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let_web - page 52-53

人生馬拉松
你是否對當下的生活感到滿意?
人生如一場馬拉松,無論你正身處人生的哪個階段,要活得精彩,跑到終點,務必
積極尋找有助推動你不斷前進的啟迪與靈感。
第三齡
跑過高低起跌,在終站未至之前,眼見身體由盛轉衰,年老是否必然可怕?現已退
休的張燦輝教授,將在讀書會分享對《論老年》此書及人生踏入老年期的反思。此
書作者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 106-43BC)是古羅馬的哲學家。西塞羅認為,
人到達老年期並不代表生活悲慘,老人可以活到老學到老,他們不一定對社會毫無
貢獻。人在第三齡,生理欲求的下降,反而使老年人能專注於智性與德性的成長。
生死美學
身體是生命的載體,也是死亡的見證。
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壽命得以延長,可卻並非所有疾病都能根治。生存,對某
些病者而言,或許只是痛苦的延伸。可是,如果每個人都是「向著死亡的存在」,
死亡是無法脫離的生命元素,那麼死亡會否成全了生命的美?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世界知名的腸胃研究權威沈祖堯教授,多次陪伴病者與疾
病搏鬥,亦在二零零三年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見證香港成為疫埠時城市的無力感。
他自身的經歷,與醫生作家 Atul Gawande 的經驗遙遙呼應。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是 Atul Gawande 回
顧行醫多年的見聞所寫成,一部關於生與死的反思錄。
當盡見生命的脆弱,我們所擁有的是甚麼,值得擁抱的又是甚麼?
日期:2016 年 3 月 19 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一時至五時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行政樓地下祖堯堂 
名額:150 人(每位校友最多可預留兩個座位,先到先得。)
語言:廣東話
費用:免費參加,同時誠邀你捐款支持博群計劃的發展。
報名網址:https://www.oia.cuhk.edu.hk/cht/registration/register/i-care-alumni-talk
網上捐款:https://www5.cuhk.edu.hk/online_donation/index.php/icare/fill
下載捐款表格:https://www.oia.cuhk.edu.hk/f/upload/1004/form.pdf
交流茶聚
捐款港幣 $500 或以上的校友將獲邀帶同一位朋友參加講座,
以及於當天下午二時半舉行的交流茶聚。
程序
12:30 - 1:00 pm 登記
1:00 - 2:30 pm 張燦輝教授主講「第三齡」
2:30 - 3:15 pm 交流茶聚
3:30 - 5:00 pm 沈祖堯教授主講「生死美學」
講者簡介
張燦輝教授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並獲德國佛來堡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中大哲學系系主任、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人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張教授
現已退休。張教授研究興趣廣泛,其中包括現象學、愛情哲學和死亡哲學等,他
早在九十年代於中大開辦「愛情哲學」的課程,以讓學生對生命及愛情有更深邃
的反思,吸引不少學生修讀。他曾撰寫《追憶與遺忘——對終極的沉思》 ( 與趙茱
莉合著 )、《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人文與通識》等書。
沈祖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著名學者及醫生。沈教授為腸胃研究權威,各
項研究成果,為全球腸胃科的治療潰瘍方法帶來深遠影響。二零零三年非典型肺
炎爆發期間,沈祖堯教授積極參與抗疫工作,被《時代》週刊譽為當年的「亞洲
英雄」。
除了醫學,沈教授閒時亦會參與書法、寫作及閱讀,他曾撰寫《不一樣的天空》
及《灌溉心靈的半杯水》,亦於開學禮勉勵同學要「每個月讀一本書,一本與你
的主修科目無關、與你的專業無關的書」,鼓勵同學多閱讀,開闊自己的眼光。
博群校友講座
50
51
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 54-55,56
Powered by Flipping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