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語指“山西及其毗連地區有入聲的方言”(李榮1985),分佈在山西大部南部除外、陝西北部、內蒙古中西部、河北西部和河南北部。
“爾、人、日、兒”4個日母字(詞),都是口語裡常用的,都有兩個讀音:一種是北方方言式的,“爾”、“兒”說捲舌的[ər];“人”、“日”的聲母說[ʐ]。另一種是南方方言式的,4個字(詞)都說[n]。這在北方話裡是非常少見的。本文討論第二種讀音[n]的問題。
(1)“爾[꜂n]”當第二人稱講(李榮1997)。比如:
文水:你[꜂n313]姓甚什麼?
平遙:麻煩你[n53]了。
長治:你[꜂n535]去哪兒?
(2)“人家[꜁nia]”用作人稱代詞。兩個字一個音節是因為合音。合音取前字的聲母、後字的韻母和聲調,即:人[꜁n]+家[꜀tɕia]→[꜁nia]。比如:太原[nia45]、太谷[niɒ11]、平遙[ȵiɑ13]、忻州[niɑ31]。這種說法分佈很廣,晉語和中原官話汾河片、關中片都這麼說。
(3)“日[ni]”用在“夜日個昨天”一詞裡。比如:大同、應縣都說“夜你=[꜂ni54]個”,“你=”是同音字,說明“日”說[꜂ni]。
(4)“兒[n]”綴總是與前字合音。比如:
平遙、孝義、汾陽稱母親為“蠻= [꜁man]”。“蠻=[꜁man]”是“媽兒[ma+n]”的合音。
太原、大同、左雲稱籠箅為“甑餅=[꜂piŋ]子”。“餅=[꜂piəŋ]”是“箅兒[꜂pi+n]”的合音。晉語把普通話前鼻音的[in]都說成後鼻音的[iŋ]。“甑餅=子”其實就是“甑箅兒+子”。
大同、朔州、應縣稱去年為“年省= [꜂səŋ]”。“省= [꜂səŋ]”是“時兒[꜁sɿ+n→꜂sən]的合音。“年省= [꜂səŋ]”其實就是“年時兒”。
“兒[n]”綴與前字的合音,涉及不同的韻類。比如“箅兒=餅[꜂piəŋ]”、“時兒=省[꜂səŋ]”,顯然,這個[n]“應該是高於語音層面的語言單位。”(徐通鏘1985)。也就是說,是語音和語法(構詞)兩個層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合音前字的韻母來看,多是單母音[a]、[i]、[ɿ],與“兒[n]”綴合音正好可以組成一個有韻腹和韻尾的複母音,符合漢語音節結構的規則。
從構詞來看,合音日久,使用的人早已意識不到原來的成分究竟是什麼,便會照著周圍方言的樣子,重新構詞,於是就產生了疊床架屋的詞形,出現了“甑箅兒+子”的形式。
從分佈區域來看,“兒[n]”綴集中在晉語的邊緣區域——北部的五台片、大包片、張呼片。中心區域的“兒[ər]”已經變成了官話方言的樣子,但在邊緣地帶還保留著早期讀[n]的形式,正所謂“禮失而求諸野”,符合“古語殘存于邊境”(柳田國男1930)。
引用材料、參考文獻(暫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