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探究流程

探究的目標十分多元,可以是探索、描述、或是解釋性。一般來說,探究流程分三個階段:

 

3.1 第一階段:擬訂探究計劃
3.2 第二階段:蒐集數據 / 資料
3.3 第三階段:數據和資料分析


3.1.1 選擇探究範圍/主題


「選擇主題」是探究 的第一步。然而開始的時候,同學的初步構思也相當籠統,往往只能道出某個他們感興趣的範圍,例如「說想做與『資訊及通訊科技』有關或範圍內的探究」。單是 定出「範圍」是不足夠的,同學需要將有關範圍逐步收窄。比方可以列舉這「範圍」內,一些與人類生活、社會環境相關的現象和議題,嘗試從中找出可行的探究方 向和題目。

 

同學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往往是探究的起點,但要從廣闊的範圍或主題,或零碎的觀察、想法、有趣之處,找出合適的探究題目的確不易。同學需要適當地收窄範圍、整合那零散的,才能使當初的興趣和生活經驗整理成可探究的題目。其中一種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腦力震盪Brainstorming)和提問「六何5Ws & 1H)。另一種常用方法則為「思維導圖Mind Mapping)。如老師對以上方法有興趣作深入了解,可按超連結進入延伸課題。

 

所謂「可行」的探究方向和題目,一般也有「描述性」或「解釋性」的特質。「描述性」(Descriptive)指對某社會現象或社群的特徵、規律(Regularity)作出詳細及準確的描述。至於「解釋性」(Explanatory)則著意探討社會現象的特徵、規律出現的條件(Condition),甚至解釋出現的原因;亦即找出、驗證某兩個現象之間的關聯(Association),甚至是因果關係(Causal Relation)。

 


3.1.2
搜集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泛指與探究課題相近相關的書籍、研究/專題報告、檔案資料(Archives)、 統計數據、報章雜誌等。通過蒐集和閱讀這些參考資料,一方面讓同學認識和明白已有的討論和見解,令探究有例可循而不致誤打誤撞。同時,亦藉了解和分析相關 討論和探究方法的不足與偏頗之處,及早糾正同學對探究課題原先的構思和誤解,彌補構思時的缺漏。而社會科學裡,我們常稱這部分的工作為「文獻討論」(Literature Review)。

 

不同類型的參考資料,具有不同的用途:

 

搜集、運用這些資料時,需留意:

 

 

3.1.3 確立專題探究題目

3.1.3 a. 探究目的

 

藉腦力震盪、六何法和思維導圖,我們對 研究主題也應有基本的認識,亦不難發現同一主題下也有很多東西值得探究、很多問題還想發問。可是,我們總不能探索所有東西,找出所有問題的答案,故需決定 對這主題的哪一方面最感興趣、想深入了解,想找出當中那些問題的答案。故此,問怎樣的問題、想找出哪類的答案,便已經決定了探究的方向和目的。

 

按探究問題的種類或探究的方向而劃分,探究一般可分為四類:

·             實情(Questions of Fact):探索事實、找出實情

·             釋義Questions of Definition):說明定義

·             因果Questions of Causality):尋找事情或現象的成因和所帶來的後果

·             評價(Questions of Value):評估事件的優劣、成效和表現

 

(i) 實情

「探索實情」是任何探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工作,唯有全面理解整件事情或現象、清楚當中的細節和來龍去脈,我們才知道有哪些東西、議題還未被發掘、被誤解,需要再作解釋或覆核。故此,「探索實情」是探究的好開始!

 

若探究以找出探究現象或事件的真相為本,我們需要在探究內:

清楚描述事情或現象是甚麼

說明該現象如何出現或事情如何發生

尋找和報告一些自己和大眾還未清楚、未知道、有待發掘的東西

證實、確認一些所謂「眾所周知」的說法、情況是否如此

釐清和指證一些錯誤的說法和資料

指出要認識這事件或現象的意義何在,會帶來甚麼啟發等

這些亦是這類探究的目標、作用和價值所在。

 

以「探索實情」為目的的探究,必須將有關的探究現象清楚說明出來,這可運用上一節所介紹的「六何法」中的「五何」(何事、何人、何地、何時、如何)以陳述事情。例如,我們以整理一則有關本港學生違反校規情況的調查結果作示範。

 

五何

對應問題

對應資料

何事

調查了甚麼事?

事情的性質、種類是怎樣?

事件有沒有程度上的分別?

調查受訪者觸犯校規的情況*

所觸犯的校規包括:校服不合規格、違反課室規則、攜帶違規財物

調查只問及「有沒有」觸犯校規,並沒有再進一步劃分違規的「嚴重程度」


何人

調查對象是誰?

