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項目

 

 

 

 

 

 

項目三:「明代至民國廣東文人士紳古籍書畫數位典藏」

    廣東以地利得風氣之先,在清代崛起,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津梁之地,形成的獨特地域人文。重新發現這一被遺忘、被忽視的廣東人文歷史,深化廣東地區文人士紳研究的內涵十分必要。清代民國廣東文人士紳文化的研究,深度契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研究宗旨與方向,亦是香港中文大學四大策略性研究領域之一「中國研究」所涵蓋的範疇。此外,是項研究響應了新時代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發展戰略。從嶄新的角度重溫清代民國廣東菁英文化綻放的魅力與光彩,有利弘揚廣東文化,堅定廣東人的文化自信,並且能以廣東原有的璀璨人文精神,啟示來者,再創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事業的新輝煌。

     此外,今年是中國文化協進會在香港馮平山圖書館舉辦「廣東文物展覽會」的 60 週年,當年的主任委員兼審查組主任葉恭綽曾云:「廣東文化見於史籍者,雖較中原為略後,然比年地下之發掘,實物之參稽,已證明此邦文化之進程,具有深長特殊之歷史,由秦漢以迄明清民國,握中外交通之樞紐,結東西文化之胚胎,神州舊德,多賴留貽,寰宇新機,端資創辟。其間端人烈士,名將通儒,藝者逸民,高僧列女,雲興霧湧,璧合珠聯,任舉一長,每堪千古。故都喬木,南海明珠,言念流風,蔚為大國。高山仰止,景行維賢,剩馥殘膏,都成馨逸矣。……凡諸文物,或捆隨蕃舶,或蕩作灰炱,並碩果而難存,似名花之無主,搜窮復壁,藏乏名山,聞者痛心,救誰援手!念物稀之為貴,思厥愛之允臧。凡先民手澤之所留,皆民族精神之所寄,允宜及時采集,共策保存,一以表文獻之菁華,一以動群倫之觀感。」這次展覽保存並促進了廣東鄉邦文化的研究,發揚了民族精神。
 
     近年來,隨著數字人文研究的發展,各種人文學科的數字化平臺陸續建立,為使用者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信息搜索渠道。然而,本平臺不僅僅是為傑出的清代、民國廣東文人士紳建立基本資料檔案,而是在數字人文技術的基礎上自行開發數據平臺,以彌補目前所見數據庫在清代民國廣東地方文人士紳資料方面的缺失,及提供廣東文人研究資料庫建立的先例與參照。

     此資料庫將推動及深化廣東文化研究、突顯香港中文大學的廣東文物收藏及提供豐富的研究資料。近年來興起區域文化研究的熱潮,而與海為鄰、偏居一隅,和中原地區相隔五嶺的廣東地區,既與中原文化一脈相連,又具有開放兼容、商業化、務實等地方特色。 本資料庫定位於廣東文化走向興盛的清代民國,並以代表及提升地區文化的主體—— 文人士紳為研究對象,這一群體包括傳統鄉紳、有功名官職的士人及紳商等,有助於挖掘及探討他們在發展傳統學術、接受外來文化等的成就,對推動與深化廣東文化研究起到積極作用。

     香港中文大學是研究廣東文化的重鎮之一。本資料庫以文人士紳創作的書畫與出版的書籍為主,來突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和大學圖書館的廣東文物收藏。並擬將聯合港澳地區、中國內地,以及臺灣、東南亞、歐美等海外的高校、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藝術館等文博機構、私人收藏,對廣東文化收藏進行系統整理,打造綜合性的文物古籍數據庫,以保存廣東文化遺產,並能提高社會各界對廣東文獻文物的利用,深化廣東文化研究。另外還與這些相關機構,進行信息互通,共同探討廣東文人士紳文化。同時,聯繫不同學科和研究領域與廣東文化相關的學者,實現文學、政治、歷史、宗教、翻譯、藝術等跨學科整合性研究,藉著學科間不同的面向而碰撞出不一樣的思想火花,相互啟發,衍生出新的思路和角度,從而改變過往大多數清代廣東文人研究局限在單一學科的不足。

    本資料庫以香港中文大學的藏品為基礎,蒐集和整理粵、港、澳三地,乃至國內外清代至民國時期廣東歷史文化資料,並加以梳理、分析及數位化,永續保存。除了提供文字、圖片、地圖等傳統資料外,還以各種圖表、文字雲、社會網絡分析圖、地理資訊系統處理的空間資料等更直觀易懂的視覺化形式呈現,讓相關學者、廣東歷史文化愛好者等足不出戶就能瀏覽查閱豐富的資料,並能從中檢視古籍、書畫中隱藏的信息。另一方面,本資料庫將通過開設網上互動專區、社交媒體專頁及舉辦公開講座等活動,以開放的態度共享廣東歷史文化遺產,希望能促使更多學者對廣東文化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並吸引大眾了解廣東歷史文化。

 

|回到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