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历史始于1963年崇基、新亚、联合三所书院合并,随后逸夫书院于1986年成立,晨兴书院、善衡书院于2006年创立,继有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和和声书院于2007年创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园共有九所书院。
中大是全港唯一实行书院制的大学。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选择一所书院,成为该院的一分子。书院各有独特文化,但汇聚在一起,却又塑造了中文大学的精神面貌。书院举办各种活动,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访计划、研讨会、师友计划、小区服务、语文、信息科技和领袖才能训练,这些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相辅相成,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责任感。书院还有多种学生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上色彩。
 崇基学院
                  崇基学院 
			   新亚书院
                  新亚书院 
			   联合书院
                  联合书院 
			   逸夫书院
                  逸夫书院 
			   晨兴书院
                  晨兴书院 
			   善衡书院
                  善衡书院 
			   敬文书院
                  敬文书院 
			   伍宜孙书院
                  伍宜孙书院 
			   和声书院
                  和声书院 
			   
                崇基学院师生组成人链搬迁图书馆 (1971)
 
                新亚书院国术会——我武维扬
 
                联合书院大笪地
 
                逸夫书院乐队
 
                晨兴书院——鼓声合奏 (2012)
 
                善衡书院入学礼——宣读誓言并签署约章
 
                敬文书院小区外展活动 (2012)
 
                伍宜孙书院成立五周年 (2012)
 
                和声合唱团《和谐之声贺中大金禧》(2013)
中大的学系分设於八所学院,学院内济济多士,既注重传授知识,又带动炽热投入的研究风气。八所学院连同研究院合共提供多个本科课程和研究课程,学科类别丰富,毕业生可按所修课程取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中大五十年來一直坚持中英双语(兩文三语)的教育方针,鼓勵学生以兩文叁语作为学习、学术交流以及师生沟通的媒介,以培养他们终身学习、就业和社会參与的能力。提高双语的能力有助学生增加对自己的认識,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让他们更关心世界事务,认識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为他们在今日全球化的社会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须具有的文化和语言基础。
2012年,中大回归创校早年沿用多时的四年制。校方参考过往多年的宝贵经验,并结合时代需要,设计了耳目一新的课程,增加学生实习与服务的机会,培育应付挑战的能力。
 
                小组讨论 (1969)
 
                试场一景 (1960年代)
 
                香港中文大学学位/文凭试 (1964)
 
                《香港中文大学入学资格考试》(1966)
 
                「优良」学士学位毕业證书 (1966)
 
                崇基学院一九七一年晔社毕业同学录 (1971)
中大提供二百多个通识选修科目,内容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课堂以外,大学举办学术会议、退修活动、读书会、通识沙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砥砺学问,交流思想的环境。另外书院亦提供多元化的通识课程及学习机会。
 
                崇基学院中国哲学史讲义 (1964)
 
                《第一届通识教育学生论文奖》(2011)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读本《与人文对话》(2012-)
 
                通识教育基础课程读本《与自然对话》(2012-)
 
                砥砺学问——通识沙龙
中大的学系分设於八所学院,学院内济济多士,既注重传授知识,又带动炽热投入的研究风气。八所学院连同研究院合共提供多个本科课程和研究课程,学科类别丰富,毕业生可按所修课程取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
 
                文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教育学院
 
                工程学院
 
                法律学院
 
                医学院
 
                理学院
 
                社会科学院
 
                研究院
服务既能助人,也能育人。校园内的教学,可以传授知识;校园外人间世的服务,能够促进知识的应用,有助大学培养出既有才识,又具人文气质和关怀社会的学生。
中大师生五十年来关怀弱势社群,重视服务社会,每年各书院、学院、学系都开展形形色色的社会服务项目,令师生可以运用专业知识和爱心回馈社会。2011年,中大更推出I‧CARE博群计划,加强支持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及公民服务项目。
 
                新亚夜校师生话别会 (1954)
 
                教育司批执照予新亚夜校 (1952)
 
                中大社工队识字班 (1970年代)
 
                中大同意校友会联会注册教育发展公司函 (1982)
 
                扁担励学行动
 
                包括校长沈祖尧教授在内的威院抗炎医护人员获《时代杂志》誉为亚洲英雄
 
                《时代》杂志「亚洲英雄」奖项 (2003)
 
                抗炎殉职的中大校友谢婉雯医生
 
                建筑学院吴恩融教授向村民讲解无止桥物料运用
 
                善衡书院学生远赴非洲乌干达服务当地孤儿妇女 (2011)
 
                善衡书院乌干达之旅纪念品——非洲鼓
下一区 ...展览主题 | 展区 D
开新探微
 
 
      星期一至三、五、六:
上午十时至下午五时
星期日:中午十二时至下午五时
星期四、公众假期及大学假期:休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