誰觸犯校規?

調查訪問了523名小五至中七學生

受訪者中有62%人曾觸犯校規

受訪者中有8.9%經常違規

受訪的高中生有75.6%曾觸犯校規

受訪的預科生有75%曾觸犯校規


何地

調查地點在哪?在哪兒找到這些受訪者?

觸犯校規的地點?

沒說明調查在哪兒或在哪幾所學校進行

沒說明觸犯校規的地點,但部分應在課室(如違反課室規則)、校園範圍內發生(如攜帶違規財物)


何時

進行調查的時間?

受訪者曾在甚麼時候、(多數)在哪個時刻觸犯校規?發生有多頻密?

調查在20079月進行

調查只說受訪者自稱「曾」觸犯校規,但是多久前發生的事則沒說明

如何

報道如何詮釋這現象呢?

認為違反校犯是「愛挑戰權威」、「反叛」的表現

比較高小和中學生,高中生較多觸犯校規,反映高中生是最反叛的


*
調查亦有訪問受訪者對校規的看法,但這裡只以「觸犯校規的情況」為例子。

 

透過以「五何」的角度整理有關「學生觸 犯校規的情況」的報道,我們不難發現單憑這些資料,未足夠讓我們全面理解學生觸犯校規的情況。例如,報道或調查沒說明受訪者的背景,他們會否集中來自某類 型學校,令調查結果有所偏差呢?調查發現超過六成的受訪者也「曾」觸犯校規,但這麼所牽涉的時間太長,可以指過去數個月,或在過去一生(數年至十多年不 等)的校園生活。可見,我們需要搜集更多、更全面的資料,才能將學生違反校規的情況、實情」完整地報告出來。

 

(ii) 釋義

我們一般從字典、百科全書等便能輕易翻 查某個專門用詞、術語、字眼的意思。可是,當這些用詞、術語牽涉到一些社會議題、受公眾爭議的事件時,單靠字典和百科全書內的簡單定義是不足夠的,如何推 演、剖析這些字眼的每一重意思、所適用的範圍便成為爭議的關鍵。因對這些用詞、術語的不同演繹,一方面反映了牽涉在內不同人士、組織團體的立場與意見,另 一面亦左右了爭議中各方面的利益和最終決策方案。故此,「解釋定義」也常在社會探究出現。

 

若探究以解釋定義為本,我們需要在探究內:

  • 說明有關專門用詞、術語、字眼惹來了甚麼爭論,以及該爭論的重點、重要性在哪
  • 仔細指出有關專門用詞、術語、字眼的各種特質、各方面的意思和說法
  • 將字詞的各種意思、說法分類
  • 比較和闡述各種意思、說法的相似和相異之處
  • 引用恰當事例、實例說明字詞所包含的各種意思
  • 釐清和更正過往對這些字詞一些錯誤的說法、用法和資料l

 

同樣,我們也能以「五何」探究相關用詞、術語的定義。而當中以了解「何人」最為重要,亦即了解事件的相關人士或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s)是誰。從明白各方相關人士的角度,有助我們探究和了解同一用詞所包含的各種意思、對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對各方所帶來的利與弊,以及對整體的影響。

 

2006年 起的一連串清拆香港歷史建築物為例,政府陸續清拆皇后碼頭、天星碼頭、景賢里和「活化」中區警署建築群、前中央書院遺址、灣仔露天市集等,惹來公眾非議, 牽連大波。民間組織、市民大眾認為這些古蹟是「集體回憶」不應改動,而政府則認為這合符經濟效益並有助帶動社區發展。民間組織、市民大眾與政府對何謂「文 化保育」各執一詞,對應如何保護古蹟、香港歷史建築亦有不同的見解。

 

欲要審視各方對處理歷史建築的看法、理據及建議方案是否合理,我們需從理解「文化保育」的定義,它所包含的意思入手。以下則以整理一篇說明「文化保育」的文章作示範。

 

團體

「文化保育」的含意

官方

定義:

保存(PreservationConservation

假設:

發展和保育分割並對立,背後的經濟和文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

主張:

「活化」、發揮這批歷史建築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具體做法:

以現代標準翻新舊區和古蹟、在那兒舉辦文化活動,以吸引遊客和顧客

實例:

清拆皇后碼頭、天星碼頭、景賢里;

改建舊建築(如中區警署建築群、前中央書院遺址、灣仔露天市集),並加入美食、戲曲等文化元素


非官方

定義:

保存且孕育(cultivation

假設:

發展和保育並非分割和對立、背後的經濟和文化屬同一領域

主張:

