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究流程

探究的目標十分多元,可以是探索、描述、或是解釋性。一般來說 ,探究流程分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擬訂探究計劃
  • 選擇和收細探究範圍 / 主題

探究過程先由定題開始。學生在開始的時候往往只有一個籠統的探究範圍或主題,如資訊及通訊科技。主題本身只能劃出一個範圍,而不是提供一個可探究的方向和題目。第一階段的首要工作便是把主題有效收細,從現象中隔離一些可能存在的因果或相互關係,並就此擬訂一個明確並可探究的程序,以驗證現象的因果由來。

  • 搜集背景資料

這階段的工作往往跟背景資料搜集同步進行。背景資料泛指一切與探究主題相關的素材。這些素材可以是印刷、抄寫、或電子儲存的資料。學生可先在圖書館和互聯網進行檢索。一般而言,可把背景資料歸類為非統計的記錄文件、統計數字、專題報告和其他文獻報導。記錄文件和統計數字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始資料,有助學生快速掌握現象的概況和趨向。專題報告和文獻報導則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導讀。學生可通過背景資料蒐集,參考前人累積的探究成果並吸取其經驗,作為借鏡及避免過份的重複。曾經探究的題目不一定沒有探索價值,但學生必須辨別自己的探究角度和設計跟前人所做的有何不同,對議題所作的貢獻又是甚麼。即使探究角度類同,亦可就不同的實徵區域探索,復證理論的應用性。

  • 確立專題探究題目

在檢閱背景資料的同時,應逐步組織及把相關資料節錄存檔,並辨識主流討論的重點和方向。例如:

  • 背景資料集中爭論那些問題?當中是有什麼重復提及的現象?
  • 這些現象牽涉什麼事物和關係?
  • 過往的探究員如何立論?常用的探究形式是什麼?
  • 提及的現象和關係在近年有否出現什麼新趨向?
  • 綜觀上述資料,是否有什麼可作跟進、或被忽略了的議題?

例子一: 資訊及通訊科技
例子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一個好的探究題目必須具備高度的可探究性,這課題將在第二課中詳述。

  • 訂立探究工作計劃和進度表

探究題目確立後,下一步的工作便是訂立探究工作計劃。學生需就背景資料的討論,建構自己的分析框架。這框架須點出問題可能牽涉的相互關係或趨勢,而探究的目的便是驗證或測量這些關係。簡單來說,這階段的工作包括:

  • 鎖緊探究題目中的關鍵概念

  • 點出可驗證或測量的相互關係或趨勢

例子一: 資訊及通訊科技
例子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 確定探究方法和計劃

擬訂探究目標和可測量的關係以後,便也邏輯上清晰所需素材。學生可列舉所需的資料,然後決定用那個探究方法尋找數據。 探究方法主要分為量性 ( quantitative )(如問卷調查)和質性 (qualitative) (如深入訪談)兩大類,而選取準則主要取決於探究內容和目的。有關各類方法的導論,請參看本課的第五部份。

  • 擬訂工作進度表和撰寫探究計劃書
  1. 第二階段:蒐集數據 / 資料
  • 蒐集數據 / 各類型資料

    第一階段是整個探究的基礎,假若題目和概念定得含糊或空泛,則往後的探究會缺乏清晰的導向,蒐集資料過程如何努力也只會事倍功半,無法有效探究問題。

    假設探究問題和方法都已清晰,下一個工作便是設計精確的工具去蒐集資料。這階段首要留意兩個程序:

    • 概念的操作化 (operationalization of concepts)

      探究過程中提出的很多問題皆屬概念性。例如,什麼是「歧視」?概念指涉的範圍因人而異,並不是一些可以毫無爭議而又可直接觀察的事物。受訪者想到的可能是認知層次的偏見,或和實際行為有關的歧視。即使兩個受訪者所理解的都是行為上的歧視,大家也可能在提問方法空泛的情況下作出一些指涉面向相當不同的回答,如在社交環境或工作崗位上遇見的歧視。

