。

「嶺南文化研究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黎志添教授主持。黎教授從事廣東地方道教史研究已十多載,近年來並致力於廣東地方及文人士紳文化研究。此外,本計劃成員包括嚴志雄教授、卜永堅教授、葉嘉教授、許曉東教授、何碧琪博士及陳文妍博士。

「嶺南文化研究計劃」旨在與會員共同思考、研討與嶺南文化相關的問題,期望交集智慧、碰撞思想、激蕩思辨,探索嶺南璀璨的人文精神。

 

 

 

中國文化研究所「嶺南文化研究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在嶺南文化研究方面有著悠久的教學和研究歷史。中大歷史系科大衛教授在華南地區社會史的研究蜚聲海內外。藝術系莫家良教授對嶺南地區的書畫藝術進行了深入探究,並培育許多優秀學生研究嶺南藝術文化的興趣。文化及宗教系黎志添教授在廣東道教史的研究和出版貢獻,更是卓越。

中國文化研究所屬下之文物館自1971年創館伊始,廣東書畫即為重點的收藏品,包括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遺作,藏品豐富。出版有《廣東書畫錄》(1981年)、《廣東出土五代至清文物》(1989年)、《蘇六朋蘇仁山書畫》(1990年)、《黎簡謝蘭生書畫》(1993年)、《嶺南三高畫藝》(1995年)等。2019年,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覽,精選一百二十件北山堂捐贈之古代繪畫作品,當中一個核心的展出單元就是廣東繪畫藝術。創館以來,文物館一直重視嶺南書畫的研究,成果豐碩,並公認為研究和收藏嶺南書畫的重鎮之一。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黎志添教授去年編著《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內容包括廣州歷史地理概況,歷史沿革,宮觀建築,神祇供奉,嗣法傳承,信道文士,科儀文獻,文物,藝文,碑刻,慈惠活動等。該志對推動嶺南道教文化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從上所述可見,中國文化研究所在嶺南文化研究方面不僅有堅實的基礎,並具前瞻性的領導地位。2019年,中國文化研究所決定凝聚中大同仁的研究力量,重新建立嶺南文化研究計劃,藉此契機為中國文化研究所建立一個跨學科、跨學系的綜合平臺,以進一步推動嶺南文化的研究。

2019 年嶺南文化研究計劃的成立及時回應了香港學界對研究「粵港澳大灣區」 跨地區文化日益增長的學術需求。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和廣東九個城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香港歷史地理及政治文化的特殊因素造就了其具備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性質,可成為研究嶺南文化的尖兵。本計劃期望為中大弘揚嶺南文化,除了增進在中大裡相關文化知識交流之餘, 同時延伸至全港、大灣區及海內外高等院校的文化研究合作。中國文化研究所將聯繫香港及大灣區的高等院校之不同學科領域,包括歷史,語言學,文學,藝術,宗教,社會學和人類學等人文學者共同探究嶺南文化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