釋放這批歷史建築的潛能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質素

具體做法:

保留舊區的空間設計、生活方式和人際網絡,拓展和更新區內已有文化和經濟特點

實例:

沒有提供實例

 

(iii) 因果

探索事情或現象的成因和所帶來的後果,往往是社會探究最重要的目標。這類「因果」的探究一般有兩種作用:一、了解某事情或現象為何發生、找出導致出現的因素;二、探察事情或現象的發展傾向、潛力,以及推測可能出現的後果。

 

若探究以了解成因和所帶來的後果為本,我們需要在探究內:

  • 解釋某事件或現象為何出現,當中牽涉到甚麼因素
  • 剖析成因與後果的關係,嘗試找出事情或現象的發展趨勢、傾向和規律
  • 當事情或現象有一定的發展趨勢、傾向或規律時,闡釋它可能帶來甚麼後果、轉變、影響
  • 審視過去對類似、類近事情或現象的解釋,有否過份簡化或繁瑣之嫌

 

(iv) 評價

第四種探究方向就是「評價」,可指評估 活動、組織、制度、政策的優劣、成效、表現,亦包括評論事件合不合理,例子如檢討三色回收筒的成效、檢討香港文化的政策。「評價」並不等同探究者的主觀判 斷,做這類探究時,探究者必須清楚列出評核的準則、說服讀者、受眾為何這些準則最適用於評估那事情,並提出充足的證據以證明那事情如何達到或不達到這些標 準。

 

若探究以評價某現象、事情為本,我們需要在探究內:

  • 說明為何某事情或現象有值得評核的必要
  • 闡述評核的準則
  • 解釋為何這些準則最適用於這次檢討
  • 被評核的事情或現象如何達到或不達到這些標準,並需引用恰當實例、證據以說明之
  • 分析、解釋被評核的事情或現象為何能符合或不能符合這些標準
  • 提出適用的建議以助改善

 

上述的四個探究目的、方向──探索實情、釋義、解釋因果關係、評價,並非互 相排斥。基於探究題目的性質和實際需要,往往需要涉獵多一個探究方向,問多於一類的問題,才能互補不足,令探究更全面。然而,由於時間、人力物力有限,同 學必須辨別主次,哪類的問題對是次探究是最重要的,哪些屬輔助性質,以免錯放資源、時間或寫過長的報告篇幅於較次要的東西上。

 

下表為一些可行的探究題目,並將它們主次的探究方向列舉出來:

探究題目

實情

釋義

因果

評價

中學生之越軌行為及其成因

 

 

青少年的網上非法下載活動和心態

 

 

 

檢視香港保育的定義和政策方向

 

檢討三色回收筒的成效

 

 

= 首要目標,= 背景資料或次要目的

 

以下則會以兩個不同的例子闡述確立專題探究題目的過程:

例子一: 資訊及通訊科技

例子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3.1.3 b. 探究題目確立後的資料蒐集

問怎樣的問題,規範了探究的目的和方 向,同樣也規範了應搜集哪些探究資料。當然從書本、報章雜誌、資料庫、互聯網等定能找出合用的資料,但書海茫茫且時間、人力有限,那便不容易在有限的時間 內找出最合用的探究資料。然而,不同類型的資料也有其用途,某些有助讀者理解事件或現象的實情、解釋定義,有些則以評論或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為主。

 

下表為一些常用的參考資料,並概要了它 們主要的用途。比方,同學的探究是以了解某現象為主,不妨先參考相關的百科全書、年鑒、調查報告,這便較直接、容易、快速找到適用的材料。當然這不代表不 能參考其他資料,但這是資料蒐集一個不錯的起步點,有助同學對探究題目有初步、具體的掌握。

 

探究題目

實情

釋義

因果

評價

百科全書

 

 

字典

 

 

 

年鑒、統計年鑒、統計數據

 

 

 

書本、雜誌文章(學術著作、大眾刊物)

新聞報道、報章社評、專欄

 

專家訪談

 

 

調查報告

組織、團體、政府網站

 

 

專題網站(如有關家庭暴力的支援網站)

 

 

除此之外,我們亦可透過互聯網蒐集資料。這裡以尋找「違反」的資料為例,示範如何在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圖書目錄、電子剪報資料庫蒐集和整理資料。

 