    由於社會探究牽涉的往往是身邊發生或耳熟能詳的事,探究員很容易滲入主觀偏見,錯把自己習以為常的認知等同分析時唯一需要考慮的面向。正因如此,所有概念必先進行操作化,使之成為具體並可被客觀測量的指標 (indicator) ,才能確保資料的精確性 。

    • 抽樣 (sampling)

    一個好的探究必須具備一定的可通則性 (generalizability) ,意指如何把來自樣本 (sample) 的探究結果概括至樣本以外的母群 (population) 。可通則化高的探究有利於匯集和累積不同的探究成果,更有效地檢視事物或變項 (variable) 之間的相互關係,方便後來者就相關課題作驗證。

    抽樣程序會因應不同探究工具所採用的立論邏輯而有所不同,但強調的始終是代表性 (representativeness) 。探究員需要從母群中抽取一個大少適當且沒有偏誤的樣本,以減少可能出現的誤差,增加探究結果的精確性。

    有關操作化和抽樣程序的問題,將在第三課詳述。

    • 組織數據 / 各類型資料

    大部分原數據都需要在蒐集回來以後做些初步整理,包括:

    • 資料輸入

    例如,學生需要把問卷或其他現存的量性資料有系統地進行表列 (tabulation) ,以便稍後讀進統計軟件做分析。另一方面,質性資料如訪談或觀察都牽涉大量文字紀錄工作,學生需在這階段同步完成謄錄並把資料分類整理。

    • 基本資料核對

      輸入資料的過程中須同時核對數據的完整和一致性。例如,須查看問卷是否有填妥或出現明顯不協調並導致個別問題或整份問卷失效的資料(如填報 13 歲但已大學畢業)。可以的話,應在這階段作追問或適當的修正。

    • 重點摘錄

    這包括所有資料的預處理,如基本的摘要性描述。這有助檢視進度,及時察覺那方面的資料遺漏,儘早做適當的補充。

    學生須在這階段有系統地記錄以下事項:

    • 搜集資料的方法和工具
    • 選取所有方法和工具的理由
    • 資料搜集過程重要日誌(日期、主要工作、目的和所遇到的困難),並以先到後的時序列出
    • 資料的作用與探究議題的相關性
    • 搜集資料過程的反思
    1. 第三階段:數據和資料分析

    • 分析數據 / 資料

    由於量性和質性探究的推理邏輯相異,分析程序也都不同。學生需在這部份有效地歸納探究發現,摘要描述統計或質性分析的結果。

    • 審視不同的觀點

    每一個探究都源自一些問題的思考。在分析資料的過程中,學生需重返第一階段的討論,審視不同觀點及確立探究成果。

    • 匯報探究結果、因應回饋作出修訂

    有了初步的發現,便可在校內做一個簡單的探究結果匯報,聽取其他人對立論邏輯、方法程序、數據的科學性和分析的可通則度的意見。這些回饋能幫助學生反思在探究過程中忽略的盲點,並在提交報告前作出修訂。

    • 撰寫探究報告、運用合適的方法展示研習成果

    專題研習最後的一項工作便是撰寫探究報告。無論探究過程如何精確完美,最終還是需要有效地把整個過程和關鍵資料以文字或其他方法(如圖表)呈現出來。這是一個溝通過程,涉及邏輯表達的技巧。報告基本上包括以下部份:

    • 探究題目

    • 摘要:有關探究方法、結果和結論的精簡闡述

    • 引言:討論探究目的並提供重點的背景資料回顧,確立初步的分析框架,介紹探究的主要項目。如適用的話,應在這部份說明推測的變項關係。

    • 方法:交代探究方法和程序,包括探究設計、探究方法、概念操作化、抽樣等資料,以便後來者複製驗證,也讓讀者掌握資料來判斷探究結果的科學性。

    • 結果:歸納探究發現,摘要描述統計或質性分析的結果

    • 分析:邏輯地整合上述資料,審視不同觀點,並提出基本結論。另外,亦須反思發現對課題的啟示,重新檢視分析框架,建議須作的修正。

    有關撰寫技巧,將在第五課中詳述。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