3.1.4訂立探究工作計劃和進度表

a. 工作指引

確立探究題目後,下一步便是訂立探究工作計劃,為整個探究構思寫下工作指引,羅列各個執行步驟、需要考慮和注意的事情,以讓自己掌握整個探究的各項工作。

 

b. 分析框架

除了作為工作指引 外,工作計劃書在社會科學探究裡,更重要是讓同學將探究的「分析框架」有條理地報告出來。「分析框架」就是同學說明可循怎樣的邏輯、角度解答探究問題,並 嘗試整理問題之中涉及哪些人物、組織、措施的特質或因素,它們之間是如何扣連起來,而最終構成我們欲探究的現象。然而,這些因素、特質和現象所包含的意思 往往相當廣泛,故建立「分析框架」亦即逐步:

1.          羅列、釐清探究問題中主要探究對象、因素、現象的意思

2.          概括這些因素和現象的多重意思成不同的「概念」(Concept

3.          整理各因素與探究現象之間的關係(亦即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

4.          找出主要因素與探究現象之間的關聯(亦即「核心概念」之間的關係)

 

例子一: 資訊及通訊科技

例子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換言之,探究工作便是測量、驗證因素與現象之間、核心概念之間的相互關係。

 


 

c. 探究方法

當「分析框架」確立了後,同學大致也明白需要分析哪些資料和數據。下一步便是取決於探究內容和目的,選擇以量性(Quantitative)(如問卷調查),還是質性(Qualitative)(如深入訪談)探究方法來搜集分析材料,並定出從哪些可行的渠道獲取這些材料等。有關各類探究方法的特色,將在第二課之中的「量性與質性方法之分」及「探究方法」詳細闡述。

 

d. 計劃書和工作進度表

分析框架、探究方法和搜集資料的途徑也確定了後,最後便是撰寫探究計劃書和擬訂工作進度表,將上述的項目報告出來。計劃書內容包括:

 

有效掌握時間及維持良好的進度,在探究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正式展開探究之前,必須擬訂工作時間表和撰寫探究計劃書,然後依計劃按部就班完成探究和專題報告。老師可參考連結中所建議的工作時間表

 

 



 

 

第二階段:蒐集數據 / 資料


3.2.1
蒐集數據 / 各類型資料

第一階段是整個探究的基礎,假若題目和分析框架含糊、空泛的話,往後的蒐集資料如何努力也只會事倍功半,無法適切回答探究問題。若探究問題和方法都已清晰,下一個工作便是設計精確的工具蒐集資料。這階段首要留意兩個程序:

 

a. 概念的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 of Concepts

探究工作便是測量、驗證因素與現象之間的關係,亦即探索相關「概念」之間的關係。可是,即使同一「概念」也包含多重意思,指涉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可見要蒐集和分析與這些概念相關的資料的確不容易。故此蒐集資料之前,必先具體化每個「概念」,亦即為每個概念下清楚易懂的定義,然後考慮清楚這概念在各方面的意思,最後找出一些適合的指標(Indicator)來量度這概念在各方面的意思。所謂「指標」就是能反映這概念在各方面所包含的意思的一些具體事例;而找到合適的指標後,概念則變成可以量度的事情,成為「變項Variable)。替「概念」找出合適的量度「指標」,令「概念」變成「變項」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概念操作化

 

同學進行概念操作化時,常錯誤把自己習以為常、片面的認識等同探究時唯一需要考慮的面向,而忽略了該概念其實還有多方面的含意。往往蒐集資料後,才發現所得的回應千奇百怪,遠超自己預期,難以分析。例如,同學向受訪者提問「甚麼是歧視」,以蒐集大眾如何理解「歧視」的資料。受訪者中,有的說出「歧視」的定義(如以不公平的態度相待), 更有不少舉出在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家人、男女、年齡、種族之間等)所遇見各式各樣歧視行為的事例。可見,大眾對「歧視」的理解可謂層出不窮,從定義的 層面,至地點、對象、行為層面也有。以這樣空泛的提問所得的資料,一、反映同學並沒有全面考慮所謂「歧視」其實有多重面向;二、雖然這能搜集多個面向的資 料,但每一面向的資料卻不深入,未必精確。

 

b. 抽樣(Sampling

蒐集資料時,往往受制於時間、人力、物力等因素,而無法尋訪所有探究對象。故此,極大部分的社會探究也會以「樣本」(Sample)代表「總體」(Population)進行研究,意思是從研究總體中,抽取若干數目的探究對象作分析。當然,樣本的結果必定與探究總體的有差別,但只要樣本設計得宜、抽樣(Sampling)程序妥當,所收集回來的資料則能充分反映、說明研究總體的情況。

 

抽樣方法往往因應探究目的、內容、探究對象、成本而有所不同。「抽樣」更不是量性探究(如問卷調查)的專利,質性探究(如深入訪談)也需要抽樣,只是兩者的抽樣方法與要求不一樣。量性探究要求樣本必須具「代表性」(Representative),否則因無法確定和計算抽樣時的各種誤差,而不能將樣本的探究結果推論至總體。換言之,我們無法確定在樣本所出現的、所發現的,在總體也會出現。

 

然而,質性探究的目 標並非「以小推大」,而是從不同個案了解相同探究現象產生的經過,特別是找出為何出現「因人而異」的情況,為何類近特徵的受訪者面對同一情況會有不同的遭 遇等。故此,樣本是否具代表性或受訪者是否普通出現在總體中,並非這類探究法的抽樣原則,而是在乎哪些個案能給予探究最詳盡、全面、具體的資料,以了解產 生相同現象的各種途徑與因素。

 

於第二課《蒐集數據》,將以不同例子詳盡說明概念操作化和各類抽樣方法。

 

3.2.2 組織數據/各類型資料

完成資料蒐集後,便應及早整理資料,以作分析之用。整理步驟包括:

 

a. 資料輸入

量性探究資料方面, 例如是問卷調查各項問題的回應、歷年青年就業情況等,同學需要把這些回應、情況分類,並為每一類別編制「數字代碼」,以茲識別。然後,將這些數據準確輸入 合適的電腦軟件,以便稍後作統計分析。質性探究資料多為錄音訪談、觀察筆記,同學需要將錄音內容逐字筆錄,並在謄本清楚記錄訪問雙方的語氣及訪問時的特別 事件等,以便之後引述受訪者的說話去引證論點。

 

b. 資料核對

量性探究需要為大量數據資料進行編碼和輸入電腦,差錯、遺留尤其是人為錯誤難以避免,故此務必在資料輸入前及後多番校訂、核對相關資料。主要覆查兩類情況:一、選出能互相對照的問題,看同一個案的回應是否一致或自相矛盾,如受訪者填報自己現年13歲但已大學畢業;二、找出超越編碼範圍的錯誤,如某問題的答項編碼應只有「1」和「2」但卻出現「3」。當發現資料有錯時,同學應先翻查相關問卷及編碼冊,甚至重訪受訪者作出修正。若修正不果,可能需要放棄個別問題或整份問卷的資料。

 

質性探究核對資料的 工作,往往與搜集資料同時進行。尤其在深入訪談,例如當受訪者的回應較長時,則應扼要複述一次讓對方核實。又如自己有聽不明白的地方,或發現受訪者答非所 問、吞吞吐吐、有言外之音甚至前後矛盾等,便應立即作出適當的追問,請對方說明清楚箇中意思。如事後才發現有頗重要的遺留,或有重訪的需要。

 

c. 重點摘錄

為現階段所得資料、實地探究工作記錄寫下概要。這不單有助了解資料搜集時的實際情況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亦能幫助檢視進度、及時察覺有哪方面的資料仍有所遺漏或不足,儘早彌補。同學須在有系統地記錄以下事項:

 

第三課《組織和分析數據》將更詳細介紹處理各類型資料的手法。

 



3.3第三階段:數據和資料分析


3.3.1
分析數據/資料


由於
量性和質性探究法的 探究目的、用途、理念有別,分析方法也不一樣,但目標同是透過比較個案之間的異同,歸納出探究發現。量性探究著重以統計方法分析問卷數據、描述探究現象與 各種因素的關聯;而質性方法則透過分析訪談對話內容,比較不同個案對相同探究問題的回應,整理當中異同之處,從而找出受訪者的個人處境與宏觀社會情境的關 係。有關如何分析量性和質性資料,詳見第三課《組織和分析數據》中的例子。

 

3.3.2 審視不同的觀點

分析資料時,需同時檢視我們對有關探究問題的理解是否正確,探究結果能否支持同學當初對此問題的想法。而這些想法、理解當然是建基於早前在「搜集背景資料」或「文獻討論」所總結出來的各方觀點。可是,當探究結果未能對應我們當初的理解或有新發現是過往研究從未提及時,同學便應重返第一階段「搜集背景資料」的工作,再次搜集、審視不同觀點以更全面理解探究結果。

 

3.3.3 匯報探究結果、因應回饋作出修訂

可在校內將初步的探究發現,簡單向老師及同學匯報,聽取他人對立論、探究方法、資料分析、論據等的意見。這些回饋有助同學檢討是次探究忽略、優劣、不足之處,並在提交報告前為整個探究的分析作出修訂。

 

3.3.4 撰寫探究報告、陳述研習成果

專題研習最後的一項工作便是撰寫探究報告。無論探究過程如何有趣、艱辛,發現有多精彩,最終還是需要清晰將整個過程、重要發現和分析書面報告出來。報告主要包括以下部份:



 


1
2
3, 4